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
⑴ 行政執法的主體通常是
行政執法的實施主體通常是國家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這種執法行為涉及行政主體按照法定程序,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從而直接影響相關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行政執法不僅確保了行政法規的有效性,還體現在對特定人和特定事件採取的具體行政行動上。
2019年1月3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該文件對行政執法的公示、記錄、法制審核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旨在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行政執法的定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行政執法是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採取的具體行政行為。這種行為強調行政效率和便捷性,遵循特定的行政程序。
其次,行政執法是行政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僅包括直接執行法律,也包括直接執行法規、規章,其目的在於通過行政執法活動解決社會問題,調整社會關系,從而實現法律的規范作用。
最後,行政執法屬於具體行政行為的范疇。它的對象是特定的,其法律效力僅限於相關的人和事件,不具有普遍性。
⑵ 行政主體在行政訴訟中是否享有起訴權和反訴權為什麼
行政訴訟是為行政相對人提供的因行政違法行為導致損害的救濟途徑,起訴權只有行政相對人有,行政主體沒有起訴權和反訴權。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第四十一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行政執法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具體說來,那些行政機關、機構、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我們把它分為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與個人三類來分析:
1. 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a.國務院;
b.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c.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構
d.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機構
e.授權的內設機構,原則上內設機構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些內設機構經過法律法規特別授權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職權,考試中常見的有專利評審委員會,它是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工商局的內設機構,公安部下屬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邊防局是公安部的內設機構。
f.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
除了以上的六類,其他的國務院辦公機構、辦事機構、未經授權的內設機構、未經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這是中央機關與機構,地方機關與機構也分為六類:
a.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縣級到省級人民政府。
b.縣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這里與中央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是一樣的,基本上中央有什麼部門,地方也有什麼部門,這里要注意的是定語,必須是縣級以上,鄉鎮人民政府是沒有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沒有工作部門。
c.各種派出機關,具有準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區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區公所及縣級政府或市轄區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辦事處。
d.中央機關或機構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
e.授權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稅務所,
f.一定條件下的綜合執法機構,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和組建的綜合執法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