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行政包括私人行政嗎

行政法上的行政包括私人行政嗎

發布時間: 2021-01-08 07:17:58

㈠ 在私人單位收到處分算不算行政處分

當然不算了,這頂多算企業內部批評。不記檔案的。而且行政處分的話,私人單位,企業是沒有這個權力發出的。
行政處分在國企,事業單位,政府里才會有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是內部行政還是私人行政還是公共行政

行政法所調整的行政范圍並不是普遍意義上的一般行政,他特指的是國家行政機關和社會公共組織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調控。性質屬於公共行政

㈢ 公共行政行為和私人下行政行為的區別

應該是 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是指面向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群體,具有針對性;而抽象行政行為則是面對不特定的人或者群體,例如公告或者法律法規等等。。。

㈣ 私人企業或工廠的行政主要負責哪些工作

任何單位的行政部的職責一般分為以下8類:

1.日常辦公事務管理

(1)企業各種日常辦公事務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2)會議的組織、協調,會議內容的記錄與傳達。

備註:在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方面有給予協助的職責。

2.辦公物品及設備管理

(1)負責制定辦公物品及設備的采購、保管、發放與使用制度;

(2)負責辦公物品及設備的采購事宜;

(3)辦公物品的保管、發放、使用;

(4)辦公設備的日常保養與故障維修。

備註: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的故障一般由專業人員維修。

3.文書資料管理

(1)印信的管理和文書、公文的起草、收取、傳達與處理

(2)企業各種檔案、書刊的建檔、保管、借閱

(3)做好文書資料以及內部信息的保密工作

4.車輛管理

(1)辦公車輛的調度管理;

(2)安排車輛年檢、定期保養、日常維修等工作;

(3)對司機人員進行安全駕駛教育、考勤等日常管理。

5.人事日常事務管理

(1)員工考勤、出勤統計、報表、分析等人事管理工作;

(2)對員工生活福利、安全保健、衛生等方面的管理;

(3)組織員工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

6.後勤保障事務管理

(1)企業環境綠化、衛生和廠區及宿舍財產、員工安全管理;

(2)企業員工食堂、宿舍的日常管理;

(3)維持企業水、電等動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及相關設施維修;

(4)企業日常安全保衛及消防管理。

7.涉外事務管理

(1)來客接待事宜管理,包括前台接待、客人來訪登記與迎送等;

(2)企業對外宣傳、公關聯系;

(3)牽頭組織危機管理委員會,制定危機處理預案。

8.法律事務管理

(1)審議合同的合法性,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

(2)協助處理日常涉法事務及管理合同;

(3)參與企業重大合作項目和重大業務項目的談判;

(4)代理企業涉訟案件。

工廠行政管理

任何單位的行政部的職責一般分為以下8類:

1.日常辦公事務管理

(1)企業各種日常辦公事務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2)會議的組織、協調,會議內容的記錄與傳達。

備註:在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方面有給予協助的職責。

2.辦公物品及設備管理

(1)負責制定辦公物品及設備的采購、保管、發放與使用制度;

(2)負責辦公物品及設備的采購事宜;

(3)辦公物品的保管、發放、使用;

(4)辦公設備的日常保養與故障維修。

備註: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的故障一般由專業人員維修。

3.文書資料管理

(1)印信的管理和文書、公文的起草、收取、傳達與處理

(2)企業各種檔案、書刊的建檔、保管、借閱

(3)做好文書資料以及內部信息的保密工作

4.車輛管理

(1)辦公車輛的調度管理;

(2)安排車輛年檢、定期保養、日常維修等工作;

(3)對司機人員進行安全駕駛教育、考勤等日常管理。

5.人事日常事務管理

(1)員工考勤、出勤統計、報表、分析等人事管理工作;

(2)對員工生活福利、安全保健、衛生等方面的管理;

(3)組織員工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

6.後勤保障事務管理

(1)企業環境綠化、衛生和廠區及宿舍財產、員工安全管理;

(2)企業員工食堂、宿舍的日常管理;

(3)維持企業水、電等動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及相關設施維修;

(4)企業日常安全保衛及消防管理。

7.涉外事務管理

(1)來客接待事宜管理,包括前台接待、客人來訪登記與迎送等;

(2)企業對外宣傳、公關聯系;

(3)牽頭組織危機管理委員會,制定危機處理預案。

8.法律事務管理

(1)審議合同的合法性,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

(2)協助處理日常涉法事務及管理合同;

(3)參與企業重大合作項目和重大業務項目的談判;

(4)代理企業涉訟案件。

如何做好一個小工廠的行政管理工作

首先,你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書面上的管理手冊之類的東東。並且,東東做好後,找老闆在東東上簽個字畫個押(此為你的上方寶劍。)再者,統一思想,將與你志同道合的同志聚結到你的思想統領方隊中,形成你獨有的人事攻事;第三,找老闆深度的交談,擺明你的工作態度與熱情,多向老闆提出:利益與利潤;如果老闆在情面上不好與你一同執行行政事務,你可以在給足老闆面子的同時(與老闆心知肚明方)用上方寶劍;你靈活處理所有的關乎情面上的事,原則是,不要讓老闆下不來台(厚黑學)。最後,所有的招用不上,老闆情大於法的情況下,你走人了事。

私人企業或工廠的行政主要負責哪些工作?

