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位階的法律和行政法規
❶ 如何確定法律之間的位階關系
一、明確制定主題與對應的法律(廣義上的):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制定的是:「法律」;
2、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
3、省級或較大市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規 」;
4、省級或較大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是:「規章 」;
5、法律規定的其他主體,制定的是:「其他規范性文件 」。
二、法律位階:
1、上述」1「的中包含兩個意思,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即憲法;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是基本法位階之下的是普通法律,意思就是,基本法即憲法,就是普通法律的上位法;
2、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那麼行政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法律,包括基本法和普通法律;
3、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那麼,可以看出,地方性法規的上位法就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
4、部門規章,即行政規章,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三、規則:
法律法規效力等級一般是根據制定該法律法規的機關的等級地位來確定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高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規的制定機關的地位等級越低該法律法規的效力等級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同時適用新的規定,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同時適用特別規定。
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 即: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的法規——省級人大常委會的法規——省會市人大的法規——省會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較大市人大的法規——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行政規章(部委規章——省級政府規章——省會市政府規章——較大市政府規章)。在這個序列中,法律位階是依次遞減的,但是部委規章與地方性法規的位階孰高孰低,在憲法和有關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實踐中,地方性法規跟部委規章發生沖突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❷ 當同一位階的法律在某一問題上有不同規定,不能依據法溯及既往原則進行審判 求解釋
「法溯及既往」是指新的法律頒布後,對於頒布以前所發生的事件專和行為也發屬生效力。這是解決新舊法之間的效力問題,與法律位階的沖突無關。
法律位階的沖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不同位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的沖突。處於不同位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由不同的權力機關制定,那麼適廂「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這也稱為效力等級原則,例如我國《立法法》在第78—80條就是以效力等級標准來確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適用順序的。二是同一位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的沖突。公認的規則有二,即特別法優先於一般法,新法優先於舊法。《立法法>第83條對這兩個規則進行了闡述:「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❸ 在行政審判中,法律規范沖突的不同情形主要有()。C. 不同位階的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 D. 同一位階的行
選ABCD
在行政審判中,法律規范沖突的不同情形主要有()。
A. 特別法與普通內法之間的沖突
B. 不同時期容發布的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
C. 不同位階的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
D. 同一位階的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
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有四種類型:(1)是不同位階的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不同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又稱為層級沖突或縱向沖突。如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之間發生的規范沖突。(2)同一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同一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又稱為同級沖突或者橫向沖突。如處於同一效力層級的法律之間、行政法規之間、地方性法規之間、部門規章之間的規范沖突。(3)是不同時期發布的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為新法與舊法之間的沖突,又稱為新舊沖突或時際沖突。(4)是特別法與普通法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為特別法與普通法之間的規定不一致時所產生的沖突,又稱為特別沖突。行政審判中,對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的處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進行:
❹ 法律位階的地方法規
省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回體情況和實際需要答,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❺ 法律位階的概念、同一位階的法律淵源之間的效力
我國的各種法律淵源形成了一個由上至下、處於不同位階、具有不同效力的體系,即法律淵源體系。1.法的效力位階,是指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法律淵源體系中所處的效力位置和等級。在法的位階中處於不同或相同的位置和等級,其效力也是不同或相同的;據此,可以分為上位法、下位法和同位法。上位法是指相對於其他規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階中處於較高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下位法,是指相對於其他規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階中處於較低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同位法,是指在法的位階中處於同一效力位置和等級的那些規范性文件。我國《立法法》根據法的效力原理規定了法的位階問題,詳細規定了屬於不同位階的上位法與下位法和屬於同一位階的同位法之間的效力關系。即:下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的規定相抵觸;同位法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立法法》第78條規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立法法》第79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立法法》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見,這些法律淵源之間屬於上位法和下位法的關系。《立法法》第82條還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也就是說,這些法律淵源之間屬於同位法的關系。2.一般法與特別法、新法與舊法的效力在一般法和特別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在新法和舊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我國《立法法》根據法的效力原理和法理的原則,具體規定了一般法和特別法、新法和舊法的效力關系。《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是一般規定,是因為:一般規定是對普遍的、通常的問題進行規定的,而特別規定是對具體的特定的問題進行規定,有明確的針對性,所以當它們處於同一位階時,當然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新的規定而不是舊的規定,是因為:當同一機關就同一問題進行了新的規定,也就意味著對舊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或補充,當然應當適用新法。3.法的效力的裁決《立法法》還對各種規范性文件之間出現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規定了效力的裁決程序。《立法法》第85條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法/律教-育網|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立法法》第86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❻ 不同位階的法律法規在審判中的作用是什麼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殊法優於一般法
❼ 法律位階的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的創制主體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專法屬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是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是憲法的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❽ 最高法的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法規,誰的法律位階高
司法解抄釋並不是我國正式法律的范疇,所以不能去比較司法解釋和國務院部委的行政規章(注意不是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規章在人民法院的審判中僅是參考適用,不是必須適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由於是指導下級法院司法審查的標准,所以在司法實踐中當行政規章與司法解釋沖突的時候,法院一般適用的是司法解釋。
❾ 什麼叫同位階的法律規范
同位階的法律規范是指有同等地位的國家法律法規制定機關制定的法律法規。內比如:均為全國人大制定容的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這些法律由於存在特別法與一般法,先法與後法的關系,多數都存在優先適用問題。如果均為一般法,後法優於先法,如果一個是一般法,一個是特別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而不是後法優於先法。
因此,說「同位階的法律規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不正確的,如果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就不存在誰優先於誰的問題、誰取代誰的問題了。
###############
當然不能選擇D,同位階的法律規范肯定有先後順序,這時新法優於舊法,同位階的法律一般也存在特別法和一般法的規定,因此,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因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肯定是不對的。比如:民法通則中規定欺詐等民事行為屬於無效民事行為,合同法則規定為可撤銷的合同。這時,兩個法律均為全國人大制定並實施的,均為同位階的法律。
合同法屬於後法和特別法,當然優先於民法通則,如果這時說兩者存在同等法律效力,那麼,我們如何適用法律?法官可以一會兒說無效,一會兒說是可撤銷或有效嗎?超過一年未行使撤銷權,可撤銷合同是有效的哦!
❿ 法律位階的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在法律體系中處於最低的位階,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回和地方規章兩種。國務院各部、委員會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部門規章。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地方政府規章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