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行政法

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1-01-10 02:31:09

❶ 罪刑法定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則,其基本內容是:

(1)絕對禁止適用類推,但是不禁止擴大解釋,把刑法的明文規定作為定罪的唯一根據。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能通過類推或者類推解釋以犯罪論處。

(2)絕對禁止適用習慣法,把成文法作為刑法的唯一淵源。對於刑法上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允許通過適用習慣法定罪。

(3)絕對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從舊原則作為解決刑法溯及力問題的唯一原則。對於行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行為後頒行的新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絕對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罰的名稱、種類和幅度,都必須由法律加以確定,並且刑期必須是絕對確定的,既不允許存在絕對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許規定相對的不定期刑。

(1)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行政法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不允許法官隨意擅斷。

(2)實定化,即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和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實體性的規定。

(3)明確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稜兩可。

罪刑法定原則從產生之日起發展演變到今天,已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反映在立法上,要求罪刑法定原則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罪刑法定原則發生了從絕對罪刑法定原則到相對罪刑法定原則的重大轉變。

❷ 行政執法是否必須是公務員或參公管理人員,有哪部法律有明文規定

參考行政來處罰法:第十五自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第十六條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第十七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第十八條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❸ 行政法有明文規定輕微違法超過6個月不在追就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是規定的6個月,行政處罰法是規定的兩年。
如果能在治安管專理處罰法屬裡面找到對應的條款,那麼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是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的6個月規定的。
而且不限於輕微違法,只要是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規定的內容都是6個月。
但是如果過於嚴重觸犯刑法,那追訴時效就要看具體的罪名了。

❹ 法無明文規定禁止不可行為是什麼意思

行政法上沒有明文規定即為禁止,民法刑法沒有明文規定即容許。是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也就是罪刑法定原則。該原則還派生出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有罪類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四個原則。

大體上說,對於公權利,(例如行政行為)法無明文規定許可,就是公權機關不可以做的。即為不許可。對於私權利,(例如民事法律行為)法無明文規定不可的,都是許可的。

行政法通常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

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的是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法律漏洞源自於法律的概念和區分,由於人們對法律可以依照不同的標准作不同的劃分,與此相對應,對法律漏洞也可作不同的分類。

(4)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行政法擴展閱讀:

法律漏洞不可避免的原因主要在於:

一、法律所調控的對象――社會關系具有復雜、多變的性質,由此決定了法律自發布之日起就必然與社會有關法律關系存在著一定的矛盾。

法律不可能涵蓋全部社會關系和規范人們的全部行為,不可能完全適用於復雜的包羅萬象的社會生活,加之客觀形勢的不斷變化,必致法律規定與社會現實之間存在一定空隙和不適應性。

二、立法者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或者由於立法者的疏忽等主觀原因),通過文字表述的法律條文也是有限的,由此決定了法律規定本身總會有所遺漏,欠缺其相應規定的情形。

三、法律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它是通過一般的普遍性規則來規范和調控社會關系的,這樣對於實際生活中的個別情況可能不相適應,以致出現空白或適用上的疑惑從而產生令人不滿意的結果。

❺ 行政處罰和治安管理處罰的區別

一、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關系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屬於行政法范疇,是行政法中具有特色的一個分支。行政法除《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勞動教養試行辦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外匯管理條例》涉及公安、稅務、工商、郵政、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非常龐雜的體系。有些是專門的行政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些是其他法律中有關行政法的條款。如:《禁毒決定》中的行政部分。因為《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稱為治安處罰,而適用其他行政法的處罰則稱為行政處罰。廣義上說,治安處罰是行政處罰的一個類型。
二、治安處罰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
1、主體不同
治安處罰行政主體只能是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即:公安民警,還有一些被公安機關授權的鄉、鎮政府;而行政處罰的行政主體除了公安機關外還有稅務、工商、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行政主體。因此,一般情況下,公安適用的行政處罰都要加上「公安行政」的字樣。
2、適用依據不同
治安處罰只能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而行政處罰的適用,除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其他的行政法。如非法持有、使用假幣行為,適用《銀行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為,適用《禁毒決定》等。
3、罰則不同
治安處罰規定的處罰種類只有警告、罰款和拘留 3 種;而行政處罰除此之外,還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或暫扣執照、許可證等,且是否適用拘留、罰款數額大小等也不盡相同。
4、適用法律文書格式不同
治安處罰適用的法律文書格式,如:《治安管理處罰審批表》、《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和《治安管理當場處罰書》等;而行政處罰文書則與此不同,適用《公安行政處罰審批表》、《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當場處罰決定書》等。
5、罰繳方式不同
治安處罰中罰款和決定和收繳由公安機關執行;而行政處罰中,一般實行罰、繳分離制,罰款決定由行政機關執行,罰款的收繳由銀行執行。
6、執行不同
治安處罰中,公安機關對拒不執行的相對人可以適用強制執行,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而行政處罰中,除了公安、稅務、海關外其他的行政機關、授權組織則不能適用強制執行措施,而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權利救濟不同
治安處罰的相對人對治安處罰不服只能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再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處罰則各有不同,有的只能提起行政訴訟;有的只能申請行政復議;有的在兩者間選擇,並且選擇後就不能再變更;有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選擇行政復議後,對行政復議不服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熱點內容
國外會計法律責任制度 發布:2025-10-07 07:24:03 瀏覽:153
法院知道律所 發布:2025-10-07 07:00:42 瀏覽:274
遼寧省司法廳新任廳長 發布:2025-10-07 06:55:22 瀏覽:198
土地轉包合同法違約責任 發布:2025-10-07 06:53:46 瀏覽:471
司法備案室 發布:2025-10-07 06:51:27 瀏覽:26
公司法第22條 發布:2025-10-07 06:50:11 瀏覽:767
尊敬的道德 發布:2025-10-07 06:41:52 瀏覽:67
合同法總則體系圖 發布:2025-10-07 06:41:17 瀏覽:560
勞動法領域專家學者 發布:2025-10-07 06:35:43 瀏覽:799
合同法違約的相關試題和答案 發布:2025-10-07 06:31:22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