勞動法特殊保護的對象
① 我國法律對女性勞動權利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立法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實行男女同工同酬」。
1952年,紡織工業部和中國紡織工會全國委員會聯合發布《關於保護女工、保護孕婦的通知》,具體規定了對紡織女工的特殊保護。
1953年修正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女工生育期間的工資爆發。
1956年,國務院公布的《工廠安全衛生規程》中對婦女衛生室的設置進行了規定。
1960年,中共中央批轉的勞動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黨組《關廠勞動保護工作的報告》中對女職工的勞動條件、禁忌從事的工作、孕期保護、哺乳時間和定期體檢等作出了規定。
1979年,衛生部、國家建委、國家經委、國家勞動總局聯合頒布了《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對婦幼衛生用室和哺乳機構的設置作了具體規定。
1986年勞動人事部、全國總工會等部門聯合發布《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試行草案)》。
1988年7月21日,以國務院令第9號頒布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這是建國以來第一個完整的綜合性的法規,也是女職工勞動保護方面的專項法規。規定對女性的勞動權利、女職工的「四期」保護和禁忌從事的勞動等作出了規定。
1990年,勞動部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16條的要求,制定並頒布了《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對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1992年4月3日,我國第一部關於婦女權益的基本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頒布。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專章(第7章)。《婦女權益保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使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有了法律保證。
我國法律對婦女勞動權利的保護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女職工的平等勞動權、女職工的同工同酬權、對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
(一)女職工的平等勞動權
我國《勞動法》第13條明確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作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1條、第22條也作了類似的規定。《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從三個方面對婦女的平等勞動權給予有效的法律保護
1、婦女在就業方面的權利,同男子完全平等,禁止就業方面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凡是在性質上屬於對婦女歧視的有關就業的政策和具體招工行為,都是非法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擴大了不得拒絕錄用婦女勞動者的范圍。按照《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規定,凡是國家明確規定女職工不能從事的工作之外的工作或崗位,用人單位一律不得拒絕錄用。國家明確規定女職工不能從事的工作,主要是1990年l月18日勞動部《女職工禁忌從事勞動范圍的規定》第3條所列的工作或崗位。
3、在招工考核和錄用時,不得對女性勞動者提高錄用標准。這一規定主要是針對現實中較普遍地存在的招工單位擅自提高女性勞動者的招收條件和標準的違法現象而作出的。
(二)女職工的同工同酬權
男女同工同酬是指不因性別而有差別規定的報酬率。這是男女平等原則在經濟上的具體體現,也是按勞分配原則的基本要求。無論國際勞工立法還是各國立法,都承認和強調這一原則。如1919年國際勞工組織章程指出:「男子與女子應對同值的工作領取同等的報酬。」1951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第100號公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約》規定,批准本公約的會員國應與現行決定報酬率辦法相適合的各種方法將男女工人同工同酬的原則推行於全體工人,並在與此項決定報酬率辦法相一致的條件下,保證此原則的實施。我國作為《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約》的成員國,在《勞動法》第46條作了與《公約》要求相一致的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時,《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3條也規定:「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為了進一步保護女職工同經濟利益相關的其他權益,《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4條又規定:「在晉職、晉級、評定專業技術職務等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另外,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在住房分配、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以男性為主的狀況,《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3條第2款明確要求在這些方面也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原則。
(三)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
基於女性的生理特點,我國參照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以強制性法律規范的形式強化了對女性勞動權利的特殊保護。
1、禁止非法辭退女職工
我國法律規定的女職工的勞動權,不僅要求在就業時同男子享有完全平等的權利,而且也包括依法形成勞動關系的女職工不被非法解除勞動關系。為了保障女職工的勞動權利,《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
(1)除試用期內發現不符合錄用條件和女職工因違紀而依法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之外,用人單位一律不得以女職工性別、結婚為由,辭退女職工。《勞動法》第29條還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非過失性或經濟性辭退方式解除勞動合同。」《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6條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用人單位不能以合同到期為由終止勞動合同,而應將合同延續到哺乳期滿才能終止。勞動人事部辦公廳《關於執行(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中幾個問題的復函》中規定:「按照《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第14條第4項關於合同制女工在孕期、產假和哺乳期間,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假和哺乳期間,凡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的,合同期滿,也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延續到孕期、產假和哺乳期滿。」
(3)在執行其他依法允許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時,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原則,禁止擅自擴大女職工辭退和解除合同的范圍。
2、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有損生理機能的工作
由於女性的生理特殊性及其擔負的社會責任,決定了婦女勞動者同男性勞動者之間勞動生理的差別。為了保障女職工的身體健康,《婦女權益保障法》、《勞動法》、《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對女性孕期、哺乳期、產期等「四期」中的勞動保護作了專門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5條規定:「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受特殊保護」,「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從事的工作和勞動」。《勞動法》第59條規定:「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第60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女職工勞動保護》第8條第2款規定:「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紡織系統女職工勞動保護細則》第12條規定,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應每天給予工間休息時間1小時。
② 《勞動法》對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主要規定如下: 第六十四條:不得專安排未成年屬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③ 《勞動法》對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有哪些規定
第五十復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制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
第六十四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④ 《勞動法》對患職業病的特殊保護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⑤ 《勞動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有哪些特殊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五十八條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
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第五十九條 勞動強度限制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 經期勞動強度限制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六十一條 孕期勞動強度限制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活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 產假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第六十三條 哺乳期勞動保護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5)勞動法特殊保護的對象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四條 未成年工勞動保護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 未成年工健康檢查
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⑥ 根據勞動法規定特殊保護對象包括哪些
未滿十六歲的童工,滿了十六,未滿十八的未成年,殘疾人或者聾啞人,退伍軍人,因公傷殘軍人,其他法律規定的認可保護對象。
⑦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和特殊保護之間的關系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還有《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容定》更為明確具體。
如何理解?女職工有其性別與社會活動中的處境特別因素,女性與男性比明顯處於弱勢,施以相應的保護則是更明確的維護男女平等。而且從社會家庭關繫上,人人有母親,或妻子、姐妹、女兒,對女職工的保護本身就是對親人的保護,延伸到對本人的保護。
⑧ 《勞動法》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勞動法》規定,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保護。
「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從事國家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並依法享有產假津貼。
國家對未成年工實行特殊保護,用人單位應當定期對未成年工進行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勞動法》
第六十四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國務院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屬於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
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由本規定附錄列示。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進行調整。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條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九條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第十條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方面的困難。
第十一條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⑨ 勞動法規定,國家對什麼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勞動法》第五十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