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哪些

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1-09 23:25:03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版。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權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大多數的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由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②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既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其中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而客體則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1、行政法律關系是受法律調整或約束的一種社會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③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麼和什麼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回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④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的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
(權力活動與非內權力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容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法律關系即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的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而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⑤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1、二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調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較嚴格。

2、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其他組織。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權力,承擔義務的人或組織,簡稱為行政法主體。

3、客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包括各種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具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或知識產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還包括權利本身。

聯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媒介,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標的和利益載體,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5)行政法律關系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1、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2、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但主要是財產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4、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5、民事法律關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補償性和財產性。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翻開行政法學新篇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⑥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行政法律關系抄的特點: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在我國的行政訴訟關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也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無論是行政主體還是行政相對人都要受到一定資格和條件的限制。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對等性」
具體表現為: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不具有的。

⑦ 法律關系具體有哪些

法律關系,是指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的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回權利義務形式的社會關答系。現實社會關系的主觀形式。就其主觀形式特徵而言,它屬於上層建築范疇,就其社會內容而言,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社會關系。其構成要素有三項:(1)法律關系主體;(2)法律關系內容;(3)法律關系客體。法律關系是統治階級通過國家意志作用於社會關系,藉以保證統治階級利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按照不同標准,法律關系的種類可以分為:一般法律關系,具體法律關系;調整性法律關系,保護性法律關系;平權法律關系,隸屬法律關系;積極型法律關系,消極型法律關系;簡單法律關系,復雜法律關系;以及各部門法的法律關系等。
可以分為:民事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

⑧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內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容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⑨ 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1、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1)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中必專有一方主體屬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關系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不能由另一方當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確定的。在我國的行政訴訟關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也不能互為原被告。
2、具有不對等性
3、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爭議在解決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⑩ 行政法律構成要素包括那些內容

構成復要素:

(1)行政法律關系制主體(簡稱行政法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或行政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構成;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行為和精神財富;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間的權利義務。

熱點內容
酒吧迎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7 09:28:54 瀏覽:70
政府文件對居民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7 09:28:03 瀏覽:761
國際經濟法法律術語 發布:2025-10-07 09:16:02 瀏覽:737
實法治基礎 發布:2025-10-07 09:11:23 瀏覽:81
監視人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7 09:11:13 瀏覽:405
在線英語語法學習 發布:2025-10-07 09:05:35 瀏覽:958
2018年天津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5-10-07 09:05:35 瀏覽:603
甘谷律師名單 發布:2025-10-07 08:53:22 瀏覽:814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苐24條 發布:2025-10-07 08:28:35 瀏覽:63
巴黎法院系統 發布:2025-10-07 08:17:5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