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法離職後雙倍工資
Ⅰ 請問,勞動法規定的雙倍工資賠償,是如何計算的
在實踐中,雙倍工資是參考實發工資來算的,一般會向下浮動點專,像你基本工資在2300元,屬那雙倍工資標准也在2000多點,具體由仲裁員掌握,但只計算900元,明顯錯誤,由於仲裁是一裁終局,你可以直接向所在地法院起訴
Ⅱ 請問,勞動法規定的雙倍工資賠償,是如何計算的
在實踐中,雙倍工資是參考實發工資來算的,一般會向下浮動點,像你基本工回資在答2300元,那雙倍工資標准也在2000多點,具體由仲裁員掌握,但只計算900元,明顯錯誤,由於仲裁是一裁終局,你可以直接向所在地法院起訴
Ⅲ 關於勞動法的雙倍工資怎麼算的
1、從08.2.1至離職計算,4個多月的雙倍工資。1500*4個月=6000多
2、出入證、銀行卡可以做證據。
3、社保可以要求補交。
Ⅳ 違反勞動法,索賠雙倍工資問題
用人單抄位違反勞動法規,需襲要支付二倍工資的,一是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二是未簽合同二倍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賠償金,即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兩個月本人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用工滿一個月未簽合同的,應當從滿一個月的次日起向勞動者支付二倍工資。其中,不滿一年的,支付至補訂書面勞動合同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前一日止;滿一年的,支付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止。
Ⅳ 新的勞動法規定員工被開除要賠雙倍工資嗎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與勞動者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應該支付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解除與你的勞動關系(或者說辭退、開除你)分以下三種情況,你自己對照下屬於哪種情況,應該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而沒有支付給你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的,你沒有過錯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你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N+1;
3、你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你解除勞動關系。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9、40、46、47、87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Ⅵ 勞動合同法關於雙倍工資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6)中國勞動法離職後雙倍工資擴展閱讀:
案例: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獲賠成功案例
基本案情:王先生為戶籍農村,於2016年進入城市務工,2017年4月1日,王先生入職A公司(非建築行業)從事材料加工工作,月薪為4000元。
A公司一直未與王先生簽訂勞動合同,王先生曾提出要與A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但遭A公司拒絕,王先生擔心自己再次提出簽訂合同會讓公司不快,可能影響與公司的關系,因此也保持沉默。
2018年3月2日,A公司單方面無故解除辭退王先生,王先生於同月12日向平潭綜合實驗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A公司支付未與王先生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裁決結果:平潭綜合實驗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支持了申請人王先生的仲裁請求。
參考資料:平潭綜合實驗區社會事業局-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獲賠成功案例
Ⅶ 勞動法的雙倍工資賠償1年訴訟時效是怎麼算的
雙倍工資不屬於勞動報酬,訴訟時效就應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1款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具體到本案而言,2016年11月合同結束後,你不能要求2015年12月之前11個月的雙倍工資,因為已經超過仲裁時效,得不到法律支持。
(7)中國勞動法離職後雙倍工資擴展閱讀:
特別訴訟時效
特殊時效優於普通時效,也就是說,凡有特殊時效規定的,適用特殊時效,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一、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二、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Ⅷ 關於勞動法規定的雙倍工資已經取消了、我問問是不是取消了
肯定是騙你的啦。怎麼可能取消,雙休日上班都必須付2倍工資的。還有如果沒簽合同,第二個月起也得付2倍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