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延期審理的規定
『壹』 法庭在哪些情形下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1)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延期審理的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法院就決定延期審理徐沛喜受賄案作出回應
二次開庭將依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2016年05月13日21:58 法制網
今天,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法院就「淮南大通區法院決定延期審理被告人徐沛喜受賄一案」作出回應:根據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合議庭認為該案應當延期審理,遂作出延期審理的決定;5月25日二次開庭時,法庭將依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5月11日上午,淮南大通區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潘集區文化廣電體育局原局長徐沛喜受賄一案,同時進行網路視頻直播。
庭審過程中,辯護人孔維釗當庭提出申請兩名新的證人出庭作證。
在核對第一位證人身份時,正在旁聽庭審的分管刑事審判工作的副院長柴國武發現,此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導致程序違法,遂安排法警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遞交合議庭。合議庭經評議認為本案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應當延期審理,遂作出延期審理的決定。
審判長宣布休庭後,辯護人提出反對,經審判人員對相關訴訟參與人解釋說明,延期審理是依據法律規定作出的決定,二次開庭時法庭將依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經徵求控辯雙方的意見,該院確定於2016年5月25日上午9:30在第三法庭進行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
參考資料:人民網-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法院就決定延期審理徐沛喜受賄案作出
『貳』 什麼是延期審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告開庭審理日期版後,或者在開庭時,由於權出現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叄』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的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生病想申請延期開庭的需要提出申請並由院長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日。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並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院長應當在期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經本院院長批准延長審限後尚不能結案,需要再次延長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第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的「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的情形。
(3)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延期審理的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的立案時間、審理期限,扣除、延長、重新計算審限,延期開庭審理的情況及事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通過互聯網公開審判流程信息的規定》及時向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公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有異議的,可以依法向受理案件的法院申請監督。
『肆』 民事訴訟法什麼是延期審理,依據民事訴訟的規定,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告專開庭審理日期後,或屬者在開庭時,由於出現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伍』 民事訴訟法什麼是延期審理依據民事訴訟的規定,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告開庭審理日期後,或者在開庭時,由於出現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陸』 民事審判當事人是否可以申請延期開庭,申請的條件是什麼
民事審判當事人可以申請延期開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6)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延期審理的規定擴展閱讀:
案例:
女子「誤診疑雲」追蹤:延期開庭 等待司法鑒定
2015年01月20日06:43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不來例假,女子小鳳(化名)去省城廬江路某大型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月經不調」,聽信該醫院陸醫生推薦,小鳳來到位於西環中心廣場內的一家「私人診所」就診,服用了該診所開的保健品,後來卻流產,痛失孩子。
1月19日,記者從廬陽區法院獲悉,因原被告雙方均於日前提出司法鑒定,案件將擇期開庭審理。
據了解,該案原定於1月19日下午在廬陽區法院審理。
不過,19日上午,辦案法官向記者表示,日前,被告醫院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對此次醫療事故的因果關系及關聯度做司法鑒定。
同時,原告方也提出申請,要求對因此次醫療事故造成了的誤工期、營養期和護理期的相關費用做鑒定。
為此,法院將等待司法鑒定意見出來後,再另行安排時間開庭。
『柒』 民事申請延期審理的時間和次數,法律有限制嗎
申請延期審理的時間和次數?
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回行的訴訟行為,對答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民事案件中
《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解釋對申請延期次數沒有明確規定,延期多長時間也沒有明確規定,但《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審理期限,即: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審限,是指從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由此可以看出,申請延期審理的次數和時間要受審理期限的限制,不是無限制的。
『捌』 民事訴訟延期開庭審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 有下列四種情形之一的,當事人都可以申請延期開庭審理,法院一般會同意的: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4、有突然生病等其他應當延期的特殊情形的。
(8)民事訴訟法關於申請延期審理的規定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