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解釋425條
㈠ 基層法院強制執行的標的是多少
執行標的簡單的說是指您要的錢的數額。執行標的就是您想從對方讓法院執行局要回多少錢。
執行是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運用國家強制力量,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強制負有義務的當事人完成義務的行為。因此,執行程序是人民法院執行人員完成任務和申請執行人(以下稱債權人)、被申請執行人(以下稱債務人)進行活動時必須遵守的法律規定,是民事訴訟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保證生效法律文書得以實現的程序〔6〕(p.423~425)。 在執行程序中存在著人民法院與債權人之間、人民法院與債務人之間、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以及人民法院與其他協助執行的人員之間等多方面的法律關系。這種執行中的法律關系稱為執行法律關系。在執行法律關系中,其主體是依照執行法律規范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並能夠引起執行程序發生、發展或終結的組織和個人。它不僅包括在執行程序中起主導作用的人民法院,而且還包括執行當事人及參加執行任務的其他參與人。由於執行主體的多樣性,其執行客體也不盡相同,一是人民法院的執行機構與執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即由債務人所有,並用於履行義務的物或權利,可稱之為主客體;二是人民法院的執行機構與其他參與人之間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即協助完成執行任務的行為,可稱之為次客體。設立執行程序的根本目的在於實現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內容。因此,執行標的就是人民法院的執行機構與執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目標,是由債務人所有並用於履行義務的物或權利。
㈡ 一個月復習過得了司考嗎
萬國法考建議有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備戰法考,可以就以下兩個階段進行系統的復習備考。
第一階段:強化階段(4個月時間)
在強化階段,建議考生聽網課、看講義,邊看邊按自己的習慣做好筆記,筆記突出重點,老師講的些案例學說可以在講義的空白處直接補充,便於定位以及後續復習的開展,遇見很難的覺得自己要多記幾遍的知識點可以加以重點標識。
考生一定要注意整理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在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考生在學完每個專題後進行分類習題的練習,如果時間緊張也一定要重視講義中自帶的習題,透徹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
第二階段;沖刺階段(2個月時間)
在沖刺階段,建議考生仔細閱讀、整理自己記過筆記的講義,在強化階段的基礎上建議再聽一遍課程、看兩遍講義,知識點就能比較清楚的理解掌握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充沛的精力還可以跟聽沖刺階段的音頻或者看相關視頻,看沖刺階段的講義。
強化訓練,做歷年真題,對每一題的答案進行詳細分析,正確的選項要理解正確的依據,錯誤的選項要掌握錯誤的理由,同時對於自己做錯的題目和選項要進行重點標注,方便後續查看。學科復習順序:刑法一民法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刑事訴訟法一民事訴訟法一商經法一理論法學一一三國法。
法考由於考查科目多、難度較大,建議考生越早復習越好,盡量能夠保證不少於六個月的復習周期。
㈢ 知識產權案例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