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裁定

行政法裁定

發布時間: 2021-01-08 23:50:40

⑴ 行政訴訟中裁定適用哪些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版的解釋第六十權三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駁回起訴;
(三)管轄異議;
(四)終結訴訟;
(五)中止訴訟;
(六)移送或者指定管轄;
(七)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八)財產保全;
(九)先予執行;
(十)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十一)補正裁判文書中的筆誤;
(十二)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十三)提審、指令再審或者發回重審;
(十四)准許或者不準許執行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
(十五)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

其中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異議項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

⑵ 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和決定是指什麼

司法審查判決是司法審查的實體結論,也是司法審查中具有一定意義的一個環節。它通過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確定相對方與行政機關之間的法律關系。除了需要用判決的形式實施實體性法律問題外,還需要用裁定的形式解決司法審查中的程序問題。決定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審查中處理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的司法行為。判決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當事人參加訴訟活動的結果之表現形式。裁定和決定則是為取得該種結果而運用的手段。

司法判決司法審查判決,是指人民法院運用國家審判權,根據查明的事實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對行政爭議中的權利和義務作出的具有權威性的實體判定。司法判決的種類:①維持判決。所謂維持判決是指人民法院經過對行政案件的審理,認為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作出對具體行政行為予以維持的判決。②撤銷判決。撤銷判決是指人民法院經過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有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超越職權,濫用職權五種情形之一的,作出對具體行政行為予以撤銷的判決。③履行判決。履行判決是指人民法院經過對行政案件的審理,認為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違法行為存在,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其具有確認判決的性質。④變更判決。變更判決是指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而作出的予以變更的決定。⑤行政賠償判決。行政賠償判決是指人民法院針對當事人一並提起或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經過審理終結後作出的判決。⑥確認判決。

裁定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針對行政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裁決。行政裁定與行政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行政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起訴不予受理;駁回起訴;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財產保全和先行給付;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中止或者終結執行;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對於起訴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的裁定,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裁定書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決定決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期間,對訴訟中遇到特殊事項作出的裁決。決定是對人民法院各種命令的總稱。決定在行政訴訟中主要調整人民法院本身與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之間的矛盾,或者處理與案件程序有關而與當事人無直接關系的事項。

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決定一律不準上訴。法律規定被決定人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案件的審理和決定的執行。決定適用於下列范圍:①指定管轄;②決定管轄權的轉移;③決定迴避;④確定第三人;⑤指定法定代理人;⑥許可律師以外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查閱庭審材料;⑦指定鑒定;⑧確定不公開審理;⑨處理妨礙訴訟行為;⑩決定案件的移送;決定強制執行生效的判決和裁定;確定訴訟費用的承擔;其他次要的程序問題或者人民法院在行政審判過程中發生的內部問題。

⑶ 法院對於行政訴訟中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駁回起訴的區別在哪裡

所謂裁定駁抄回起訴是已經受理了,後來發現不符合受理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對原告的起訴進行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受理後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二十三條原告所起訴的被告不適格,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原告變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變更的,裁定駁回起訴。

⑷ 行政訴訟中判決和裁定的區別是什麼

1、適用的來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是自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揮訴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實體法,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3、形式、上訴范圍、上訴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准許當事人在裁定後10日內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而判決允許上訴的范圍比較廣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後15日內准許上訴。裁定的效力可以相應改變,如對中止訴訟的裁定,在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作出恢復訴訟程序的新裁定;而判決的效力及於實體,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⑸ 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定有哪些種類

行政裁定的種類有:

(1)裁定不予受理。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查起訴,對不符合提起訴訟條件的起訴,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2)裁定駁回起訴。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對於已立案受理但確屬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起訴,應作出裁定駁回起訴。

(3)裁定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訴訟期間,人民法院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應當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情況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應作出裁定停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原告申請停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執行,經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不屬於不應當停止執行的,應作出裁定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4)裁定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對符合財產保全條件的,經訴訟當事人申請或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採取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應裁定財產保全。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的,經原告申請,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先予執行。

(5)裁定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按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在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經人民法院審查,對符合撤銷條件的,應作出裁定準許撤訴;對不符合撤訴條件的,應作出裁定不準許撤訴。

(6)裁定中止或者終結訴訟。就訴訟中出現的特殊情況,符合訴訟中止或訴訟終結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7)裁定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人民法院製作判決過程中有筆誤,即有錯寫、誤算,或者正本與原本個別地方不符等情況,人民法院決定補正失誤的,應作出裁定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8)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就執行中出現的特別情況,符合中止執行或終結執行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執行或終結執行。

