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食品安全方面行政法

食品安全方面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5-07-20 20:37:24

⑴ 新食品安全法規定賠償有標准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

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1)食品安全方面行政法擴展閱讀:

案例:超市因食品不符安全標准被判十倍賠償

2013年10月9日,崔某在某超市購買了某品牌麻油67瓶以贈送親友,貨款總計850.90元。回家食用後,崔某察覺口感異常,後經查閱發現其購買的食品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並隨即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

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13年11月6日立案調查,並於2014年2月14日告知崔某:經過調查,涉案超市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麻油一事情況屬實,該局已經依據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85.60元,並處罰款人民幣2000元的處罰決定。

隨後,崔某將該超市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超市退還貨款850.90元,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8509元。

超市方辯稱,超市是通過合法途徑采購涉案商品,且對涉案商品進行了資質審查,已充分盡到了食品經營者的義務。超市認為,崔某列舉的問題只是產品標簽瑕疵,系生產商的過錯。

涉案商品並未對崔某造成實質損害,其不屬於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情形,故不應承擔十倍賠償責任。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該超市銷售的涉案產品標簽標注的執行標准GB/T8233-2008並不存在,且該產品未按麻油國家標准在其標簽上標注產品質量等級及芝麻產地。另外,該產品還虛假標注質量安全、信譽保障綠色放心產品企業等榮譽稱號。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包括了對與食品安全、營養有關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的要求。涉案超市作為專業的超市經營者應當對所進貨物進行嚴格地檢查驗收,對於其銷售的食品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准應盡到必要的審查義務。

涉訴麻油的包裝標簽存在多個問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超市理應知曉,但其仍進行銷售,屬於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原告作為消費者要求銷售者退還貨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合法有據,應予支持,故判決超市退還崔某貨款850.90元,並支付崔某價款十倍賠償金8509元。

該超市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蘇州中院。近日,蘇州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⑵ 新食品安全法到底賠償多少倍

新食品安全法實行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的基礎上。

又增設了消費者可以要求支付損失3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

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

⑶ 食品安全法屬於什麼類型的法律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發布的《中國的法制建設》白皮書附錄文件,中國現行有效法律分類目錄之規定《食品衛生法》屬於行政法范疇

⑷ 魚檢測不合格處罰依據

法律分析:處罰依據是食品安全法、行政法和刑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

(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⑸ 點外賣食品變質怎麼要求賠償

法律分析:在超市買到沒到保質期的變質食品可以要求賠償,但是十倍賠償不適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並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經營上述食品;

(二)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三)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其製品;

(四)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五)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六)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

明知從事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葯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外,可以由公安機關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拘留。

熱點內容
民法龍衛球 發布:2025-07-21 01:58:00 瀏覽:185
勞動合同法選擇題解析 發布:2025-07-21 01:47:50 瀏覽:466
我的依法治國夢 發布:2025-07-21 01:39:54 瀏覽:393
人事檔案是否屬於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2025-07-21 01:39:19 瀏覽:753
北京理工大學法律碩士2020錄取名單 發布:2025-07-21 01:35:03 瀏覽:378
論語下道德 發布:2025-07-21 01:24:00 瀏覽:351
法院牌買車 發布:2025-07-21 01:23:15 瀏覽:626
黨課兩准則四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9:37 瀏覽:357
CF條例 發布:2025-07-21 01:05:25 瀏覽:754
淺談婦女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7-21 01:04:20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