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了解人事行政法律常識的作用

了解人事行政法律常識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01-09 22:37:27

㈠ 企業人事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前面是案例,後面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999年4月22日,我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播出了「擱淺的撤職令」,報道了某省的一件處理違紀幹部的事件。1995年,該省的一位局長因違反土地法而被省紀檢部門撤職,相當簡單明了的事情由於上級紀檢部門沒有按照規定將處理意見行文下達,市裡有關部門在長達三年的時間里沒有對相關人員作出處置,上級紀檢部門也沒有過問,在大家認為相安無事的時候,有關報紙刊登出「三年撤不掉的一個局長」的文章,爆出該局長被撤職三年未下台的新聞,引起多方領導的關注,擱淺的撤職令終於被再度提上議程,但此事直至節目播出時還沒有處理意見。
【問題】(1)請你分析控制失效的原因
(2)請你提出旨在加強控制的五條政策建議
回答:
(1).
1.地方保護勢力;
2.缺乏民意監督,就是監督了也沒有地方執行;
3.國家法制體制還不夠健全;
4.官官相衛的事情太多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把法律放在眼裡,我們不能夠說國家工職人員都是吃干飯的,但是在民意被強奸,老百姓尊嚴被踐踏的時候,有冤無處申訴的時候,我們不禁想問一句,官們,忙啥哩?
哎呀 ,現在的「民主」詮釋一下就是「人民都在喂豬」。
(2)
1.依法治國,確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不要讓法蒸發;
3.增加執政通明度,可以開通政府熱線等,及時了解人們心聲,增加溝通,
4.要查處的時候要雙頭並進,不要查下面的時候有上層護著,查上層的時候有下頭轉移掩護,范圍要全面覆蓋,不要象打鳥槍,打一炮換一個地方,明是查處,實際上凈是無用功;查處的時候不要只找替罪羊,很沒有意思,也不人道。

企業的行政管理體系,可以說是企業的中樞神經系統。它是以總經理為最高領導、由行政副總分工負責、由專門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操作,其觸角深入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分支機構的方方面面的一個完整的系統、網路。

行政管理體系擔負著企業的管理工作;企業中除行政管理之外的工作,都是某個方面的"業務"。行政管理體系推動和保證著企業的技術(設計)、生產(施工)、資金(財務)、經營(銷售)、發展(開發)幾大塊業務的順利、有效進行和相互之間的協調。

一個較大企業的行政管理體系,其本身往往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小企業。行政工作在其廣度、深度、重要性及敏感性等方面都不同於企業各方面?"業務"。行政工作涉及到企業內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的溝通和協調。行政管理的廣度,涉及到一個企業的全部運作過程;行政管理的深度,又涉及到許多局外人難以想像的細微末節;行政管理的重要,是因為它是領導和各部門、眾員工之間的橋梁;行政管理的敏感,是因為它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企業的行政管理如此重要,然而卻幾乎沒有人去研究它;這是現今企業普遍感到最頭痛的是行政管理,而改進它又不知如何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篇幅所限,這里僅就其中的二、三問題作一探討,期望引起討論。

一、企業行政管理的功能及其要求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企業行政人員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瑣碎的、不起眼的事務。但是,這些事務只不過是行政管理這棵大樹上的枝枝葉葉而已。概括起來說,行政管理在企業中主要有管理、協調、服務三大功能;其中管理是主幹,協調是核心,服務是根本。究而言之,行政管理的實質就是服務。

專門的行政管理部門(通常稱為辦公室、總經理辦公室、行政人事部之類)擔負著企業行政管理的組織實施、具體操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是整個行政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

