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裡面農民工工資如何發放6
A. 新勞動法對農民工工資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以及勞動合同法並未明確規定農民工的工資,但農民工的工資應該如其他勞動者一樣,及時足額發放。
B. 勞動法民工基本工資規定
勞動法沒有專門規定,畢竟各地經濟不同。各地勞動部門有規定。農民工不是法律規定中的專門詞語,一般來說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或者所在單位最低工資的80%。
C. 勞動法規定工資怎麼發放
《勞動法》第五抄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D. 勞動法是不是規定從2020年5月1日起按月發放農民工工資
只是規范了工資支付行為,沒有明確規定按月發放農民工工資。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將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條例圍繞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目標,堅持源頭治理、全程監管、防治結合、標本兼治,進一步規范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清償主體。專門針對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作出特別規定,通過實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實名制管理、施工總承包企業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等制度,全鏈條治理欠薪問題。
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堅持源頭治理:明確以銀行轉賬或者現金形式支付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資支付周期和具體支付日期足額支付工資,編制書面工資支付台賬並至少保存3年。
(4)勞動法裡面農民工工資如何發放6擴展閱讀:
同時,明確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法律責任,對違法行為加大聯合懲處力度。細化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打造監管閉環,加強監督監察,形成治欠合力。條例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的制度體系、監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懲處有力的執法機制,推動有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
明確相關部門監督檢查許可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查詢相關單位金融賬戶及房產、車輛等情況;建立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E. 請問關於工人工資的發放,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我說簡單點
勞動合同法08年1月施行
1、必須在1月內或之前簽訂勞動合同
2、必須負擔社會保險五項的單位部分,個人部分個人承擔
3、必須在下月15號之前發放工資
F. 勞動法規定農民工的工資是多少
由農民工與用人單位參照本地區同崗位職工工資水平在勞動合同中約定。
根據《勞內動法》第四十六條、四十七容條、四十八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工資分配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資保護制度,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工資分配形式和水平。不同經濟水平地區,不同用人單位工資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同,農民工的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參照當地同崗位工種工資水平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協商確定。
《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G. 新勞動法對農民工工資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規定是面向國內全社會勞動者當然也包括民工,
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拖欠工資 拖欠工資的情況用人單位是要進行一定的額外補償
H. 勞動法對農民工工資的規定
1、法律中無農民工這個概念,都是一樣的勞動者;
2、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即可,具體工資數額由勞動者與企業方協商。
I. 勞動法農民工工資是多少
您好!
對於這一問題,勞動法沒有專門規定,畢竟各地經濟不同。但地方勞動部門可能具有具體規定,可以自行查閱。
農民工不是法律規定中的專門詞語,一般來說其工資不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或者所在單位最低工資的80%。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