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的30天
⑴ 我的公司里規定,一年不能超過30天事假,如果超過30天,公司算我自動離職,這樣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嗎
如果公司規章制度規定的,應按照執行 。用人單位制定修改涉及員工福利、休息專、休假、工資等規章制度時,屬應當與職工或者職工代表協商確定,並且這些制度要經過公示或者公告才能生效。如果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經過了以上程序制定的,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所以是有效的。如果沒有經過以上程序制定,對員工是沒有效力的。
法律分析
員工連續請事假超過20天,或全年累計請事假超過30天者,公司有權終止勞動合同且不必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勞動合同中有這條,公司做法即為合法有效,如果勞動合同中沒有這條,公司做法即為不合法。一般是不能的,員工請假是經過批準的,即雙方都同意的,現在反過來因為這個而解除勞動合同是違法的,可以解除,但是屬於違法解除,員工可以要求二倍的賠償金的。如果跟公司訂立的合同有規定說如果請假超過三十天,它有權解除合同。一年365天除去104個休息日及11個法定節假日,只剩下250個工作日,月均20.83工作日。如果再請超過30天的事假,則實際工作時間不足220天,應該會對工作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如果「一年不能超過30天事假,如果超過30天,公司自動離職」的規定,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且宣貫至每一個員工,則該規定符合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⑵ 國家規定一個月滿勤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公司規定22天是滿勤,不論一個月30天,還是31天,只要超過22天就屬於滿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同時第四十一條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我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准工時制。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准工時制。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准工時制度,且符合條件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綜合工時制度,即分別以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如果在整個綜合計算周期內的實際平均工作時間總數不超過該周期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總數,只是該綜合計算周期內的某一具體日(或周、或月、或季)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其不超過部分不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
綜合工時制是指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以下行業的職工可以實行綜合工時制:
(1)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
(2)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築、制鹽、製糖、旅遊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職工;
(3)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
⑶ 勞動法是按30天算還是26天
勞動法規定的工作天數通常是按照26天來計算的。1、根據勞動法,每月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4小時,且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時間,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2、月工資的計算應包含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以及加班加點工資等,其中基本工資是根據月工作天數乘以日工資來確定的。3、如果一個月有30天或31天,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按照實際天數來計算工資。4、如果採用26天工作制,但在31天的月份中,員工仍需獲得基本工資以及相應的加班工資。5、在實際操作中,工資通常是根據員工的實際出勤天數來計算的。6、二月份的工資計算有特定的公式,不直接按照實際天數來確定。7、如果一個月有4天休息,員工如果沒有請假或加班,工資會按照26天來計算。
勞動法的工資計算標准如下:1、根據《勞動法》,用人單位應按月支付勞動者工資,計時工資的勞動者工資可以按小時或日計算,但最終需轉換為月工資支付。2、用人單位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設定一個月的工作日天數,如22天、21.75天或26天,以便於計算每日平均工資。3、26天作為工資計算基數並非法律強制規定,而是某些單位為簡化計算而採用的一種方式。4、勞動法規定了正常工作時間和加班工資的支付標准,即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4小時,超出部分應支付加班工資。
綜上所述,勞動法規定了每月工作時間、休息日和每日工作時間的限制,工資計算應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根據實際天數或協商一致計算工資,而26天作為工資計算基數是為了簡化計算。同時,勞動法還規定了正常工作時間和加班工資的支付。
⑷ 勞動法有規定超過三十天以上的事假單位可以扣掉一個月的工資嗎
勞動法並沒有規定超過三十天以上的事假單位可以扣掉一個月的工資。
勞動法沒有規定限制事假的期限,通常事假規定是由用人單位自行制定,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要求,並經批准、公示後可以實施。
根據各地出台的《工資支付條例》中的規定,勞動者請事假,未提供事實勞動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勞動者工資。也就是說請事假沒有上班的時間,用人單位是沒有義務支付任何工資的。另外,用人單位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可以查看一下單位有無相關的工資支付制度。
(4)勞動法中的30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