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程序的合法內容

行政法程序的合法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1-12 03:50:06

A. 簡述行政法中的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機關必須遵守和執行法律,一切行政活動都要以法律為依據,嚴格遵守法律的有關規定,不得享有法外的特權,超越其許可權的行為無效,違反法律導致相應的後果,一切行政違法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要求如下: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行政法程序的合法內容擴展閱讀

1、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行政法治原則包括下四個方面:

(1)行政機關非有法律根據,不得使人民負擔義務,或侵害其權利;

(2)行政機關非有法律根據,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所應負擔的義務,或為特定人設定權利

(3)法律賦予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時,其裁量的界限,仍受法律的限制;

(4)行政權的運用不得和法律相抵觸等。行政法治原則是行政法產生的基礎,也是行政機關全部活動所應遵循的准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合法性原則、網路—行政法治原則

B. 結合案例說明行政法中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有哪些

行政行為抄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

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4、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所謂程序是指行政行為的實施所要經過的步驟、方式、順序以及時限。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違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種行為。

C.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包括( )。 A. 主體合法 B. 內容合法 C. 許可權合法 D. 程序合法 多選擇

選ABCD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是指行政行為合法成立生效所應具備的基本要素。或者說是應當符合的條件。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行政行為的主體應當合法。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所謂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1.行政機關合法
2.人員合法
3.委託合法
(二)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是指行政行為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許可權規則。行政職權的限製表現在幾個方面:行政事項管轄權的限制、 行政地域管理權的限制、時間管轄權的限制、手段上的限制、 程度上的限制、條件上的限制、委託許可權的限制。
(三)行政行為內容應當合法、適當。這是行政行為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政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包括幾項要求: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法定幅度、范圍;行政行為的內容必須明確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必須適當;行政行為必須公正、合理。
(四)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所謂程序,是指行政行為的實施所要經過的步驟。程序是行政行為的基本要素,因為任何行政行為的實施都要經過一定的程序表現出來,沒有脫離行政程序而存在的行政行為。

D. 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1、行抄為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個人。2、行為主體有憑借國家行政權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3、行為主體在客觀上有行使行政職權或履行職責的行為。4、功能要件,即行為主體實施的行為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E. 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包括哪些內容

1、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

所謂主體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能夠成為行政主體的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並且該行政主體應當是依法設置的行政機關或是依法被授予行政職權的組織。

2、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內容合法要求:行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有充分的事實根據。行為有明確的依據,正確適用了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行為必須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4、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程序是實施行政行為所經過的步驟、時限方式等。任何行政行為均須通過一定的程序表現出來,沒有脫離程序的行政行為。行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響著行政行為實體的合法性。

(5)行政法程序的合法內容擴展閱讀:

行政行為的分類:

一、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1、抽象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針對不特定行政管理對象實施的行政行為;

2、具體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針對特定對象實施的行政行為。

二、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1、羈束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依嚴格法律規范實施的行政行為;

2、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依法自由裁量實施的行政行為。

三、依職權行政行為與應請求行政行為:

1、依職權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直接依法定職權實施的行政行為;

2、應請求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在相對人提出申請後依法實施的行為。

四、附款行政行為與無附款行政行為:

1、附款行政行為指主體實施的附有一定條件限制的行政行為;

2、無附款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實施的不附條件的行政行為。

五、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特定形式

1、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具備某種方式或形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2、法律沒有明確行政行為的具體形式,行政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作出各種形式的行政行為。

六、授益行政行為與不利行政行為

1、是指設定或確認權益,或者減免義務的行為。

2、是指設定或確認權益,或者限制,剝奪或拒絕確認權益的行為。

F. 試述行政法合法原則的主要內容

行政合法性原則,又稱依法行政原則或行政法治原則。就是說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一切行政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任何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不得享有法外特權,越權行為是無效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應導致相應的法律後果,一切行政違法主體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
行政合法性原則具體要求: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G. 請問:程序合法和實體合法具體包括那些內容

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實體法是規內定和確認權利容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拓展:稅收程序法是稅收實體法的對稱。指以國家稅收活動中所發生的程序關系為調整對象的稅法,是規定國家征稅權行使程序和納稅人納稅義務履行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稅收確定程序、稅收徵收程序、稅收檢查程序和稅務爭議的解決程序。稅收程序法是指如何具體實施稅法的規定,是稅法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即屬於稅收程序法。

H.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容包括什麼

主要有下列五點:

1、行政機關的行政職權由法律設定並依法授予。

一切行政行為以行政職權為基礎,無職權便無行政。然而行政職權必須合法產生,或由法律、法規設定,或由國務院或者其他上級行政機關依法授予;

2、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必須依照和遵守法律、法規等法律規范。

它要求每一個行政機關既要依法管理行政相對人,又應在其他行政機關的管理中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行政機關不得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

3、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無效。

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必須合法,違法的行政行為不具有法律效力,無論是實體上的違法,還是程序上的違法,都使行政行為歸於無效;

4、行政機關必須對違法的行政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是違法必究精神的體現;

5、行政機關的一切行政行為必須接受人大監督、行政監督和司法監督。

任何行政行為必須受到監督和救濟,否則任何責任都是空談。無救濟便無權利,無監督便無行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同級人民政府行使職權的監督制度、行政復議制度以及行政訴訟制度等,都是這一內容的體現。

(8)行政法程序的合法內容擴展閱讀

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區別:

一、要求不同:

【行政合法性原則】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理性原則】

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凡有悖於法律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行為。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行政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或追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活動時必須出於公心,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方。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應符合事情的常規或規律。

二、地位不同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首要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擴展與延伸。

I. 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包括哪些

1、行為復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制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個人。2、行為主體有憑借國家行政權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3、行為主體在客觀上有行使行政職權或履行職責的行為。4、功能要件,即行為主體實施的行為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熱點內容
二建考試法規 發布:2025-10-06 20:55:30 瀏覽:772
201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6 20:37:55 瀏覽:604
法官2 發布:2025-10-06 20:11:55 瀏覽:743
溧水區司法局官網 發布:2025-10-06 19:54:00 瀏覽:976
B站法學博主 發布:2025-10-06 19:44:30 瀏覽:555
格雷兄弟律師 發布:2025-10-06 19:43:43 瀏覽:625
環境保護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06 19:41:28 瀏覽:953
局六五普法規劃 發布:2025-10-06 19:34:55 瀏覽:313
合同法調整的合同種類 發布:2025-10-06 19:11:43 瀏覽:838
中國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二十一條 發布:2025-10-06 19:11:42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