行 政 工 作 內 容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

企業行政人員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瑣碎的、不起眼的事務。但是,這些事務只不過是行政管理這棵大樹上的枝枝葉葉而已。概括起來說,行政管理在企業中主要有管理、協調、服務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幹,協調是核心,服務是根本。究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實質就是服務。行政部門還必須在「管理「、「協調「和「服務「三方面再上一個檔次,才算是一個合格的現代企業的行政管理者。

從「管理「方面來說,行政部門不能滿足於在日常事務的層次上做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還必須在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策略、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問題上有自己的思考,並且高屋建瓴地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成為領導不可缺少的「高參和臂膀「。這就要求行政部門的領導者不能滿足於做一個事務主義者,而是要做一個有思想、敢創新、有沖力的領導者;換句話說,他不能僅僅滿足於做好一個戰術家,還要努力做好一個戰略家。很顯然,也只有一個有思想、懂戰略、敢創新、有沖力的人,才能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做得再上一個檔次。

從「協調「方面來說,行政管理者不能簡單地以傳達領導的命令、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為滿足;也不能憑借自己在企業的獨特地位對各個部門頤指氣使,以權壓人。行政部門應主動做好上與下、左與右、里與外的溝通,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做好協調。沒有充分溝通的協調不成為真正的協調。

從「服務「上說,行政部門要甘當幕後英雄的角色。因為行政服務幹得再出色,畢竟是服務於企業的最終目的的。行政部門的工作,特別是後勤服務工作,永遠不要奢望成為企業關注的「中心「。不但不可能,而且不應該。因為如果一個企業的關注點不幸竟在於行政部門,那隻能說明一點,即行政工作做得實在太糟糕,影響了企業各方面的工作,影響了企業最終目的的實現,以致於引起大家的關注。

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行政部門最忌諱處處顯示自己的存在,與其它部門搶鏡頭,爭榮譽。行政部門應該象一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機器,這頭原料(任務)進去,那頭成品(結果)出來;其中的許許多多曲曲折折,都消化在行政體系之內,切忌為自己評功擺好,四處張揚,浪費別人的時間、精力和感情。要反對利用自己對公司資源的支配權只顧為自己謀取私利或便利的行為,特別要反對把行政部門變成「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府衙門。管理是要執行制度的;但執行制度也是一門藝術,並不一定要搞得劍拔弩張,刀光劍影。特別是在高素質人才集中的地方,更要注意對人的尊重。行政工作要做得有人情味。

㈤ 行政法中,徵收與徵用的區別

行政徵收和行政徵用,都是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規定,以強制的方式無償向相對人徵集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實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用,是指行政主體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強制徵用相對方財產或勞務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一、行政徵收與行政徵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從法律後果看,行政徵收的結果是財產所有權從相對方轉歸國家;而行政徵用的後果則是行政主體暫時取得了被徵用方財產的使用權,不發生財產所有權的轉移;
2、從行為的標的看,行政徵收的標的一般僅限於財產,而行政徵用的標的除財產外還可能包括勞務;
3、從能否取得補償來看,行政徵收是無償的,而行政徵用一般應是有償的,行政主體應當給予被徵用方以相應的經濟補償。
二、行政徵收的種類主要有:
1、稅收徵收。它是行政徵收中最主要的方面。
2、資源費徵收。在我國,城市土地、礦藏、水流、山嶺、草地、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單位和個人在開采、使用國有資源時必須依法向國家繳納資源費。如水資源費的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徵收等。
3、建設資金徵收。為確保國家的重點建設,解決重點建設資金不足問題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的徵收。如,公路養路費的徵收、港口建設費的徵收、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的徵收等。
4、排污費徵收。
5、滯納金徵收。
6、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徵收內容。
三、行政徵用的基本特徵:
1、被徵用方是享有合法財產所有權的社會成員;
2、行政徵用是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如出於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徵用私人的房屋等不動產和運輸工具等動產;
3、財產使用權的轉移應當是有期限和按期歸還的,國家對為公共需要轉移財產使用權的社會成員進行補償。
4、行政徵用的決定方式,由於是出於公共利益的需要,所以可以由行政機關單方面決定。但是所謂「公共利益的需要」的確定應當有合法理由和經過法定程序,如經過法定程序生效的行政規劃或者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需要等等。

