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法律淵源加入非成文法
Ⅰ 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源和不成文法源是一個意思嗎
是一個意思。
不成文法是「成文法」的對稱。一般指未經國版家制定,但經國家認可並賦予法權律效力的行為規則。如:習慣法、判例法等。在法學上稱為法的間接淵源。一些法學著作中也稱為「非制定法」,其主要特點是未經立法程序,而非無文字記載。 英美法系多為不成文法。
Ⅱ 行政法的淵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很多,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兩大類。行政法的一版般淵源,是 指國家權力機關權或行政機關各自製定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則是指有關行政法 規范和原則的法律解釋,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共同制定的 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這兩種淵源有一定區別,前者是主流,後者則是輔助性的。
我國行政法的一般淵源,按照制定主體、效力層次、制定程序的差別,可分為下述幾種形式 :
1
Ⅲ 廣西教育廳屬於行政法淵源制定主體嗎
教育廳不屬於行政法淵源制定主體,因為省教育廳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具備法律效力,只是系統內部規定。
Ⅳ 行政法是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嘛
不是。國家機關包括各級政府,包括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也包括各級人大,全國人大制定的是法律,地方人大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規。只有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才是行政法。
行政法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1.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2.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占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但是有的教科書會分得更詳細,包括把憲法也認為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我覺得不必要。有覺得不對的可以補充,這玩意就是個學術問題,誰都有自己的觀點。
您好,你問的問題涉及到法律的分類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類,現提供如下答案供參考:
一、從法律的形式角度對法律進行相對分類,可分為:
1.成文法與不成文法這是從法律制定方式與表述方法的不同來分類的。
⑴ 成文法又稱制定法,是由立法機關或授權的國家機關按照程序制定的各種形式的法律規范性文件。目前世界各國大多採用這種形式。
⑵ 不成文法又稱非制定法,是由國家機關認可的不具備條文形式的法律。
2.實體法與程序法
⑴ 實體法實體法是規定人們權利與義務或犯罪與刑罰的法律,如憲法、刑法等。
⑵ 程序法程序法是規定訴訟程序、實現實體法的法律,也稱「訴訟法」,如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
3.一般法與特別法
⑴ 一般法一般法是指對全國范圍內普遍有效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
⑵ 特別法特別法是指對特定的人或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范圍有效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等。
4.根本法與普通法
⑴ 根本法根本法是指一個國家的憲法。
⑵ 普通法普通法是指根據憲法制定的其他法律。
5.國內法與國際法
⑴ 國內法國內法是由本國制定、在國家主權范圍內有效的法律。
⑵ 國際法國際法是由國際社會公認、調整國家關系或處理許多國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的法律、和約、協議、宣言、規范等。
二、按部門來劃分,分為七大部門法,如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社會和環境保護法。
三、按內容重要性分:憲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
四、按調整對象分成部門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等等.
五、按效力等級分:全國性的基本法律,全國性的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性的地方法規等等。
Ⅵ 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
行政法的淵源就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也稱行政法的法源。
各國法律制度和法律傳統專不同,行政法的法源也存屬在區別 。
主要表現:
一、成文法法源。成文法法源在各國都存在,如憲法、法規、條約等。
二、不成文法法源(非制定法法源)
1.判例;即可作為先例據以決案的法院判決。判例不僅在英美法系國家普遍是行政法的淵源,在部分大陸法系國家,如法國等,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2.習慣和慣例;習慣和慣例是兩種不同的 行政法淵源。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是習慣是指某種社會習慣。而慣例則指行政慣例。
3.行政法原理。在許多西方國家(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行政法不僅以制定法、判例和習慣、慣例為法源,而且以權威法學著作、學說確立的行政法基本原理、原則為法源。行政法著作、學說確立的原理、原則經常為西方國家法院適用,甚至直接在判決書中引用。在法院適用後,轉化成判例法規范,有的國家甚至通過制定法予以固定。
我國行政法的淵源,以制定法為主要形式: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含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行政規章(部門規章和特定的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含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地方解釋)國際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