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單選題
㈠ 2020法考客觀題【民事訴訟法】-單項選擇題【4.28】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關於民事訴訟法的性質,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2011/三/35)
A.根據其調整的社會關系,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B.根據其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C.根據其規定的內容,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D.根據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標准,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參考答案
1、【考點】民事訴訟法的屬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民事訴訟法的性質,屬於純理論性的考查。
從民事訴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來看,它調整的是民事訴訟關系,是社會關系中具有自身獨立特點的一類社會關系,這決定了民事訴訟法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所以根據其調整的社會關系,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A項錯誤,不當選。
民事訴訟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屬於基本法,僅次於根本法——憲法。B項錯誤,不當選。
從民事訴訟法的內容來看,它規定的主要是程序問題,因此它屬於程序法。C項正確,當選。
根據公法與私法的標准劃分,民事訴訟法主要是調整國家機關與民事主體在解決民事糾紛過程中的關系,體現了國家的公權力,所以民事訴訟法屬於公法。注意,調整個人之間私人關系的才是私法,典型的如民法。D項錯誤,不當選。
㈡ 2020法考模擬題【民事訴訟法】訴的分類的單項選擇題(9.27)
一、單項選擇題
1.以下案件,哪一選項對訴的種類的表述是正確的?
A.王某與馬某離婚後,兒子甲由馬某撫養,王某見馬某失業不能很好地撫養甲,於是向法院請求將甲的撫養權歸自己,屬於給付之訴
B.張某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李某返還3萬元借款,李某辯稱借款已還,屬於確認之訴
C.石某起訴王某要求解除收養關系,屬於變更之訴
D.朱某起訴於某要求於某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於某對朱某提出的貨款數額有異議,屬於確認之訴
參考答案
1.【考點】訴的分類
【難度】★★
【答案】C。解析:按照當事人訴訟請求內容的不同,可以把訴分為確認之訴、給付之訴、變更之訴。確認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確認民事法律關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訴。變更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以判決改變或者消滅既存的民事法律關系的訴。給付之訴是指原告向被告主張給付請求權,並要求法院對此作出判決的訴。
王某向法院請求將甲的撫養權歸自己,是對撫養關系的變更,屬於變更之訴,而不是給付之訴。A項錯誤,不當選。
張某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李某返還3萬元借款,屬於給付之訴。李某辯稱已還借款,只是對原告請求的否認。B項錯誤,不當選。
石某起訴王某要求解除收養關系,屬於變更收養關系的變更之訴。C項正確,當選。
朱某起訴於某要求於某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貨款,是典型的給付之訴。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㈢ 西北師大函授2014級本科法學專業民事訴訟法試卷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8分)
1、民事訴訟——是指民事爭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裁判民事爭議的程序和制度。
2、合議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為奇數的審判人員組成審判庭,以人民法院的名義,具體行使民事審判權,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制度。
3、先予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後,終審判決作出之前,因為當事人一方生活或者
生產或者權利維護的迫切需要,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對方當事人向其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其他財產,實施或停止某種行為,並立即付諸執行的一種制度。
4、第二審程序——是指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的一種法律制度。
5、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債權人提出的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申請,不經過開庭就直接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如果債務人不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則該支付令就具有強制執行力的程序。 6、民事執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運用國家的強制力量,在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義務時,強制其履行義務,從而實現生效法律文書內容的一種訴訟活動。
二、單選題(每題2分,共20分)
1、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B )
A、獨任制 B、合議制 C、審判委員會 D、兩審終審制 2、下列人員不屬於迴避人員的是( D )
A、書記員 B、鑒定人 C、勘驗人 D、證人
3、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由( A )人民法院管轄。 A、原告住所地 B、被告住所地
C、被告原來的居住地 D、被告最後居住地 4、在下列選項中,( C )屬於我國法定的民事證據種類。
A、直接證據 B、間接證據 C、證人證言 D、原始證據 5、用以證明房屋修建年代的刻有修建時間的牆磚,屬( A )
A、書證 B、物證 C、既是書證也是物證 D、既非書證,也非物證
6、訴訟進行中,一方當事人死亡,人民法院應當( D )
A、裁定延期審理 B、裁定中止訴訟
C、裁定終結訴訟
D、根據具體情況,或裁定中止訴訟或裁定終結訴訟
7、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或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法院( B ) A、可以受理 B、不予受理
C、應予受理 D、視情況決定是否受理 8、調解書的生效時間是( D )
A、達成調解協議時 B、任何一方收到調解書時
C、調解書蓋上法院印章時 D、雙方當事人簽收時
9、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示催告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 B ) A、30日 B、60日 C、3個月 D、6個月 10、依照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一律實行( A ) A、一審終審 B、兩審終審 C、獨任制 D、合議制 三、簡答題(共36分)
1、應當迴避的情形有哪些。(8分)
答:(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2分)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2分)。
(3)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2分) (4)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2分)
2、屬於專屬管轄的案件有哪些。(6分) 答:(1)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2分) (2)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2分) (3)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2分)
3、民事判決與民事裁定的區別。(8分)
答:(1)處理的對象不同:民事裁定主要用於對程序問題的處理;民事判決用於對實體問題的處理。(2分)
(2)適用的階段不同:民事裁定既可在訴訟階段適用,也可在執行階段適用;判決只有在訴訟階段才能適用。(2分) (3)上訴的期間不同:不服裁定上訴期間為10天;不服判決上訴期間為15天。(2分) (4)形式不同:裁定既可用書面形式又可以用口頭的形式;判決必須以書面的形式。(2分)
4、民事訴訟中無需證明的事實有哪些。(14分) 答:(1)眾所周知的事實。(2分) (2)自然規律及定理。(2分)
(3)推定的事實。(2分)
(4)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2分) (5)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2分) (6)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2分) (7)自認的事實。(2分)
