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①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法律領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法律名詞,像什麼民事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法律關系等等。使法律的「門外漢」初涉及時毫不理解。對法律產生了高深莫測的感覺。
民事法律關系:
1.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調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應注意區分民事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區別。
2.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其他組織。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
3.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包括各種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具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或知識產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還包括權利本身。
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較嚴格。
行政行為作用於法律關系的形態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行政行為在決定行政法律關系的同時,對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也有重大影響。
從對民事法律關系所起作用的程度來看,行政行為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行政行為、促成民事法律關系的行政行為以及對民事法律關系進行確認的行政行為。
分析行政行為對行政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的作用形態,對於正確運用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妥善處理行政與民事交織的案件,具有明確分析路徑的重要意義。
相關知識:民事法律關系概念
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規范所確認和保護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有廣狹二義:
廣義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指民法調整社會關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義的社會關系;
狹義的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1)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民事法律關系具有以下特徵:
(一)、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由於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按民法規范確立的法律關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
同時,民事法律關系不僅符合國家的意志,更體現著當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當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願設立的。只要當事人依其意思實施的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所設立的法律關系就受法律保護。
(二)、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但主要是財產關系;
(三)、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四)、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民法調整社會關系是賦予民事主體權利和義務,因此,民事法律關系也就是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一經確立,當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權利,而另一方便負有相應的民事義務。
(五)、民事法律關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補償性和財產性。民法調整對象的平等性和財產性也表現在民事法律關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責任以財產補償為主要內容,懲罰性和非財產性責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責任形式。
② 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關系包括 1、行政管理關系 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3、行政救濟關系 4、內部回行政答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 (權力活動與非權力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即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的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而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關系強調的是上下級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強調的是權力義務關系。
(2)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組織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過程中與行政相對人、其他行政組織或者與行政組織所屬工作人員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監督行政行為過程中,與行政組織及其所屬工作人員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換句話說,行政關系既包括外部行政關系,也包括內部行政關系;既包括行政管理關系,也包括監督行政關系。
③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經過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政關系。
就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關系來說,凡是涉及權利、義務的行政關系,都應當通過法律加以規范,這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要求。當然,行政關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轉化成行政法律關系。在現代行政管理過程中,因行政指導、行政建議、行政咨詢等形成的行政關系,固然產生於行政活動過程中,但由於其不具有權利、義務內容,故不宜上升為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主體,指行政法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承擔者。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行政主體是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並對其後果承擔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主體對應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是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在我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及無國籍人。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④ 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訴訟法律關系都屬於什麼關系
選A
這三種法律來關源系都不是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是一般法律關系,具體法律關系有具體的客體,標的等;隸屬型法律關系存在於具有職務關系的上、下級之間,也存在於依法享有管理職權的國家機關和其管轄范圍內的各種主體之間。行政法律關系是典型,而民事是平權型;
⑤ 什麼叫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其實就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行政關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⑥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1、二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調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較嚴格。
2、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其他組織。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權力,承擔義務的人或組織,簡稱為行政法主體。
3、客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包括各種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具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或知識產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還包括權利本身。
聯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媒介,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標的和利益載體,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6)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1、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2、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但主要是財產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4、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5、民事法律關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補償性和財產性。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翻開行政法學新篇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⑦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的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
(權力活動與非內權力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容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即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的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而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⑧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行政法律關系與行政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與行政關系具有密切的聯系。普遍認為,行政關系經行政法確認,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與義務內容的,就是行政法律關系。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區別表現在: 第一,性質不同。行政關系是一種事實關系,而行政法律關系則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第二,與行政法的關系不同。行政關系是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而行政法律關系則是行政法的調整結果。 第三,內容範圍不同。行政關系的范圍要大於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必然是行政關系,但行政關系並不必然就是行政法律關系。 第四,時間先後不同。行政關系作為事實關系先於行政法律關系而存在。但也有學者認為,行政關系本身也是一種法律關系。行政關系是在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的過程中發生的,而行政權不是一種事實上的權力,倒是一種法定權力。在沒有行政關系的前提下,法律可以促進某種新的行政法律關系的形成。行政關系大多也同時是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一般來說是一種法律關系(憲政關系)的關系。 編輯: 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