行政部門應該兢兢業業、認真細致地做好種種行政事務工作,把領導和員工從繁重、瑣碎的行政事務和生活瑣事中解脫出來,可以集中精力、輕裝上陣,研究國內外市場形勢,考慮公司的發展戰略,探討公司的組織架構,任用公司的各級幹部,實施公司的經營方針,解決公司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以及專心做好每一筆重要業務等等。為了做好紛繁復雜的行政工作,行政部門的領導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茫無頭緒地整天瞎忙;或是被領導一會兒支到東,一會兒支到西;結果村村起火,處處冒煙,吃力不討好,不知道自己整天都忙了些什麼。行政部門的領導應該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定性,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有自己的主見,能夠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指揮若定。為了能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建立健全和認真執行行政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規范化表格、圖表等,從而建立起行政部門的"法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行政人員隊伍;同時要搞好科學分工、管理層次和合理授權。一旦行政系統的一系列硬體(如辦公設施、生活設施)、軟體(如規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員隊伍、分工協作和管理層次等等建立健全起來,整個行政管理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會象一部自動機器一樣運轉,只在較少的場合才需要部門領導和上級領導輔以"人治"。一個行政部門的的管理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可以算是有一定水平了。

然而,行政部門如果僅僅滿足於這樣一種管理水平,那還是不夠的。行政部門還必須在"管理"、"協調"和"服務"三方面再上一個檔次,才算是一個合格的現代企業的行政管理者。

從"管理"方面來說,行政部門不能滿足於在日常事務的層次上做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還必須在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策略、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問題上有自己的思考,並且高屋建瓴地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成為領導不可缺少的"高參和臂膀"。這就要求行政部門的領導者不能滿足於做一個事務主義者,而是要做一個有思想、敢創新、有沖力的領導者;換句話說,他不能僅僅滿足於做好一個戰術家,還要努力做好一個戰略家。很顯然,也只有一個有思想、懂戰略、敢創新、有沖力的人,才能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做得再上一個檔次。

從"協調"方面來說,行政管理者不能簡單地以傳達領導的命令、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為滿足;也不能憑借自己在企業的獨特地位對各個部門頤指氣使,以權壓人。行政部門應主動做好上與下、左與右、里與外的溝通,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做好協調。沒有充分溝通的協調不成為真正的協調。

從"服務"上說,行政部門要甘當幕後英雄的角色。因為行政服務幹得再出色,畢竟是服務於企業的最終目的的。行政部門的工作,特別是後勤服務工作,永遠不要奢望成為企業關注的"中心"。不但不可能,而且不應該。因為如果一個企業的關注點不幸竟在於行政部門,那隻能說明一點,即行政工作做得實在太糟糕,影響了企業各方面的工作,影響了企業最終目的的實現,以致於引起大家的關注。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行政部門最忌諱處處顯示自己的存在,與其它部門搶鏡頭,爭榮譽。行政部門應該象一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機器,這頭原料 (任務)進去,那頭成品(結果)出來;其中的許許多多曲曲折折,都消化在行政體系之內,切忌為自己評功擺好,四處張揚,浪費別人的時間、精力和感情。要反對利用自己對公司資源的支配權只顧為自己謀取私利或便利的行為,特別要反對把行政部門變成"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府衙門。管理是要執行制度的;但執行制度也是一門藝術,並不一定要搞得劍拔弩張,刀光劍影。特別是在高素質人才集中的地方,更要注意對人的尊重。行政工作要做得有人情味。

"管理"上做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做好"協調",在"服務"上當好幕後英雄的境界,是行政工作的理想境界。由於各種因素,並不容易達到,我們只能是盡力而為之,努力趨近於這種境界。

二、企業行政管理的特點及其要求

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協調和服務三方面的功能;究而言之,行政管理就是服務。就這一點而言,企業的行政管理與政府機關大體相同。但是企業的行政管理與政府機關仍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在我看來,歸根結底就在於它是企業的行政管理。企業的行政管理至少有以下特點:

一、企業的行政管理不是獨立自足的,它本身並不是企業的目的所在。企業的行政管理即使搞得象一朵花似的,如果不利於充分利用和合理調配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等資源,不利於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利於開源節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快企業的發展,那也是沒有價值的。簡言之,企業行政管理服務於企業的根本目的即:通過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而謀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

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就政府體系本身而言,可以說就是它的目的本身。也就是說,政府機關之所以存在,目的就在於實行行政管理。這就使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往往給人一種"為管理而管理"、不盡情理、不合實際的印象;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企業里,就會比較觸目驚心,使人難以容忍。