㈥ 私人可以去行政服務中心開發票嗎

去國稅窗口代開。400元的話,國稅連地稅也就10來塊錢的稅。

㈦ 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是什麼

工商管理局主抄管辦理營業執照,質量技術監督局主管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標准、人員的健康證(食品企業)、上崗證(特種設備)以及日常的監督檢查,環境保護局主管收取排污費,再就是國稅、地稅局收取每年的稅務,這些都是每個企業例行的,主管單位還是質量技術監督局。

㈧ 行政管理事務中,公共事務和私人事務的聯系和區別分別是什麼

美國學者華萊士·塞爾有一句話經常被人引用,即「公共管理和私人管 理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基本相同的」。這是從私人行政和公共行政所共同 具有的一些抽象的行政管理職能的角度來說的。例如,無論是私人行政或公 共行政,都具有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的職能,都需要制定目標、 工作程序、績效標准及各種規章制度,都需要有一整套進行決策、加強人力 資源管理和資源管理的措施、方法等等。但是,公共行政和私人行政的根本 區別是什麼,它們在哪些重要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從一般的文獻資料來看, 主要有下列幾點區別:1.公共行政和私人行政的區別首先是由組織的性質, 即執行行政活動的主體的性質決定的。政府和私人企業是這方面的最典型的 例子。政府的組成、經費來源、行政管理活動是嚴格按照立法程序進行的, 而私人企業由於在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方面體現出的完全是私營經濟的性質。
2.管轄和處理的具體事務不同,一般說來,公共行政指的是公共事務的管理,
而私人行政指的是私人事務的管理,正如美國公共行政學家費利克斯,A.尼 格羅和勞埃德,G.尼格羅在《現代公共行政學》一書中所說:「政府機構所 做的一切都是公共事務」。但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地區甚至不同的人當 中,對什麼是公共事務或什麼是私人事務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二者之間的 界限有時顯得很模糊。許多私人企業所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例如私人公司 承包的高速公路修建計劃,大型工程項目等等,明顯地具有公共事務的性質。 因此在具體事務管理上的區別往往與組織性質的區別有直接聯系。3.行政權 力與職責。無論是在實行「三權分立」原則還是實行「議行合一」原則的國 家中,國家行政組織都是作為執行機關來活動的,它本身被授予進行公共事 務管理的行政權,有權根據憲法和一般法律規定通過行政法規、政策、行政 命令及各種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私人企業雖然也必須在 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范圍內活動,但卻沒有公共行政的權力和職責。4.行政目 的和績效標准。私人行政受私營經濟的制約,利潤往往和私人利益有直接關 系,是其主要的目的和績效標准。公共行政也要講經濟核算、財政收支平衡, 但其主要目的以保障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公共利益為前提,是提供服務而 不是盈利,因此,努力工作、良好服務的態度和行為往往成為一種績效標准, 這種標准很難量化和准確衡量。5.社會監督。公共行政和私人行政都要接受 法律部門、新聞媒介和公眾輿論的監督。不同點在於,公共行政由於其管理 社會公共事務、保障公共利益的性質必須主動接受這種監督並且有比私人行 政大得多的公開性。例如政府必須按照要求向立法機關報告其重要的決策方 案、工作活動和成果,並且要經常通過新聞媒介和各種溝通渠道讓公眾了解 其主要的工作和活動,而私人企業的內部決策和管理活動很少並且也沒有責

任向外界公布。6.具體的或特殊的行政職能不同。公共行政和私人行政都具 有法約爾所說的計劃、組織等行政管理的一般職能,但是其具體的或特殊的 行政管理職能則因其所轄事務的不同有很大區別。私人行政的特殊職能主要 與直接涉及經營者私人利益的經濟活動或生產銷售活動有關,而公共行政除 經濟活動外,還有許多教育、科技、文化、社區發展等社會事務管理方面的 職能。公共行政與私人行政在職能方面的區別是其上述各個方面存在差異的 綜合表現。

