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指導案例77

行政法指導案例77

發布時間: 2025-08-01 08:30:53

① 如何學好法律的基礎知識呢

學好法律基礎知識需要系統的方法和持續的積累,以下是一份分步驟的實用指南,幫助你高效入門並建立扎實的法律基礎:

一、建立法律思維框架

1. 理解法律體系的層級結構

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案例法體系(如英美)與成文法體系(如中國)的區別

建議繪制我國法律體系樹狀圖,標注《民法典》《刑法》等核心法律位置

2. 掌握基礎分類邏輯

實體法(如《刑法》)與程序法(如《刑事訴訟法》)

公法(憲法、行政法)與私法(民法、商法

製作分類對比表格,標注各類法律典型特徵

二、高效學習方法論

1. 概念拆解三步法

定義(如"法人"的法定概念)

構成要件(法人成立的四個條件)

典型案例應用(對比有限責任公司與合夥企業)

2. 法條研讀技巧

"但書條款"識別(法律條文中"但是"後的例外規定)

立法目的追溯(查閱法規第一條的立法宗旨)

推薦使用《法律釋義》系列叢書輔助理解

三、精讀核心法律文本

1. 《民法典》重點突破

每日精讀10條,重點標註: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節點(8/16/18周歲)

合同成立要件(要約與承諾)

侵權責任構成要件

2. 刑法總則深度學習

製作犯罪構成要件思維導圖:

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

重點掌握14-16周歲刑事責任年齡規定

四、案例研習實操訓練

1.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

每周精研1個指導案例(官網可查)

按"爭議焦點→裁判要旨→法條引用"做筆記

推薦《中國法院年度案例》系列

2. 模擬法庭實踐

組織3人小組分角色演練:

原告/被告→梳理請求權基礎

法官→製作審理提綱

五、工具與資源優化

1. 法律資料庫使用

北大法寶/威科先行檢索技巧:

關鍵片語合搜索(如"善意取得+動產")

法條沿革對比功能使用

2. 可視化學習工具

使用Xmind製作法律關系圖

時間軸工具梳理訴訟時效

推薦"法律家"APP的法規匯編功能

六、持續提升路徑

1. 學術能力培養

定期閱讀《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摘要

關注立法動態(如國務院行政法規徵求意見)

2. 實務技能積累

法律文書寫作訓練(起訴狀/答辯狀格式)

參與法律援助值班(高校法律診所項目)

七、避坑指南

1. 常見認知誤區

避免"法律萬能論"(如道德調整范疇問題)

區分"法學理論"與"實務操作"差異

2. 學習質量檢測

每月自測:能否用生活案例解釋10個基礎概念

建立錯題本:記錄易混淆概念(如"抵押"與"質押")

建議學習周期安排:

```mermaid

gantt

title 法律基礎學習3個月計劃

dateFormat YYYY-MM-DD

section 基礎階段

法律體系構建 :a1, 2023-10-01, 15d

民法總則掌握 :a2, after a1, 20d

section 提升階段

刑法總則+合同編 :2023-11-01, 25d

訴訟程序學習 :2023-11-26, 15d

section 應用階段

案例研習 :2023-12-10, 20d

```

堅持每天2小時系統學習,配合周末案例實踐,3個月可建立完整的法律知識框架。關鍵要注重法律邏輯訓練而非簡單記憶,建議隨身攜帶法律筆記本隨時記錄實務疑問。

②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都是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兩個方面:

1.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律,即「依法行政」。行政機關違反法律作出的規定和決定,不能取得法律效力。行政機關不積極執行和實施法律規定的義務,就將構成不作為違法。

2.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即「無法律無行政」。沒有法律根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義務的決定。否則,就將構成行政違法。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是指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其核心含義,是行政裁量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決定的武斷專橫和隨意。它要求行政行為符合法律的目的,具有合理的動機,考慮相關因素,符合正當程序和最一般的法律正義要求。

