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

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

發布時間: 2021-01-11 18:17:25

① 延期審理與休庭的區別

延期審理與休庭來的區別如源下:

1、時間段:休庭只能在庭審中。延期審理可以在庭審中,也可以其它審理期間。

2、審限:休庭後的時間計入審限。延期審理的期限不計算在審限內。

3、理由:休庭多是程序性的,影響比較輕微。延期審理多與案件事實或者案件參與人的更換有關,對案件的審理影響較大。

(1)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參考資料:

延期審理-網路

休庭-網路

② 敲詐勒索罪法院開庭審理都是什麼程序

所有罪名的刑事案件庭審程序都是一樣的,只有簡易程序、普通程序、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區別。具體請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庭審流程如下(以一審普通程序為例):
一、宣布開庭階段
1、由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
逐一核實被告人姓名、民族、籍貫、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職業、住址、犯罪史,是否收到起訴書、收到起訴書是時間。如果被告人是少數民族不通曉漢語的,應當為其配備翻譯,如果被告人不滿18周歲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庭,並為其指定辯護律師。如果被告人未收到起訴書或者收到起訴書尚不滿十日的,則需要延期審理。
2.宣布案件來源。
告知當事人今天法院審理的是某某檢察院起訴的某某人涉嫌的某某罪名。
3.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4.告知被告人享有的權利。包括申請迴避權、為自己辯護權、提交證據權、申請新的證人出庭權、申請調取新的證據權、申請重新鑒定、重新勘驗權、最後陳述權。
5.訊問被告人是否申請迴避。
被告人申請迴避的理由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宣布休庭。報法院院長或者檢察長決定。申請理由不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由審判長當庭駁回。
6.宣布本案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及其理由。
7.宣布法庭紀律。

二、法庭調查階段
1.宣讀起訴書
公訴人宣讀刑事起訴書。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宣讀附帶民事訴訟起訴書。
2.分別訊問被告人
多名被告人的,法庭只留一名被告人接受訊問,其他被告人退出法庭。
先由被告人自己陳述對起訴書的意見。
控辯雙方交叉訊問被告人。訊問順序是 公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辯護人
訴訟代理人。
審判人員也可以訊問被告人。
3.詢問證人、鑒定人
證人作證,審判人員應當告知他要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審判長認為發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的時候,應當制止。
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鑒定人。
證人、鑒定人不得旁聽審理。
4.出示證據
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
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
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5.申請新證
審判長問被告人:「是否有新的證據要求出示?」
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6.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這是今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中增加的一項程序。

三、法庭辯論階段
1.審判長宣布法庭調查結束,法庭辯論開始。
2.公訴人發表公訴詞。
3.被害人發表控訴意見。
4,被告人陳述和辯解。
5.辯護人發表辯護詞。
6.互相辯論。
7.辯論中發現可能影響判決的新的事實,審判長宣布停止辯論,重新進行法庭調查。
8.刑事部分辯論結束後,控辯雙方對民事部分進行辯論。
9.被告人做最後陳述。

四、法庭調解階段
審判長詢問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否願意調解。
如果雙方都要求調解的,法庭可以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進行調解。
沒有附帶刑事訴訟或者一方不願意接受調解的則不予調解。

五、評議、宣判
1.審判長宣布休庭。

2.控辯雙方向法庭移交證據。
3.當事人核對筆錄、簽字。
4.合議庭成員對對控辯雙方的意見進行評議。評議不公開進行。
5.(1)評議後當庭宣判決。或(2)合議庭成員有重大分歧或者不同意合議庭意見的,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6.製作判決書。
7.繼續開庭,宣讀判決書。

③ 刑事案件二次開庭。第三次會等到什麼時候開庭

開庭時間並沒有要求,只要在審限內審結案件就是符合程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3)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第二百零四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第二百零六條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託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後,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對於案件二次開庭意味著一般屬於正常合法的情況,大家對此都清楚了吧。這也是實際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在進行訴訟的時候就要清楚,才能更好的處理案件的審理問題。

