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訴訟法怎麼記憶

訴訟法怎麼記憶

發布時間: 2021-01-09 05:44:35

㈠ 法考訴訟法怎麼 復習

民法建議你買王利明的《民法》教程第五版。還有一本《民法通則》。《民法通則》可以當大綱來看,具體內容再參考《民法》教程。重點一般要放在總論和債權篇。關於擔保物權部分是相對比較難的部分,如果你備考時間足夠,還可以買一本人大出版的《民法案例分析》,以幫助你理解概念和熟悉考試中案例題的答題方法。不要死記硬背,理解大體意思就行,否則很費時間。這是我去年考民法的方式,已經通過。希望對你有幫助。祝考試成功。

㈡ 民事訴訟法怎麼復習

如果是什麼考試
需要熟悉法律條文
可能出現選擇填空
簡答
熟悉程序,就是課本,也離不開法律條文
課本與法條相結合復習

司法考試民訴和刑訴怎麼復習,只背指南針的法條行嗎訴訟法就是只是程序背熟前面的理論看看是不是就OK

哎··太多的來考生都在問什麼源書?聽哪個輔導班的視頻?背誰誰的講義?然後費盡心思地去買或者跪求。
我覺得司考不是考你看了多少本書,記了多少知識,關鍵是能夠做對多少題。
說到這兩個訴訟法,包括行政訴訟法。應該選一種比較簡單的教材,三大本略有些瑣碎復雜,然後就做題,做題,做題。
在做題中發現錯誤,在做題中彌補不足,在做題中就把重點法條都搞定,通過做題記住的法條,印象深刻,並且能避免很多我們理解中的歧義。
反過來,照你說的在那狂背法條,就算能夠倒背如流,可能我們對法條本身的理解卻存在錯誤,而且未必能夠做對題,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 訴訟法的確不需研究理論,最後一卷考的主觀題,三大訴訟法從來都只出案例,理論問題通常會在憲法、法理、民法、刑法這幾科出。比如我08年考過,當年最後一卷 憲政出了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刑法在最後一題 論述「罪刑法定原則」
我司考考了450分,從來沒有買過叫做重點法條的任何書,當然個人方法不同,這里只是一個老大姐 給的善意提醒

㈣ 在民事訴訟法中,期間一般都有什麼規律可以加以推理和記憶的

沒啥規律,就靠記復 蠻好制記的。
關於雙修日屬於國家規定的節假日問題.國家法定節假日沒雙休日,但是以我深厚的訴訟法功底,大概猜出你問這話的意思.是不是對於雙修能否算進期間有問題?
是的話,我的回答這是要分情況看:普通情況下,雙休日是計算進期間內的.比如:判決的上訴時間15天,裁定的上訴期間為10天.被採取民事強制措施的話.拘留15天,那麼雙休日算在期間內. 但是也有時不算進期間內. 比如說開庭前三日以內送達訴訟文書.如果中間隔了雙休日的,雙休日不算進去.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08條記憶款規定

你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後執行版。
下列判決和裁定是發權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一)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二)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的判決和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
可以登錄法律圖書館網站具體查詢
希望可以幫到您

㈥ 復習時間不夠 如何復習民事訴訟法

1、並不是單純的記憶抄,內容太多了,請按照邏輯順序,比如管轄、立案、一審、二審等,找一個適合你的邏輯,然後記憶。思考中民訴刑訴都是有案例分析的,單純的記憶不僅任務量大,並且不適合考試。 2、有本法條是對的,結合真題。這部分內容不難,關鍵在於准確的記憶。請參考,另外民訴跟行政訴訟有相似處,通常是三門一起記憶的。當然根據個人特點很重要。我不擅長背書,但已然通過考試的原因就在於邏輯記憶,祝你有個好結果。

㈦ 刑訴法怎麼復習

刑訴法無疑是最難之一,知識點難記,幾乎沒有規律,題目常挖坑,套路內非常多。但建議大容家在前期以真心應對套路,踏實地遍閱教材,認真做筆記,每一章結束後先做相應真題,仍是從根源開始,像樹木一樣引申出各個記憶點,確保不記混。前期走捷徑會害自己。

