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勞動法關於工資
一、勞動法對拖欠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對拖欠工資的規定包括以下幾點:
1、僱主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勞動者本人工資;
2、僱主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工資支付應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每月按時足額支付,無正當理由不得扣發工資。
二、公司詐騙的處罰標准
公司詐騙的處罰標准如下:
1、詐騙公私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三、勞動法中關於拖欠工資的定義
勞動法規定,工資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工資支付應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每月按時足額支付,無正當理由不得扣發工資。
四、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因素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綜合參考以下因素:
1、勞動者本人及其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2、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3、勞動生產率;
4、就業狀況;
5、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五、勞動法中關於工資支付的規定
根據勞動法,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六、勞動法中關於拖欠工資的界定
1、全日制用工的工資每月應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具體支付時間由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規定,未按時支付的即為拖欠。
2、非全日制用工(小時工)的工資支付周期不得超過15天,具體支付時間由雙方協商確定,未按時支付的即為拖欠。
七、拖欠工資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2、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
4、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法律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Ⅱ 勞動法新規2024年拖欠工資會怎麼處罰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會被加倍賠償勞動者、被人社部門列入黑名單、吊銷營業執照、判刑等。工資一般到時按月發放,用人單位不能找各種違法的理由拖欠工資,勞動者遇到拖欠工資的侵權行為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一、勞動法新規拖欠工資會怎麼處罰?
單位拖欠工資將會有這四大處罰:
1、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處罰
勞動部門可以責令其限期支付工資,如果逾期不支付,即會責令公司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員工加付賠償金。
2、接受人社部門的處罰
對無故拖欠數額大、時間長、性質惡劣的公司,按照有關規定,通過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省社會信用體系向社會公布,並記入相關「黑名單」。
3、接受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處罰
對拖欠、未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以及逾期拒不支付的建築施工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依法停止其投標資格、清出建築市場等,並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4.接受刑事處罰
公司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員工工資,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員工工資,數額較大,經有關機關監督後仍不肯支付工資的,即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構成該罪的,具體要接受以下處罰:
1、將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造成嚴重後果的,會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公司老闆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將會根據具體情況接受以上的處罰。
二、工資多久不發算拖欠工資?
工資應當按月發放,因此當用人單位超過30天還未結算工資的,即為無故拖欠工資。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了服務,用人單位就的支付給勞動者相應的報酬,一般工資待遇在勞動合同中都應該體現,如果用人單位違約沒有按照合同約定來執行,那麼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的勞動總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來維權。
Ⅲ 勞動法工資發放時間規定及違法
一、《勞動法》關於工資發放時間
1、《勞動法》第50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7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二、工資概念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如月薪酬、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但依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
1) 社會保險費;
2) 勞動保護費;
3) 福利費;
4) 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
5) 計劃生育費用;
6) 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三、什麼是工資制度
工資制度是指與工資決定和工資分配相關的一系列原則、標准和方法。它包括工資原則、工資水平、工資形式、工資等級、工資標准、工資發放等內容。
四、加班工資報酬怎麼算
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單位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年休假天數少於應休天數的,應在本年內對職工未休的天數,按日工資收入3倍支付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的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五、違法拖欠工資的處理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條規定:「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Ⅳ 最新《勞動法》關於工資拖欠的規定
對於拖欠工資問題,勞動者可採取以下措施解決:
1.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用人單位若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未足額發放薪酬,勞動者可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尋求合法處理。
2.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糾紛中,若雙方無法協商或協商無果且未履行和解協議,均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
如對仲裁結果不滿,還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3.法院起訴。
如持有欠條,可攜帶相關證件、材料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欠款。
若用人單位仍拒不支付,勞動者可在判決書規定期限屆滿後兩年內申請強制執行。
4.申請支付令。
如用人單位拖欠或未足額發放薪酬,勞動者可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請求法院發布支付指令。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Ⅳ 浙江勞動法新規定關於病假薪資怎麼樣
根據浙江的薪資標准規定,病假期間的薪資標准需要根據工齡來進行計算,工齡不足十年的,病假期間的薪資標準是在基本薪資的百分之七十,而如果工齡在三十年以上的,病假期間的薪資標准則按照百分之95發放。 《最新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
第四條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內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二)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給;
(三)連續工齡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給;
(四)連續工齡滿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95%發給。
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上浮5%。經濟效益差,難以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經本企業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可以適當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各個檔次標準的5%。如情況特殊超過5%的,應報所在區縣(自治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
第五條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給;
(二)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5%發給;
(三)連續工齡滿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第六條原系全國勞動模範、省(部)級勞動模範以及部隊軍以上單位曾授予戰斗英雄或曾榮立一等功並一直保持其榮譽的職工,在病假期間,工資照發。
第七條職工患病,在醫療期內停工治療期間,每月領取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第八條職工患病,醫療期滿或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恢復工作的,經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按有關規定作退休、退職或一次性處理;屬於大部分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醫療期滿後,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有關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第九條凡弄虛作假,開假證明病休的,一經查實,按曠工處理。
第十條本規定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相關政策:
《關於轉發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浙勞險〔1995〕231號》
《浙江省企業工資支付管理辦法》
勞動法統一的病假期間的薪資標准只有一個大概的規定,而根據每個地方的具體實施標准,也是有所不一樣的,比如浙江的病假期間的薪資標準是需要根據工齡來進行計算的,工齡越長,扣除的工資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