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關於推行行政訴訟法
❶ 請問:最高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總共幾十條法律條文。謝謝!!!
第二十七條
最後一條: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❷ 關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來人民法院關於源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8號 2000年3月8日公布 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可以作出確認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一)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三)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9號 2015年4月22日公布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❸ 最高院關於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有幾個
新的最高法院適用行政訴訟法解釋法條僅有27條,是史上條文最少的對訴訟法適用的全內面的司法解釋。根據新是規定容,原解釋與新解釋不一致的自動失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9號2015年4月22日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❹ 最高法為什麼廢止一批行政訴訟司法解釋
9月2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最高法近日公布《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十二批)的決定》,廢止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葯品行政案件管轄問題的答復》等15件有關行政訴訟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最高法專門首次針對行政審判有關實體和程序方面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進行清理。清理工作恪守合法、及時和審慎原則,立足審判實際,對那些超越法律規定范圍、違背立法宗旨或者立法原意,法律已經修改而司法解釋尚未作出調整,以及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明確予以廢止;對那些符合法律規定、對司法實踐仍有指導意義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決定保留繼續適用,以明確裁判依據,統一裁判尺度。
預祝我國法制建設越來越完善。
❺ 最高院關於行政訴訟法解釋現在適用新行政訴訟法嗎
來與最高法院適用刑事訴自訟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不同,行政訴訟法修正後,最高法院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解釋沒有按過去的慣例進行全面解釋,解釋僅有27條,且沒有廢止修正前的解釋。在適用上有明確規定,即舊的解釋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本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15〕9號 2015年4月22日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❻ 法律問題:誰知道最高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解釋的第四十一條......
第四十一條第一款是針對對行政機關作出決定時,而不服該決定的相對人進內行行政起訴的規定容。因為行政決定是法律文書,該法律條款規定雷同於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的再審期限的法律規定,該規定只限於相對人進行行政起訴的期限。所以,針對的對象是行政機關作出決定時的相對人。
第四十二條是針對行政機關為相對人作出決定後,侵犯了其他利害關系人合法權利而作出的規定。該規定立法宗旨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懲治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腐敗,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利的決心。只要行政機關對此不及時進行自我糾正,涉及不動產的受害人在二十年內、其他受害人在五年內隨時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人民法院都將依法審判。所以,針對的對象是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後的受害人(即:利害關系人)。
針對的性質都是保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有些審判機關將以上法律條款故意顛倒是非,把受害人當作相對人來對待,在適用以上法律條款時一概而論(只適用第四十一條),是很多受害人在起訴時被擋在門外或者受理後被踢出門外,受害人是真正受不到法律保護的。
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實行以前法律未規定由法院受理的案件應如何處理問題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內)第33條(1991年6月11日)容:
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當事人在行政訴訟法實施後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受理。
不過這個司法解釋已經被2000年新司法解釋取代了,但是應當還是可以參照適用的。
到現在為止,除了涉及不動產的行政行為之外其他行政行為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了。
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於201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48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適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結合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實際,現就有關條款的適用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應當立案,依法保障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對當事人依法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一律接收起訴狀。能夠判斷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當場登記立案;當場不能判斷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接收起訴狀後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七日內仍不能作出判斷的,應當先予立案。
起訴狀內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應當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補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內補正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當事人拒絕補正或者經補正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不予立案,並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當事人對不予立案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二條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有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
(一)請求判決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
(二)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
(三)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違法;
(四)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
(五)請求判決行政機關予以賠償或者補償;
(六)請求解決行政協議爭議;
(七)請求一並審查規章以下規范性文件;
(八)請求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
(九)其他訴訟請求。
當事人未能正確表達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第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一)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
(二)超過法定起訴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三)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規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
(六)重復起訴的;
(七)撤回起訴後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八)行政行為對其合法權益明顯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九)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所羈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訴條件的。
人民法院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
第二十六條 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關於起訴期限的規定。
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審結案件的審理期限,適用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關於審理期限的規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訴訟法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
對2015年5月1日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行政賠償調解書不服申請再審,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程序性規定適用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