㈧ 如何巧妙記憶司法考試法律條文

如何巧妙記憶司法考試法律條文,司法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大量的法律條文。司法考試法律條文之多、部門法之多,都是其他考試無法比擬的。在歷年准備司法考試的過程中,不少同學都花了不少時間死記硬背法律條文,甚至在七、八月份的校園里出現了晨讀法律條文的怪現象。其實,許多同學都誤解了司法考試考查法律條文的真正意義,法律條文是用來斷案的標准,而不是記憶的對象。即使司法考試客觀上直接考察了大量的法律條文,也應該採取更合理的方法來對付它,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

司法考試所涉及的法律條文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理解型的和記憶性的。

理解型的條文基本上是不需要記憶的,憑我們對法理的基本把握和部門法的具體制度的理解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額外花時間記憶,這些條文主要分布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部門法里。

記憶性的條文基本不需要理解,但需要記住法律條文的內容,這些條文主要分布在憲法、經濟法、訴訟法等部門法里。

對付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法律條文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對於理解型的法律條文,只要理解到位基本上可以應付了。關鍵是對付記憶型的條文,需要有一些技巧。以下介紹一些記憶法條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一、對比法

對比法即是把內容相關、易混淆的法律條文結合起來記憶。這種方法可以對付那些知識點本身很簡單,但內容雜亂的法律條文。

二、流程法

流程法即是把法條中涉及的關於一系列法律程序做成流程圖,看起來一清二楚,不容易忘記。這種方法可以把多個法律條文聯系起來,可以節約大量工作量。以下試舉一例說明;

三、關聯法

關聯法即是把多個相關知識點聯系起來,而這些知識點本身在法律里是分散的、無規律的,用這種方法可以理清許多雜亂無章的知識點,但是製作起也得花一定時間。

以上分析,綜合了《刑法》金融犯罪一章的關於金融票證的相關罪名,在邏輯上理清了類似罪名之間的關系。

㈨ 如何記憶法律上的時間 訴訟

將涉及到時間的法條,列出來,然後將他們製成表格,這樣的話,就便於記憶了,之前我們復習考試的時候都是這么乾的,覺得還是不錯的方法,但是之前總結的表格弄不見了,所以也不能發給你~不過你可以自己總結,弄一個,這樣的話,在製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順便記憶一下,印象就深刻了。
重要的時間有:
一、訴訟到法院開庭需要多久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也有長有短,但通常程序是: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那天起,法院必須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起訴狀上寫明原被告、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於該法院管轄,法院就會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

開庭前,會提前3天通知當事人。
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間。

二、從開庭到判定結束需要多久

法條規定:當庭宣判的,10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一審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簡易程序的話3個月。

三、先於執行

如果您現在生活困難,靠自己無法維持基本生活,可以向法院申請「先予執行」,以應付燃眉之急。

先予執行,是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終審判決之前,為解決權利人生活、生產經營的急需,依法裁定義務人預先履行義務的制度

熱點內容
按勞動法搬廠要賠錢嗎 發布:2025-10-07 13:08:14 瀏覽:493
法律服務所人員管理制度 發布:2025-10-07 12:57:13 瀏覽:217
抱卷人法院 發布:2025-10-07 12:51:09 瀏覽:513
經辦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12:47:05 瀏覽:6
法律責任豁免函 發布:2025-10-07 12:46:00 瀏覽:150
民事訴訟法第71條 發布:2025-10-07 12:22:14 瀏覽:275
東城區法院地鐵站 發布:2025-10-07 12:04:14 瀏覽:22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費標准 發布:2025-10-07 12:04:04 瀏覽:396
浦口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7 11:57:07 瀏覽:233
經濟法教程第二版課後習題答案 發布:2025-10-07 11:51:55 瀏覽: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