行政合理性涉及到行政裁量權。行政裁量權包括三個方面:種類裁量權、幅度裁量權、程度裁量權。

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之間的關系:合法行政原則與合理行政原則都是行政行為應當同時遵循的原則。從廣義上講,合理行政原則也屬於合法行政原則。我們只是在合法行政原則的基礎上探討合理行政原則,也就是說,行政行為應當首先要合法,然後再合理。所以,行政機關的行為包括三種狀況:(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不存在「合理、不合法」的狀況。

例1:某市為加強道路交通管理,規范日益混亂的交通秩序,決定出台一項新舉措,由交通管理部門向市民發布通告,凡自行攝錄下機動車輛違章行駛、停放的照片、錄像資料,送經交通管理部門確認後,被採用並在當地電視台播出的,一律獎勵人民幣200元—300元。此舉使許多市民踴躍參與,積極舉報違章車輛,當地的交通秩序一時間明顯好轉,市民滿意。新聞報道後,省內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來取經、學習。但與此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違章駕車者去往不願被別人知道的地方,電視台將車輛及背景播出後,引起家庭關系、同事關系緊張,甚至影響了當事人此後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車人以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把電視台、交管部門告上法庭的;有違章司機被單位開除,認為是交管部門超范圍行使權力引起的;有搶拍者被違章車輛故意撞傷後,向交管部門索賠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駕車人索要高額「保密費」的,等等。報刊將上述新聞披露後,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舉措引起了社會不同看法和較大爭議。

問題:請談談你對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認識。(注意:不能僅就此舉引發的一些問題、個案談具體適用法律的意見)

講解:本題考點是合法行政與合理行政的關系。本案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市」為廣州市。廣州市出台的治理交通秩序的新舉措,是一個抽象行政行為,內容是懸賞舉報。據此,廣州市交通管理部門對舉報交通違章者進行獎勵,對交通違章者進行處罰和曝光。這就涉及到廣州市治理交通秩序新舉措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問題。

但是,本題沒有標准答案,因為缺少合法性判斷的條件。交通新舉措是否合乎上位法的規定,題目中並沒有予以說明。所以,考生可以自己作出判斷。合理性問題同樣需要考生的衡量,因為題目中列舉了交通新舉措的利與弊。如果認為利大於弊,則是合理的,反之則是不合理。所以答案有三種可能性:(1)合法、合理;(2)合法、不合理;(3)不合法、不合理,這些都屬於正確答案。但是,不存在合理但不合法的情形,因為只有對合法行為,我們才討論其合理性問題。

(三)程序正當原則

1.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2.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和決定,尤其是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決定,應當聽取公民的意見。

3.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履行職責,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四)高效便民原則

1.行政效率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

2.便利當事人原則。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的程序負擔,是行政侵權行為。

(五)誠實守信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

2.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要對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權責一致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2.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據報道,在城市建設中,有的政府部門發出有關土地使用的許可證照後,因法律、法規、規章的修改、廢止,或城市規劃修改等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了公共利益而撤回已生效的許可。也曾有個別地方的政府部門在頒發土地使用證照過程中確有審查不嚴的問題,為彌補過錯過失而以公共利益需要為由收回已生效的許可;或為了以更高價位將土地出讓給他人,而以公共利益需要為由收回已生效的許可。

③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熱點內容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
會簽名卻只蓋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690
商法的程序 發布:2025-08-11 17:56:15 瀏覽:569
有沒有土方法治灰指甲 發布:2025-08-11 17:48:44 瀏覽:608
甌海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1 17:47:15 瀏覽:243
尋甸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1 17:36:59 瀏覽:12
離婚律師艷艷 發布:2025-08-11 17:36:20 瀏覽:199
個體工商戶的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1 17:35:07 瀏覽:434
上海交大法律碩士2011年分數線 發布:2025-08-11 17:34:54 瀏覽:301
法院和檢察院職權 發布:2025-08-11 17:19:17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