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行政法哪個學校好
⑴ 法律碩士報考哪個學校好
北京大學法學院以其強大的實力,可能是眾多求學者夢寐以求的地方。北大和人大一樣,每學期都會舉辦許多講座,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律師來授課,非常吸引人。然而,北大法碩的學費對於廣大低收入家庭來說確實較高。除了超過4萬元的學費外,畢業論文答辯還需要額外付費,且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高。需要注意的是,報考北大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較低的學生會被安排到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其學費每年高達22000元,與本部及其他學校的收費差異很大。雖然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授課,但在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方面與本部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如果有意在南方尤其是廣州和深圳工作,選擇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國人民大學在培養法碩方面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首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人大每年的報名人數超過2500人,錄取率相對較低。自2004年起,招生規模縮減,這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雖然學費不低,但往年有約20個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分左右。人大由於宿舍緊張,不解決住宿問題,但學校會盡力找到解決方案。人大每年在大運村安排部分住宿,環境良好,方便學習和生活。人大非常重視就業工作,每年法碩畢業生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廣泛。03年就業形勢雖因非典而受影響,但人大法碩的就業情況仍不錯,優於法學總體就業情況。大多數畢業生選擇去機關工作,留在北京的比例也較高。
中國政法大學由於提供大量公費名額和地處北京,吸引了眾多學子,是該校難以考取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國內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其校友眾多,就業情況良好,學費不高,性價比相對較高。因此,中國政法大學的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但政法大學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乘坐公共汽車需要約2小時,可能會錯過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硬體設施良好,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繁華的朝陽區,靠近CBD中心。學校宿舍條件良好,還提供鳳凰衛視等電視節目。該校在涉外法律和國際貿易方面實力雄厚,是一個值得報考的選擇。
吉林大學在2003年對法碩的宣傳較多,法碩學生團結,學校對法碩的培養也較為重視。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與其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密切相關。但吉林大學的缺點也較為明顯:地理位置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較為發達,但服務業較弱;就業信息獲取有限,大部分畢業生選擇留在吉林省工作;與原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所相比,其聲譽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與吉林大學相似,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但近年來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其中有多位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教授指導實習,有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較強。但由於法律碩士仍屬於新興事物,一些任課老師對法碩存在誤解。武大整體校風自由,校園環境優美,是全國最漂亮的校園之一。
華東政法學院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機構之一。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經濟中心上海,自由法制的社會氛圍使其頗具吸引力。上海有超過10家開設法律專業的大學,但只有華政是「五院四系」之一,在法學教育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華政的法學教授和博導眾多,法學博士點四個,是除了北京外另一個不錯的選擇。
西南政法大學歷史悠久,學術特點體現務實。其法學科研實力強大,法學業績輝煌,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是法學界的一大亮點。但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被降為「地方隊」,其就業優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蓋,吸引力有所下降。但其在法律系統中的影響力仍然很大。
廈門大學環境一流,經濟發達,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學校,就業情況也不錯。南京大學學費較低,就業情況良好,南大的聲譽也不錯。盡管南大法學院的實力可能不及人大和北大,但由於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的學習氣氛特別刻苦,令人欽佩。
中山大學重視法碩教育,招生時廣東省考生佔多數。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實力一般,但幸運的是它與其他學校合並成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原來五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因此在學校硬體和資金投入方面佔有一定優勢。西北政法學院在業內有較高的聲譽,其研究生宿舍條件良好,每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復旦大學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浙江大學給考生的感覺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在西湖邊上,風景優美,伙食也不錯。浙江大學的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等方面實力雄厚,在民商法方面也在不斷提升。浙江大學的法碩教學非常重視,學習壓力較大,但體現了其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
黑龍江大學、湘潭大學、四川大學、安徽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山西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遼寧大學等學校在地理位置、法學實力、就業情況等方面各有特點,適合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
清華大學法學樓氣派,資金雄厚,發展迅速,對法碩非常重視。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分院招收法碩,但情況並不理想。南開大學法碩可以選擇任何法學的課程,師資力量雄厚,住宿條件良好。山西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遼寧大學等學校在地理位置、法學實力、就業情況等方面各有特點,適合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
貴州大學、海南大學、河南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煙台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等學校在地理位置、法學實力、就業情況等方面各有特點,適合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
⑵ 行政法哪個大學好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⑶ 國內哪所大學的法學研究生教育比較好
一般不具體分民法或刑法等其他方向
但建議報考民法或刑法等實力強的學校,別的不說。光司考就沾光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後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於北大深院:
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
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當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廣州與深圳工作(很有錢的城市,法律職業也比較發達。)同學,我覺得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真心做學術的這年頭也不多!