二、由於上述特點,因而也就派生出企業行政管理的又一大特點,那就是它比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更注重內容和實質,而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表面文章、繁文縟節、形式主義。企業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據公司實際需要,對行政管理的諸多制度、程序、環節、形式、圖表、文件等進行剪裁和調整,使之變得精練、實用、簡潔、便利、省時、省錢。

三、企業行政管理的第三個特點,在於它或多或少地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聯即更講究實效。雖然我們不能說要直接用企業經濟效益來衡量具體的行政管理行為,也就是說,不能直接對某個具體的行政行為問"你這種做法能為企業賺多少錢";但是,企業的行政管理還是比較直接地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相聯系。企業行政管理的著眼點在於充分挖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的各種資源,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開源節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快企業發展。

四、企業行政管理的第四個特點,在於要比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來得靈活。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中所採用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圖表等,與管理對象的實際情況有一定距離甚至嚴重脫節;為了照顧方方面面的關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一般都有較長時間的延續性,有的甚至幾十年一貫制的老面孔。因此,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往往不可避免地帶有保守、僵化、死板、生硬、不近人情、不合時宜等特點。而企業的行政管理往往根據公司實際發展需要經常進行變革、增刪、剪裁、變通,因而帶有很強的靈活性,比較能符合時代的發展和公司實際。

五、企業行政管理的第五個特點,在於它"為企業的前線服務"的色彩比較明顯。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及其人員在企業中比較"低調",不象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那樣往往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當然究其實質而言,政府機關的行政管理也應該是為企業、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但在實際情況中,由於政府機關距離每個具體的服務對象比較遠,受到服務對象的影響和制約都比較間接,客觀上就使這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往往被"異化"、被顛倒過來了,"公僕"變成了"主人"。而在企業中,一般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行政部門為技術、業務等一線部門服務的關系一般比較明確。

企業行政管理的上述特點就給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提出了這樣一些要求:企業的行政管理必須時刻著眼於為企業的經濟利益服務,反對"為管理而管理";必須堅決擯棄形式主義,切實講究實效;必須大力講究勤儉節約,反對大手大腳;必須根據公司實際需要和可能採取靈活變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公司利益為最高原則,反對泥古不化、因循守舊;最後,企業行政管理最終要落實到確立服務觀念,克服老爺作風和衙門習氣,切實搞好服務上來。

三、反對企業行政管理中的 "游擊作風"和"衙門習氣"

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完全擯棄"機關習氣",完全憑主觀意願辦事的"游擊作風"。企業中沒有系統完整的規章制度、上下左右的明確分工、明確而充分的逐級授權和環環相扣的工作程序;或無章可依,或有章不依;凡事完全看老闆或各級負責人的當時意願,一拍腦袋決定任何大小事項,沒有科學的研究、決策、落實程序;決策只憑當時靈機一動,正確與否全憑運氣。機構、部門、各級負責人都形同虛設,上級對下級大小事務插手過多,搞得下屬無所適從。往往是老闆忙得昏天黑地,幹部員工卻有勁使不上;老闆總覺得幹部員工拿得太多,做得太少;幹部員工又對老闆一肚子怨氣,怪老闆不重視自己。這樣不但無法調動幹部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易於造成勞資雙方的隔閡與對立。由於沒有制定出成文的"公道"和"規矩",造成企業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相扯皮,互相推諉;爾爭我奪,辯論不休;或遇事不議,或久議不決,或決而不行,或行而不果;重復討論,重復決定,重復勞動;朝令夕改,朝秦暮楚。企業處於一片"打亂仗"狀態,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造成人、財、物的極大浪費。

另一種傾向,是一些"機關作風"較重的企業行政管理幹部,完全不考慮公司的實際需要和企業行政管理的特點,完全照搬黨政機關行政管理那一套,搞形式主義、表面文章;繁文縟節、按部就班;清規戒律、條條框框;文牘主義、官樣文章;公文旅行、筆墨官司;紙上談兵、咬文嚼字;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脫離實際、不講實效。這樣一種行政管理,既浪費精力,又浪費時間;既浪費人力,又浪費錢物;嘩眾取寵,華而不實;僵化死板,不近人情;把一個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變成了舊時代?"衙門"。這同樣造成極大浪費,降低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影響公司效益。

