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有權設定的內容
1.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包括
法律分析:屬於行政法規有權設定的行政處罰有:(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2. 行政法規有權設定行政許可嗎
行政法規確有權設定行政許可,但需嚴格遵循法律劃定的界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條的定義,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基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經過依法審查,允許其進行特定活動的行為。此法條明確界定了行政許可的范疇,行政法規在設定行政許可時,必須確保其內容不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這意味著在制定行政許可時,必須與法律保持一致,確保合法性與合理性。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本質上是對法律規定的具體化,旨在細化管理、規范市場行為或確保社會公共利益。
3. 行政法規能設定哪些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能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即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這五類的行政處罰,不能夠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的人身權未經法律規定的和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違反了法律規定,同時經過法律明確規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權利才受到限制。所以行政法規不能對公民的人身權利作出限制性規定或者懲罰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