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未繳納社保違反了勞動法哪一條

未繳納社保違反了勞動法哪一條

發布時間: 2025-05-04 22:52:28

『壹』 不交社保違反了勞動法哪一條規定

法律主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七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第七十二條明確,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第七十三條列出勞動者在退休、患病、負傷、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失業、生育等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第七十四條要求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第七十五條規定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第七十六條提及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貳』 公司不按國家規定購買社保,違反了勞動法那條哪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的第72條明文規定:用回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答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同時,第73條中作了具體的補充: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1.退休;2.患病;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4.失業;5.生育。且強調「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此外,在第76條中還作了跟進說明: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綜上所述,您所在的公司,已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89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97條: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100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所以,您可以上告到當地勞動局,狀告您公司侵權,由他們干涉解決。或者直接上訴電視媒體對其曝光。

『叄』 勞動法未購買社保規定

勞動法對未購買社保的規定如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實際上是說,繳納社保既是勞動者的責任,也是用人單位的責任。勞動者單方面申請不繳社保也是不允許的;
2、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給職工繳納社保,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還可以申請失業金等待遇;
3、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4、勞動者也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繳納機構投訴,要求其幫助自己維權;其他。
未繳納社保賠償如下:
1、支付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經濟補償;
2、補交存在勞動關系期間的社保;
3、如果為未簽勞動合同,應支付最多12月的雙倍工資。
綜上所述,公司沒給員工購買社保顯然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的,員工可以依法向勞動仲裁機構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自己的損失,並依法購買社保。勞動仲裁機構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裁定,並做出處罰,用人單位拒不執行的,可以進行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爭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肆』 未繳納社保違反勞動法第幾條

未繳納社保違反勞動法第三十八條和第四十六條、四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依耐臘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備畝檔)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仿亂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伍』 不繳納社保違反勞動法

違反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未繳納社保的用人單位將面臨法律責任。具體情形包括:
1. 若勞動者根據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
2. 當用人單位根據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時,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3. 如果用人單位根據第四十條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4. 用人單位依照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同樣需支付經濟補償。
5. 在除非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況下,依照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6. 依照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同樣要支付經濟補償。
7.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也需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
1.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勞動條件。
2. 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3.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4.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勞動者權益。
5. 勞動合同因違反法律、法規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而無效。
6.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若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無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熱點內容
國務院制定的司法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05 03:48:38 瀏覽:635
依法治國依法治安 發布:2025-05-05 03:48:33 瀏覽:493
中級經濟法很難學想哭 發布:2025-05-05 03:48:27 瀏覽:938
合同法臨時用工合同 發布:2025-05-05 03:45:33 瀏覽:292
忻州法院錄 發布:2025-05-05 03:44:02 瀏覽:21
廣州法潤理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05 03:36:43 瀏覽:225
專升本刑法知識 發布:2025-05-05 03:27:45 瀏覽:89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章 發布:2025-05-05 03:27:41 瀏覽:736
道德型客戶 發布:2025-05-05 03:26:59 瀏覽:358
幼兒教育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5-05 03:26:56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