以上兩種傾向,都是我們應當大力反對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當前條件選擇合適的、有一定程度的規范性的行政管理模式,並且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以避免"游擊作風"、打亂仗,提高員工士氣、工作效率和公司效益;但是任何企業必須時刻牢記,行政管理的目的和實質在於為企業的根本目的服務,為公司領導和各個部門、幹部員工服務,而決不可本末倒置,陷入過重的"機關習?",否則同樣會降低員工士氣和工作效率,損害公司利益。

四、企業行政管理切忌脫離實際

企業行政管理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行政管理人員對自己所在企業的業務不了解、不熟悉,管理時常脫離各部門實際,發布的規定無法推行或根本不宜推行,引起其它部門的反感和排斥。各業務部門心理上總覺得行政人員礙手礙腳,甚至是手腳太長,巴不得他們永遠不要在自己的部門露面,不要干擾自己的工作;自己這方面則是除非有什麼必須要行政部門幫助解決的事,否則寧願與行政部門老死不相往來。行政人員也往往或是很知趣地盡量不去打攪其它部門,或是對其它部門有一種抵觸情緒,乾脆大家有事說事,沒事散夥;如果再加上前面所說的"老爺作風"、"衙門習氣",雙方的隔閡和抵觸就更深刻、更劇烈了。這樣就陷入了惡性循環:行政部門對其他部門的工作接觸越少,就越不了解,管理就越脫離實際;反過來,行政管理越脫離實際,就越遭受各部門的排斥,從而也就越不了解各部門情況。

為了改變這種行政管理與各部門業務"兩張皮"的現象,行政部門除了要轉變觀念、轉變作風外,更有切實效果的應該是轉化職能,也就是說要強化行政管理部門的企業管理職能。社會上許多企業都設有企業管理部,但由於很大一部分企業管理職能往往還保留在行政管理部門,企管口和行政口二者的職能往往發生重疊和沖突。在這樣的情況下,企管部實際上只起到了一個類?"法規處"的作用,在管理制度的執行上並無權威;而行政部門又被削弱了管理職能,淪為"總務處"。為了避免這種互相重疊和沖突造成的互相削弱,"行政口"與"企管口"必須合而為一,要將一般企業的"企業管理部"的職能注入行政部門,增強其企業管理職能。

我認為,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行政管理部門深入各部門業務,增強為企業第一線服務的觀念,克服衙門習氣和老爺作風,恐怕難收實效。因為行政人員如果沒有一個切入口介入各部門的工作,會感覺"師出無名",難以著手;如果介入得比較生硬,還會干擾各部門的正常工作,引起各部門的反感和排斥。將企業管理職能注入行政管理部門、增強其企業管理職能後,行政部門深入各部門工作,就成了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情;行政管理部門為了所制訂的管理制度符合實際並切實可行,為了考察各部門執行制度的情況,為了使管理能夠切實有益於各部門的業務,就必須要深入、跟蹤各部門業務的進展,並且與各部門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反過來說,行政部門在通過增強企業管理職能而深入了各部門工作之後,也就能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比如說,由於深入了各部門的業務,對於各部門人員的工作表現和工作能力就會了解得更多、更深入,這對搞好人員考核和任用顯然有很大助益;再如,行政管理人員在深入業務中可以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為各部門出謀劃策、做好上下溝通和跨部門協調等等,就能解決各部門自身難以解決的一些問題,甚至起到公司高層領導都難以起到的作用;等等。這一切,顯然都有利於搞好行政部門自身與各部門的協調,改善雙方的關系,改善行政部門的形象。

㈡ 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是什麼呢,很多人雖然了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職業,可是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才對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介紹吧,看看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吧。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三才