四、論述題(26分)
1、論民事訴訟的開庭審理程序。(14分)
答:(1)開庭准備。(3分)
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日期;發布開庭審理公告;書記員查點出庭人員、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宣布開庭。 (2)法庭調查。(3分)
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宣讀鑒定意見;宣讀勘驗筆錄。 (3)法庭辯論。(4分)
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4)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4分)
案件評議是在法庭辯論結束後,合議庭成員以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的內容為基礎,認定案件事實,分清是非責任,適用實體法對案件得出結論的活動。
宣告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將經過合議作出的民事判決,向當事人、訴訟參與人以及社會公開宣告的活動。
2、論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審判程序的關系。(12分)
答: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審判程序的主要聯系:
(1)兩者的最終目的相同:都是為了保護民事權益,解決民事糾紛,維護私法秩序。(2分) (2)兩者相互交叉:一方面民事審判程序所確定的權利義務,如果當事人不主動履行,最終需要通過執行程序來實現。另一方面即使在審判過程中,有時也會涉及到執行的問題。(2分) (3)兩者都屬於廣義的民事訴訟程序。(2分)
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審判程序的主要區別:
(1)兩者的直接目的不同:審判程序主要是為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爭議;執行程序是為保護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民事權利得以實現、民事義務得以履行。(2分)
(2)兩者的基礎不同:審判程序是以法院的審判權和當事人的訴權為基礎;執行程序是以國
家的民事執行權和當事人的執行申請權為基礎。(2分)
(3)兩者的適用范圍不同:對於每一個民事案件,都必須要經過審判程序;但只有當事人不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才會經過執行程序。(2分)
㈣ 2021法考模擬題【民事訴訟法】單項選擇題(11.25)
一、單項選擇題
1.吳某因借款糾紛將藍點公司訴至法院,吳某委託其在律所工作的馮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關於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若訴訟過程中,藍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則原法定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無效,本案應重新審理
B.吳某委託了訴訟代理人後,仍應出庭。若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庭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C.馮律師的許可權范圍和代理事項由被代理人吳某決定
D.如果馮律師的許可權有所變更,則吳某應書面告知藍點公司
參考答案
1.【考點】訴訟代理人
【難度】★★
【答案】C
解析:《民訴解釋》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在訴訟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的,由新的法定代表人繼續進行訴訟,並應向人民法院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法定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有效”。據此,藍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訴訟過程中進行變更的,原法定代表人進行的訴訟行為並不因新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而失效,其訴訟行為有效。A項錯誤,不當選。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之後,本人可以不出庭,但離婚案件除外。本題中,吳某與藍點公司之間的案件是借款糾紛,並非離婚案件,吳某委託了訴訟代理人後,可以不出庭。B項錯誤,不當選。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第一、二款規定,“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范圍和代理事項都應在授權委託書中記明。對申請迴避、代為接受法律文書等事項有一般授權即可,但對於承認、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提起反訴或上訴等事項,需要經過被代理人的特別授權。由此可知,委託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范圍和代理事項由被代理人決定。C項正確,當選。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據此,訴訟代理人馮律師的許可權有所變更的話,吳某應書面告知人民法院,然後由人民法院通知藍點公司。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㈤ 民事訴訟法考試分值
民事訴訟法在司法考試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分數分配如下:
在2008年的司法考試中,民事訴訟法在第三卷部分的考察非常細致。單選題部分,從第33題到第50題,總共涉及到18分。多選題部分,從第79題到第90題,分值為24分。而在不定項選擇題中,第97題到第100題的答題分數為8分。這些題目主要集中在第三卷中,展示了其在考試內容中的重要性。
此外,在第四卷的第四題中,第6問的分值大約為4分,為考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民事訴訟法的機會。第五題則更為復雜,第2問到第5問的分值約為15分,這部分內容可能涉及到了更深層次的法律規定和實踐應用。綜合起來,第四卷的這部分得分也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民事訴訟法的考試內容依據法律規定進行了多次修訂,包括1991年4月9日的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初次修正,以及2007年和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兩次修正。這些修訂確保了考試內容的與時俱進和法律適用的准確性。
總的來說,2008年民事訴訟法在司法考試中的總分值為69分,對考生來說,理解和掌握這部分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關繫到考生的考試成績和未來法律職業的准備。
(5)民事訴訟法單選題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的法律規范,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形式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的專門性法律或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廣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實質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指除了民事訴訟法典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實體法、程序法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規定。201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對民事訴訟法進行較大規模的修改。
㈥ 法考科目及分數分配
法考科目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主觀題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客觀題總分為300分,分值分布為單選題50題,每題一分,共50分;多選題35題,每題兩分,共70分;不定項選擇題15題,每題兩分,共30分。主觀題總分為180分,包含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主觀題共5道題,第一題為法治思想論述題,計38分;第二題為刑法,計36分;第三題為刑訴,計27分;第四題為民法、民訴、商法綜合,計52分;第五題為行政法和商法選做題,計27分。法考客觀題全國合格分數線為180分,主觀題全國合格分數線為108分。法考要求兩年內通過,客觀題成績在本年度和下一個考試年度內有效,主觀題成績有效期為一年。
㈦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 )人民法院執行。 選項: a、債務人所在地 b、被執行的財產所在
您好!正確答案是選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案件,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