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1994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的是法院在調解過程中的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回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答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B. 民事訴訟法第92條和94條是什麼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如何啟動人民調解
1、依申請調解。發生糾紛後,可以由一方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共同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均應當受理並及時安排調解員調解。
2、主動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
3、受委託調解。人民調解委會員也可以受其他組織的委託進行調解。
不管哪種啟動方式,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的,不得調解。
(2)民事訴訟法1994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八條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C. (社會保險法)第九十四條內容是什麼
我國的《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是沒有第四款的,可能是你提問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於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追問《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第四款的規定「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是什麼時候制定的? 回答一、這是修改前(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訴訟法法第九十四條規定:「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凍結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凍結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有第四款的。 二、這是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訴訟法,把原來的第94條修改為第一百零二條和第一百零三條,內容如下: 第一百零二條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三、這是2012年8月31日《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的,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沒有第四款的。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是什麼
財產保全,是指復人民法院制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民事案件從人民法院受理到作出生效判決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法院判決生效後,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又需要一段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債務人隱匿、轉移或者揮霍爭議中的財產或者以後用於執行的財產而得不到制止,不僅會激化當事人雙方的矛盾,而且可能會使生效的判決不能得到執行。
有些爭執標的物,如水果、水產品等,容易腐爛變質,必須及時處理,保存價款,以減少當事人的損失。就是說,你和他的標的為水果的話,就不可以用他種的蔬菜來頂替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