㈨ 跪求!公共行政與私人行政的區別。。我們有著道考題,跪求。咆哮中……可以發送到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的區別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院長阿隆·威爾達夫斯基指出,就以一個詞,即「管理」,代替「行政管理」,這樣公共行政管理的舊世界就在「公共管理」的新標題下復活。公共管理學不同於行政管理學和公共政策學。行政管理學主要研究行政機構和行政人員的管理和調度問題,包括行政制度、行政立法、行政體系的模式、範例與運行機制。它更可歸結為組織行為學的一個分支,側重討論行政系統(包括政府部門體系)的有序運行與控制。公共管理學與此不同,它更主要的是研究有序化後的公共管理機構如何通過開展有效活動去管理公共事務,對公共管理機構自身的行政制度與組織協調並不十分關心。在公共管理機構產生後如何有效地發揮公共管理職能,公共行政部門的功能發揮構成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公共管理學也不同於公共政策學,公共政策學主要研究社會公共管理機構的政策行為,研究其政策行為中相互關系的發生及其運行機制,也就是側重於分析政策本身的提出、制定與實施過程。而公共管理學側重於公共管理機構發揮功能的行為本身。它雖然也涉及公共政策問題,但對政策本身的制定過程並不十分關心,更關心如何通過這種政策實現公共管理機構的公共管理職能,如何將公共政策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和公共項目。如果說公共政策主要是(不僅僅是)立法機構的職能,那麼公共管理則主要是執行機構的職能。而且兩者的主體也有差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時候,通常有政策咨詢機構、立法機構、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共同參與,而公共管理主要是公共管理機構和人員的事情,盡管需要動員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但居民並不是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僅僅是一般的參與者或監督者。顯然,公共管理學的概念涵蓋面更廣更深。與行政管理學研究和處理的對象不同,公共管理不是以政府為中心的而是以政府所面臨的問題為中心的開放性的管理理論體系,開放性指的是現代社會所具有的既非純政府也非純市場、既非純營利性也非純不營利性的交織纏繞的復雜事務。對這類事務的處理超出了傳統政治、行政研究領域,也超出了純經濟學領域的范疇。
因而,公共管理教育是以公共管理者為研究和教學對象,既重視公共政治環境,也重視知識、能力與戰略,通過採取知識能力整合和個案研究的途徑,強調理論與實務的並重;旨在幫助公共管理者獲取解決公共問題、滿足公眾需要、處理公共事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戰略;以政府方案為關注的焦點,重視政府的績效能力,以造就一個負責任、有能力、講效率、重公平的績效卓越的政府。

㈩ 行政處罰和私人債務哪個優先

欠公司債務優先,由於該公司已達到破產標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破產規定》之規定,

第五十五條 下列債權屬於破產債權: (一)破產宣告前發生的無財產擔保的債權; (二)破產宣告前發生的雖有財產擔保但是債權人放棄優先受償的債權; (三)破產宣告前發生的雖有財產擔保但是債權數額超過擔保物價值部分的債權; (四)票據出票人被宣告破產,付款人或者承兌人不知其事實而向持票人付款或者承兌所產生的債權; (五)清算組解除合同,對方當事人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約定產生的對債務人可以用貨幣計算的債權; (六)債務人的受託人在債務人破產後,為債務人的利益處理委託事務所發生的債權; (七)債務人發行債券形成的債權; (八)債務人的保證人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後依法可以向債務人追償的債權; (九)債務人的保證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預先行使追償權而申報的債權; (十)債務人為保證人的,在破產宣告前已經被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承擔的保證責任; (十一)債務人在破產宣告前因侵權、違約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而產生的賠償責任; (十二)人民法院認可的其他債權。

第六十一條 下列債權不屬於破產債權: (一)行政、司法機關對破產企業的罰款、罰金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二)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債務人未支付應付款項的滯納金,包括債務人未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應當加倍支付的遲延利息和勞動保險金的滯納金; (三)破產宣告後的債務利息; (四)債權人參加破產程序所支出的費用; (五)破產企業的股權、股票持有人在股權、股票上的權利; (六)破產財產分配開始後向清算組申報的債權; (七)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 (八)債務人開辦單位對債務人未收取的管理費、承包費。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案例解讀本6 發布:2025-10-07 17:00:25 瀏覽:960
依法治國案例分析 發布:2025-10-07 16:59:29 瀏覽:417
民法總論鄭雲瑞pdf 發布:2025-10-07 16:59:14 瀏覽:602
新的婚姻法八條規定 發布:2025-10-07 16:52:47 瀏覽:935
反射區條例 發布:2025-10-07 16:41:44 瀏覽:279
居委會法律援助通知 發布:2025-10-07 16:22:46 瀏覽:796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八條 發布:2025-10-07 16:22:46 瀏覽:566
深圳法官3億現金 發布:2025-10-07 16:10:55 瀏覽:777
幹部人事檔案條例 發布:2025-10-07 16:07:00 瀏覽:188
民間借錢條例 發布:2025-10-07 15:56:51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