(9)裁定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除以上所列各項,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人民法院也可以作出裁定。

⑹ 行政訴訟中裁定適用於哪些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抄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三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駁回起訴;
(三)管轄異議;
(四)終結訴訟;
(五)中止訴訟;
(六)移送或者指定管轄;
(七)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八)財產保全;
(九)先予執行;
(十)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十一)補正裁判文書中的筆誤;
(十二)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十三)提審、指令再審或者發回重審;
(十四)准許或者不準許執行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
(十五)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

其中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異議項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

⑺ 行政訴訟的"判決"與"裁定"有什麼區別

行政訴訟判決,簡稱行政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終結時,根據內審理所查清的事實依據法律容規定對行政案件實體問題作出的結論性處理決定。
行政訴訟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或者執行案件過程中就程序問題所作出的判定。
行政訴訟裁定主要適用於下列范圍: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異議;對這三種裁定,當事人可以在一審法院作出裁定之日其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逾期不提出上訴的,一身人民法院的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儒德律師事務所專業、高效,值得信賴

⑻ 行政裁定的種類

行政裁定的種類具體如下:
一、裁定不予受理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查起訴,對不符合提起訴訟條件的起訴,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二、裁定駁回起訴
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對於已立案受理但確屬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起訴,應作出裁定駁回起訴。
三、裁定訴訟期間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或者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訴訟期間,人民法院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應當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情況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應作出裁定停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原告申請停止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執行,經人民法院審查,認為不屬於不應當停止執行的,應作出裁定駁回停止執行的申請。
四、裁定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對符合財產保全條件的,經訴訟當事人申請或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採取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應裁定財產保全。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的,經原告申請,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先予執行。
五、裁定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按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在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經人民法院審查,對符合撤銷條件的,應作出裁定準許撤訴;對不符合撤訴條件的,應作出裁定不準許撤訴。
六、裁定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就訴訟中出現的特殊情況,符合訴訟中止或訴訟終結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裁定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人民法院製作判決過程中有筆誤,即有錯寫、誤算,或者正本與原本個別地方不符等情況,人民法院決定補正失誤的,應作出裁定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就執行中出現的特別情況,符合中止執行或終結執行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執行或終結執行。
九、裁定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項
除以上所列各項,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人民法院也可以作出裁定。

⑼ 當事人不服行政訴訟的裁定怎麼辦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法院二審審理上訴案件是這樣分別處理的: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依法改判;

3.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

屬於第三種進行重審案件的當事人,不服時可以再次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當事人對前兩種情況二審判決裁定,因已發生法律效力若認為確有錯誤、表示不服,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當事人提出申訴,應當出具申訴狀,指明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法規錯誤,並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收到申訴狀後,進行復查並作出兩種處理:

1.認為原判決、裁定正確,申請無理的,駁回申訴;

2.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

在人民法院沒有撤銷原判決、裁定之前,不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⑽ 行政訴訟中判決和裁定的區別

1、適來用的事項不同。裁定解決的源是訴訟過程中的程序性問題,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揮訴訟,清除訴訟中的障礙,推進訴訟進程。判決解決的是當事人雙方爭執的權利義務問題,即實體法律關系,目的是解決民事權益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以解決。2、作出的依據不同。裁定根據的事實是程序性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事訴訟法,可以在訴訟過程中的任何階段作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人民法院認定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依據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法等實體法,判決只能在案件審理的最後階段作出。3、形式、上訴范圍、上訴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採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採取書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的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准許當事人在裁定後10日內上訴,其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而判決允許上訴的范圍比較廣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判決,在判決作出後15日內准許上訴。裁定的效力可以相應改變,如對中止訴訟的裁定,在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作出恢復訴訟程序的新裁定;而判決的效力及於實體,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平安365間諜觀後感 發布:2025-10-07 15:13:22 瀏覽:328
法官檢察官為什麼辭職 發布:2025-10-07 15:12:03 瀏覽:822
2017新法規 發布:2025-10-07 14:51:40 瀏覽:184
刑事法官嚴謹 發布:2025-10-07 14:46:36 瀏覽:807
婚姻法第四十六 發布:2025-10-07 14:42:46 瀏覽:299
我國的合同法不允許多方簽訂同一合同 發布:2025-10-07 14:37:49 瀏覽:913
最新行政訴訟法裁定案例 發布:2025-10-07 14:37:48 瀏覽:341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發布:2025-10-07 14:30:40 瀏覽:357
三明司法局長 發布:2025-10-07 14:20:21 瀏覽:420
刑法里最賺錢的 發布:2025-10-07 14:16:42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