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試述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試述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7-26 20:29:03

⑴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

法律分析
包括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和失效時間。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如果法律無特別規定,一般自法律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民事訴訟法的失效時間,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明示失效,即法律明文規定法律失效的時間;二是默示失效,即舊法被新法取代或者舊法與新法內容沖突而自動失效。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發生作用的時間以及民事訴訟法對其頒布前的行為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在民事訴訟法實施後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因而民事訴訟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民事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對哪些人適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⑵ 民事訴訟法的地域效力是什麼

一、 民事訴訟法 的效力、民事訴訟法的地域效力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對事、對人在什麼時間和空間適用和發生作用。正確理解民事訴訟法的效力,是實現民事訴訟法的任務的前提。 (一)對事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對事的效力,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審理的民事案件的范圍,即哪些案件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審理,解決人民法院的主管問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條和其他有關法律、 法規 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審理的案件有兩大類:一是平等主體之間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的爭議,如民法、 婚姻法勞動法合同法 等調整的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發生的爭議;二是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其他案件,如選民資格案件。 (二)對人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適用於哪些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條規定的精神,凡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 訴訟 的當事人,都應當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訴訟活動。具體說,這些人包括: (1)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以及外國企業和組織; (3)不在我國境內居住但要求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以及外國企業和組織; (4)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但根據國際慣例和我國有關規定其民事案件應受我國法院 管轄 的外國人。 (三)空間效力 民事訴訟法的空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適用空間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條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生效的空間范圍,是整個中國領域,包括中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以及領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四)時問效力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的效力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為1991年4月9日。民事訴訟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就是說,民事訴訟法生效後,不論是審理民事訴訟法生效前受理的案件,還是審理民事訴訟法生效後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都應適用新生效的民事訴訟法。 二、民事訴訟法中 證據 的種類和效力 1、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所記錄或表示的,以證明待證事實的文書。比如合同、書信、文件、票據等。書證是民事訴訟中普遍並大量應用的一種證據。 2、物證。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徵、質量等說明待證事實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比如,質量不合格的傢具、被汽車撞壞的自行車等。 3、視聽資料。是指用錄音、錄像的方法記錄下來的有關案件事實的材料。比如,用錄音機錄制的當事人的談話,用攝像機拍攝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動,用電子計算機儲存的數據和資料等。視聽資料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證據領域的。 4、 證人 證言。是指證人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對案件事實的陳述。證人所作的陳述,既可以是親自聽到、看到的,也可以是從其他人、其他地方間接得知的。 由於 民事糾紛 的產生和變化總會被某些人直接或間接地了解,所以,證人證言在民事訴訟中被廣泛應用。人民法院認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綜合分析作出判斷。 5、當事人陳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關於案件事實和證明這些事實情況的陳述。由於民事糾紛是在當事人之間進行的,所以,他們最了解爭議的事實。對於人民法院來說,當事人的陳述是查明案件事實的重要線索,應當給予重視。但是,雙方當事人在案件中處於對立地位,他們之間存在利害沖突,他們可能會誇大,縮小甚至歪曲事實。所以,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的陳述應當客觀地對待,注意其是否有片面和虛假的成分。既不可盲目輕信,也不能忽視其作用。只有把當事人的陳述和該案的其他證據結合起來,綜合研究審查,才能確定其是否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6、鑒定結論。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專門機關對民事案件中出現的專門性問題,通過技術鑒定作出的結論。比如,醫學鑒定、指紋鑒定,產品質量鑒定、文書鑒定、會計鑒定等乙由於鑒定結論是運用專業知識所作出的鑒別和判斷,所以,具有科學性和較強的證明力,往往成為審查和鑒別其他證據的重要手段。 7、勘驗筆錄。是指人民法院對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現場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證,就地進行分析、檢驗、勘查後作出的記錄。勘驗筆錄是客觀事物的書面反映,是保全原始證據的一種證據形式。比如,一些相鄰關系糾紛、房屋產權糾紛、 農村宅基地 界址糾紛等,往往需要審判人員對現場情況親自了解,將勘驗情況製成筆錄。 以上七種證據,確切地說它們只是證據的來源。人民法院必須審查這些證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同時,也應當對各種證據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它們與待證事實的關系進行審查。只有經過人民法院認真、細致地調查和分析,查證屬實後,以上證據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上所述,關於 民事訴訟法的地域效力 ,它主要是體現在對事的效力、對人的效力、空間效力以及時間的效力上。另外,民事訴訟法中證據的種類主要是有七種,我們在進行審判案件之前,一定要審查證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再進行使用,希望上面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⑶ 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法律分析:1、對人的效力:我國的民事訴訟法適用於所有在我國領域進行民事訴訟的人。

