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的地位簡答

勞動法的地位簡答

發布時間: 2021-01-07 20:01:22

A. 勞動法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農民工這一抄特殊群體發生拖欠工資發生率高,是因為僱用他們都是個人行為。在建築行業存在的層層轉包,產生了個人僱用農民工的現象。而個人沒有資質也沒有營業執照,其僱用個的行為屬於勞務,不勞動法調整。勞動法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而建築工地的小包們僱用農民工時都是口頭約定,沒有書面的證據。等到工程結束時,農民工從小包手裡拿不到錢時,才想到勞動部門投訴,沒有書面的東西,只能說出經過,使自己的維權陷入困境。雖然農民工通過勞動部門維權沒有任何費用,但是維權時效是自己的,什麼證據都沒有,最後還是很難拿到工資的。建議外出務工人員,注意保存書面證據,如工作證或者是當時發生拖欠當時讓僱用人出具欠條,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或者拖欠工資的數額,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勞動部門可以責令從源頭支付工資,就是掛靠的建築公司直接支付到務工人員手中。

B. 簡述勞動法意義上勞動的特點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以及有關制度。

(2)勞動法的地位簡答擴展閱讀:

1、合法性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

4、等價有償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C. 中國勞動法的特點

從勞動法具有的社會法屬性出發,可以歸納出勞動法的幾個特徵:

1、勞動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側重保護勞動者。有人認為,既然法律追求的是平等,那麼作為勞動關系雙方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應處在同等水平予以保護。前面已經分析過,勞動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資本的巨大支配力很容易把勞動者變成它的附屬。要保護勞動者,使其獲得有尊嚴的勞動,就必須通過法律的強制來彌補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因此,側重保護勞動者是勞動法與生俱來的使命。但這並不意味著不保護資本者或經營者的利益,一方面,勞動法的制度設計也是為了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利益,勞動法也規定了勞動者的許多義務;另一方面,資本者或經營者的利益可以通過其他的法律得到保護,如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識產權法等等。

2、強制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相結合,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勞動法大多屬於強制性規范,尤其是勞動基準法,它是國家對用人單位設定的義務,用人單位必須嚴格遵守,不能降低標准,只能在最低標准之上給予勞動者更好的勞動條件和工資福利待遇。即使是調整勞動合同關系的任意性規范,也與調整一般民事合同關系的任意性規范不同。例如,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合同自由原則既要受法定勞動基準的限制,還要受集體合同的限制,凡是與法律相沖突或低於集體合同標準的條款都無效。從這一特徵也可看出,勞動法不屬於以意思自治為核心理念的私法,而是典型的社會法。

3、實體法和程序法相統一。一般而言,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種互為依存的關系,有一定的實體法,就有與之對應的程序法,例如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勞動法則不然,其本身既有實體性法律規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規范,這是由勞動法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由於勞動爭議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勞動爭議的解決程序也有不同於普通民事糾紛和商事仲裁的特點,因此必須專門做出規定,這就使得勞動法既有實體法的內容又有程序法的內容。

D. 勞動法的作用有哪些

勞動法在完成勞動人格、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穩定勞動關系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勞動人格是指勞動力之完全人格化的狀態,亦即權利客體的勞動力演進至權利主體的地位,勞動力與其所持者的人格完全合一的狀態。在非自由勞動的形式下,僱主對勞動有單獨支配權。在羅馬法中勞動關系是一種租賃,稱為勞動之租賃,是物之租賃的對稱。法國法仍沿襲此觀念。至德國民法始改稱為僱傭契約。但勞動力依然視為權利客體,而有勞動力之勞動者視為權利主體。產業民主主義蘊含著勞動者參加經營的思想,要使權利客體的勞動力化為主體,而勞動法為這種人格合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勞動法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確認了勞動者所應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如勞動權、勞動報酬權、勞動保護權、休息權、獲得物質幫助權、民主管理權等,並為這些權利的實現提供了切實的物質保障。勞動法對婦女、未成年人等特殊勞動者的權益保護規定了特別的措施。通過最低工資制、勞動條件的最低標准等規定,為勞動者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
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自主用人權,使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最優化組合成為可能,並規定了勞動合同制度,平等地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保持勞動關系的相對穩定。集體合同和集體談判制度,為勞動者通過談判交涉機制爭取更優越的勞動條件提供了法律保障。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和勞動監察制度,為協調穩定勞動關系和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創造了條件。
勞動法對社會的安定團結起著重要作用。勞動法通過促進就業、舉辦社會保障事業、處理勞動爭議以及其他方面的機制,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E. 我國勞動法的地位

勞動法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有獨立的研究對象。我國的勞動立法進程將內會不斷容加快,我國勞動法將獲得空前的發展,我國的勞動法體系將會逐漸形成,而健全的勞動法體系必將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看你課本的第一頁

F. 簡答題: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一致的時候,以哪個為准

你好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所以效力相等,不是上位法與下位法的關系,而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所以,當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至時,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即勞動合同法優於勞動法!!

G. 下列對勞動法地位的表述 , 正確的是

勞動法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有獨立的研究對象。我國的勞動立法進版程將會不斷加快,我國勞動權法將獲得空前的發展,我國的勞動法體系將會逐漸形成,而健全的勞動法體系必將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看你課本的第一頁

H. 《勞動法》的學科地位

中華人抄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章總襲則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工資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十章勞動爭議
第十一章監督檢查
第十二章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附則
其實就是各章標題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一方有過錯提出離婚 發布:2025-10-07 21:11:49 瀏覽:369
漢代立法思想 發布:2025-10-07 21:05:32 瀏覽:14
2017司考行政法得分點 發布:2025-10-07 20:47:20 瀏覽:332
法官的工作職責 發布:2025-10-07 20:20:21 瀏覽:514
魔法學園韓國 發布:2025-10-07 20:03:47 瀏覽:810
印尼最新婚姻法 發布:2025-10-07 19:54:52 瀏覽:44
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辦理 發布:2025-10-07 19:42:24 瀏覽:383
漁船條例 發布:2025-10-07 19:27:50 瀏覽:712
行政法和刑法試題 發布:2025-10-07 19:26:12 瀏覽:349
刑法第1條 發布:2025-10-07 19:22:36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