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94條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1)民事訴訟法94條擴展閱讀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三十四條,修改為:「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六條:「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將第三十九條改為第三十八條,第一款修改為:「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五、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相應地將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七十一條中的「鑒定結論」修改為「鑒定意見」。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的是法院在調解過程中的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回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答四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4條規定是什麼
財產保全,是指復人民法院制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民事案件從人民法院受理到作出生效判決需要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法院判決生效後,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又需要一段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債務人隱匿、轉移或者揮霍爭議中的財產或者以後用於執行的財產而得不到制止,不僅會激化當事人雙方的矛盾,而且可能會使生效的判決不能得到執行。
有些爭執標的物,如水果、水產品等,容易腐爛變質,必須及時處理,保存價款,以減少當事人的損失。就是說,你和他的標的為水果的話,就不可以用他種的蔬菜來頂替其價值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抄和國民事訴襲訟法》
第四十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五十一條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8條規定是什麼
第九十八條 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回義務關系答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⑹ 《執行規定》第94條第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第88條和第90條已經廢止,取而代之的版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權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八條和第五百一十六條等規定。
具體按如下程序分配:
在執行程序進行中,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參與分配。優先權人、擔保物權人可以直接參與分配,主張優先權。
如被執行人是企業,符合破產條件,而不申請破產或者法院不受理破產的案件,按財產保全和查封措施的先後順序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零八條 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第五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村民委員會不做參與訴訟,村民不能自選代表作為村集體訴訟主體。
《中版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權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是什麼「
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釋義】
當事人,是指在民事訴訟中起訴和應訴,有相應的訴訟行為能力,能承擔訴訟後果的人。當事人可分為正當當事人和非正當當事人。
正當當事人,是指就特定的訴訟,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成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到案件判決的拘束的當事人。一般來說,對訴訟標的有管理權或者處分權的人是正當當事人。
本條規定的是當事人制度。公民、法人、其他組織都可以成為當事人。由於法人、其他組織是法律擬制的主體,必須有人代表它們參加到訴訟中,進行具體的訴訟行為,所以,法律規定它們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為其訴訟代表人。
⑼ 民事訴訟法第92條和94條是什麼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如何啟動人民調解
1、依申請調解。發生糾紛後,可以由一方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共同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均應當受理並及時安排調解員調解。
2、主動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
3、受委託調解。人民調解委會員也可以受其他組織的委託進行調解。
不管哪種啟動方式,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的,不得調解。
(9)民事訴訟法94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八條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