2、對事的效力:

(一)《民法典》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

(二)由《民法典》調整的婚姻關系、繼承關系、收養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

(三)由《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

(四)由《民法典》調整的合同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

(五)由《勞動法》調整的部分勞動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

(六)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解決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別程序和非訟案件。

3、只要在我國的領域,並涉及觸犯法律的案件,並且是在1991年4月9日之後,都可以適用於民事訴訟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⑷ 民事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怎樣的

一、 民事訴訟法 對人的效力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對哪些人適用。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條的規定,我國的民事訴訟法適用於所有在我國領域進行民事 訴訟 的人。具體包括下列幾類人: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 (三)雖然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但申請在我國法院進行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 二、對事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對事的效力,又稱為民事訴訟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條的規定,民事訴訟法對事的效力主要包括: (一)由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所有關系和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如物權、債權等;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包括了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和身份權,如姓名權、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等。 (二)由 婚姻法 、 繼承法 、 收養法 調整的婚姻關系、 繼承 關系、 收養 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如 離婚 案件、 撫養 或 贍養 案件、繼承案件等。 (三)由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這主要指經濟關系中屬於民事性質的案件。如因損害消費者權益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引起損害賠償案件等。 (四)由 合同法 調整的合同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如 購銷合同 糾紛案件、建築 工程承包合同 糾紛案件等。 (五)由 勞動法 調整的部分 勞動關系 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勞動關系就其性質而言,並非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但我國民事訴訟法把 勞動爭議 案件納入了其調整范圍,這類案件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 辭職 、自動離職發生的糾紛;因履行 勞動合同 發生的爭議案件等。但對勞動爭議案件法律規定了「先裁後審」的制度,即對勞動爭議必須先由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六)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解決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別程序和非訟案件。如選民資格案、宣告公民失蹤、宣告公民死亡、認定公民為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財產無主、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等。 三、時間效力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發生作用的時間,以及民事訴訟法對其頒布前的行為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自1991年4月9日起生效。同時,1991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學習宣傳貫徹民事訴訟法的通知》中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實施後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因而民事訴訟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四、空間效力 民事訴訟法的空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生效的領域。我國民事訴訟法在我國領域內生效。我國領域包括我國的領土、領空、領海以及領土的延伸范圍。 民事案件的處理需要當事人和審判人員的相互協作,若是當事人不將事實加以說明的,對自己和別人都是沒有幫助的。在審判結果下來的時候,也要自覺尊重結果,並且按照規定實施。民事訴訟案件在處理的過程中同樣也離不開人、時間、空間以及事件。

熱點內容
律師免證權 發布:2025-07-27 06:28:51 瀏覽:776
2005年婚姻法結婚年齡 發布:2025-07-27 06:28:43 瀏覽:662
男人謊報年齡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27 06:28:41 瀏覽:686
法學網論壇 發布:2025-07-27 06:28:40 瀏覽:595
用美國小孩的方法學英文mp3 發布:2025-07-27 06:22:30 瀏覽:210
離職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7 06:21:00 瀏覽:125
法院宣傳工作會議 發布:2025-07-27 06:11:47 瀏覽:158
太原小店律師 發布:2025-07-27 06:10:56 瀏覽:678
司法改革的目標 發布:2025-07-27 06:07:56 瀏覽:704
聘請法律顧問提供保障 發布:2025-07-27 06:07:15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