④ 法院休庭後如何進行宣判

一個月內開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民商事案件後,認為需要再次開庭的,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下次開庭的時間。兩次開庭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但因不可抗力或當事人同意的除外。

法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不過,法律對公訴案件的整個時限都有相應的規定。但《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另外,如果是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4)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擴展閱讀:

具體參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⑤ 被告人無口共能不能判刑

所謂的「零口供」,不是沒有口供,而是沒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其實施或參與實施犯罪行為的口供,通常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犯罪嫌疑人根本否認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二是保持沉默、緘口不言的情形。
「口供」和其他證據一樣,只要與其他證據相互關聯,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並且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就能成為定罪的證據,不存在優先地位問題。同時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一規定明確地表明供述是可以採信的一種證據,但不能輕信;司法工作人員對有無口供的情況應採取的正確態度。而且,是否包括「口供」不是證據鏈條必須的。缺乏「口供」也並不能必然影響鏈條的完整性。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證據確實充分原則是「零口供」定罪的應有之義。定案證據「確實充分」,也是中國現行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具體內容。中國現行刑事訴訟依然採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准,該標准不僅提出刑事訴訟證據質的要求「確實」,也要求證據在量上須達到「充分」的標准,二者缺一不可。具體而言,對「零口供」定罪的訴訟證據,一是要求據以定罪的證據均已查證屬實,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得以合理排除,且根據已認證的證據對案件作出的判定結論具有唯一性;二是案件的每一節事實都需要有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和固定,沒有證據的事實不能認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⑥ 法院休庭多久才能開庭

一個月內開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民商事案件後,認為需要再次開庭的,應當依法告知當事人下次開庭的時間。兩次開庭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但因不可抗力或當事人同意的除外。

法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不過,法律對公訴案件的整個時限都有相應的規定。但《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另外,如果是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6)刑事訴訟法在一後宣布休庭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 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對於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許可權。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 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當事人陳述;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⑦ 刑事案件二次開庭會直接宣判嗎

法院一審二次開庭屬於正常現象。在法院訴訟中,經第一次開庭審理後,如果承辦法官認為第一次開庭沒有能完全查清案件情況、或認為有些證據和事實需要進一步核實調查的、或出現了新的證據需要雙方質證等情況,都可以決定進行第二次開庭,甚至第三次開庭,只要在規定的審理期限內,都是合法的。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若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可以宣布休庭;若因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可以宣布休庭;若需要補充偵查,公訴機關提出建議的,可以宣布休庭;若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及被告人脫逃的,可以中止審理。以上情況均為導致二次開庭,甚至三次開庭。因此,刑事案件二次開庭,沒有超過過審理期限的,一般屬於正常合法的情況。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二)被告人脫逃的;(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託訴訟代理人出庭的;(四)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後,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三項怎麼規定的

您好。是這樣規定的。第三項就是下面(三)後面的內容。
刑事訴訟專法
第一百九十五條屬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熱點內容
2014計生政策法規 發布:2025-10-06 22:41:23 瀏覽:733
永吉法院官網 發布:2025-10-06 22:36:21 瀏覽:87
臨時工在勞動法規定十年轉正 發布:2025-10-06 22:34:50 瀏覽:560
勞動法請假扣錢嗎 發布:2025-10-06 22:32:36 瀏覽:861
泗洪律師事務所在哪裡 發布:2025-10-06 22:32:22 瀏覽:956
2018婚姻法這樣規定二婚女 發布:2025-10-06 22:17:25 瀏覽:845
婁底法律援助24小時免費咨詢 發布:2025-10-06 22:16:43 瀏覽:146
勞動法2009修正了什麼 發布:2025-10-06 22:16:40 瀏覽:826
豐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6 22:16:37 瀏覽:384
黨在農村的政策法規 發布:2025-10-06 22:13:44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