告訴我們,宏觀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政府對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觀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內部對人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管理一直試圖解決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所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組織應該如何來管理人以使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滿意度達到最大化。人作為組織中一個有價值的資源.這種觀點已經被許多從事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研究的學者所接受。但是.學者們都從各自研究的領域解釋人力資派管理,結果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反而變得模枷不清,難以形成一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定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呢?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

看完了上述三才培訓機構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之後,想必我們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有了一個全面而科學的認識了吧。如果我們有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的想法,建議我們選擇一家正規的人力資源師培訓機構去參加正規的培訓與學習,才是順利拿證的保障。

㈢ 人力資源管理者要熟悉哪些法律知識呢

內行來了。採納請給最佳。這是今天我回答的最後一個問題了。恭喜你。
勞動專合同法勞動法屬、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工傷管理條理、關於轉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 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動保險條例》、《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等。
最好的方式是查詢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官網和當地政府的各項行政規章。然後結合以上規定綜合擬訂人事管理政策。

㈣ 行政人事要知道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做人事,至少需要了解以下法律法規:

1.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回條例、中華人民答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法,包括當地的政策都需要了解;

2.同時勞動爭議處理的相關程序規定也需要了解,對勞動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及基本流程必須知曉。

3.人事還常涉及生育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和政策。

4.行政的工作比較瑣碎,涉及工商證照辦理的,至少要了解公司法、工商登記相關流程等;

5.涉及車輛管理的,應該了解道路交通管理法、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相關法律規定;

6.涉及合同管理的,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知識就屬於必須了解的范疇。

㈤ 人力資源管理 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是什麼呢,很多人雖然了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職業,可是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才對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介紹吧,看看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吧。

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三才
告訴我們,宏觀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政府對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人力資源管理涉及的是微觀的,即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內部對人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力資源管理一直試圖解決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所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組織應該如何來管理人以使組織的績效和個人的滿意度達到最大化。人作為組織中一個有價值的資源.這種觀點已經被許多從事人事管理、人際關系和工業關系研究的學者所接受。但是.學者們都從各自研究的領域解釋人力資派管理,結果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反而變得模枷不清,難以形成一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定義。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呢?人力資源管理是指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從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
看完了上述三才培訓機構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之後,想必我們對什麼是人力資源管理有了一個全面而科學的認識了吧。如果我們有報考人力資源管理師的想法,建議我們選擇一家正規的人力資源師培訓機構去參加正規的培訓與學習,才是順利拿證的保障。

㈥ 做行政人事的要懂哪些法律

你買一台電視前,你需要把物理學,電子學,材料學,無線電都學完嗎?
如果內是一般的用工企業容,學點勞動法,如果是行政單位,把單位權力架構和組織方式了解清楚就行了。
如果幹行政的都要學習行政法學、經濟法學、保險法學,那能坐這位置的人還真找不出幾個。

㈦ 作為行政管理者應懂得哪些法律知識

你是什麼行政工作者。如果在私企,可能人力資源方面、公司方面的法律法規更適合你,如果是公務員,還要看你是什麼部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經濟法方面的法規。

㈧ 人事應該了解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國家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保規定、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防治、衛生及回安全條例、薪酬與假答期的相關規定,勞動部及其他相關部委出台的配套細則、條例、意見、通知、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的相關細則、條例、意見、通知、辦法、要求等,所在行業的行業規范、公約,再加上單位本身的相關管理制度。

熱點內容
酒吧迎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7 09:28:54 瀏覽:70
政府文件對居民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7 09:28:03 瀏覽:761
國際經濟法法律術語 發布:2025-10-07 09:16:02 瀏覽:737
實法治基礎 發布:2025-10-07 09:11:23 瀏覽:81
監視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09:11:13 瀏覽:405
在線英語語法學習 發布:2025-10-07 09:05:35 瀏覽:958
2018年天津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5-10-07 09:05:35 瀏覽:603
甘谷律師名單 發布:2025-10-07 08:53:22 瀏覽:814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苐24條 發布:2025-10-07 08:28:35 瀏覽:63
巴黎法院系統 發布:2025-10-07 08:17:5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