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勞動法試用期
Ⅰ 新《勞動法》中對「試用期」的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對於不同長度的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期限也有所不同。具體來說,如果勞動合同期限在三個月到一年之間,試用期不能超過一個月;如果勞動合同期限從一年到三年,試用期不能超過兩個月;而對於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能超過六個月。
此外,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這意味著,在一次勞動合同結束後,即使再次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仍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就不能再約定新的試用期。這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避免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勞動合同法也做出了明確規定。例如,如果勞動合同的期限不滿三個月,或者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則不得約定試用期。這是因為短期合同或任務型合同往往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來評估員工的能力,因此不需要試用期。
值得一提的是,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如果勞動合同中僅約定了試用期,而未提及具體的勞動合同期限,那麼這個期限將被視為整個勞動合同期限,而非試用期。這一規定有助於防止用人單位通過縮短試用期來規避法律規定的最低合同期限。
綜上所述,新《勞動法》對試用期的期限有著嚴格的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促進公平公正的勞動關系。
Ⅱ 勞動法關於試用期有什麼規定啊
根據2008年最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用人單位僅能與勞動者約定一次試用期。
值得注意的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這表明試用期的設定是有明確限制的,以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之內,這是法律明確的規定。在試用期內,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工作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同時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這些規定旨在確保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獲得合理的薪酬。
此外,如果勞動合同被提前解除,試用期的計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勞動者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用人單位有權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但需提供相關證據。而如果勞動者提前解除合同,則需根據合同約定承擔相應的責任。
總之,試用期的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確保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也為雙方提供一個互相了解和適應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