中國人民大學
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
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現在已經沒有了)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於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但學校最後會盡力想辦法解決的,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
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向來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很廣。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佔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台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麼中興,大唐之類的。
人大法碩只有2年,這是全國唯一的,早畢業早就業,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政法大學
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後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
硬體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與經濟有關的學科以及與外貿有關的學科實力很強大,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貿大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主要去「國」字型大小的大型企業以及跨國公司以及與經貿有關的國家機關),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
03年宣傳的比較多,法律碩士們也很團結,學校對法碩培育也比較重視,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國,就業的地區性歧視在短期內仍然無法消除;外部聲譽方面與原來的法學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幾位相比已經有所下滑。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與吉林大學比較相似。原先可能對法碩不太重視,不過現在有所改觀,新設立了以院長曾令良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莫洪憲等為副的法律碩士培養中心(各校現在幾乎都已經成立獨立的「法律碩士管理中心」等類似的專門機構,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法碩師姐師哥抗爭的結果。),其中有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律師的教授指導實習,有律師事務所和弱勢群體救助中心可供實習,任課老師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氣的中青年教授博導,師資力量還可以。
不過由於法律碩士還屬於新興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課老師中仍存在誤解,教理論法學的老師大都對法碩薄有微詞,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課的老師則較重視法碩。武大整個校風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園,到櫻花開放的時候,確實很美-武漢大學是全國最漂亮的校園。
華東政法學院
我國歷史最悠久也是實力最強的法學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國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學院。 「四系」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人民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
這些才是現在我國法律教育的頂峰所在。甚至可以有點誇張的說,只有這五院四系的法學畢業生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法學「科班出身」。
優越的地理位置,全國的經濟中心,自由法制的社會氛圍,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開設法律的大學不少於10家,但只有華政在這五院四系之中,復旦法學院的上升勢頭很強,不過至少現在他的法學教育實力還不能和華政相比。華政有法學教授40多位,博導數十位,法學博士點四個。考華政容易一些,因為招生名額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選擇華政也是不錯的。
西南政法大學
傳統的法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學術特點體現務實。03總人數259人,按生源地分5個班,住宿為新裝修宿舍,約30平米,帶衛生間,水房,201電話,寬頻介面,空調,傢具與床一體,費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驕傲的,強大的法學科研實力,輝煌的法學業績,大量優秀的法學畢業生分布全國各地,讓法律院校汗顏的「西政現象」等等。當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為「地方隊」的尷尬,但仍舊無法掩蓋它在法學界的地位!04招生規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蓋了其在就業方面和傳統人脈方面的優勢,一部分考生會選擇其他院校,另外由於不提供生活補助、獎學金和公費醫療,吸引力在下降。但說實話在法律系統中,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廈門大學
環境一流,在那裡上三年真的一點都不虧。廈門經濟不錯,法學院實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廈大的就業也不錯。
南京大學
學費很低,就業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錯。雖然南大法學院實力是確實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為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南大的法碩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南大法碩學習氣氛特別刻苦,很另人欽佩。基本情況:
1、招生名額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個公費名額,不用交培養費和住宿費,均為應屆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補助。
3、對自費生和委培生提供國家助學貸款。
4、復試公平,嚴格的差額復試。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間,每人600/年。
6、授課老師都是最受歡迎的老師,與法學碩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學年末分配導師,每個導師大約帶5名左右。
中山大學
新生進中山大學,首先學校給我們介紹中大歷史,校訓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學院在中大歷史不是很久,在中國不算前幾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學院。對法碩也非常重視。另外中大招生廣東省考生佔多數。
中南政法學院
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實力一般,但幸運的是它與別人合並成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原來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這樣在學校硬體,資金投入方面無疑佔了一些優勢。
西北政法學院
業內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實力不錯。 大家都在研究生樓上住,收費一模一樣。宿舍按級分不按專業分,一個宿舍四個人有陽台有空調。各方面都不錯。03年有近30個公費名額。
第三批(九所院校)
復旦大學
藉助上海的優勢,前景不錯。復旦的學生在上海就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對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發展的學生來說,吸引力特別大。不過應屆生人事檔案調入學校,外地生員戶籍調入學校;非應屆畢業生一律不轉戶口和檔案。
浙江大學
給的我感覺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邊上,風景很美,伙食也不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女就不用說了吧。 基本情況:
1、法學院在合並以前屬於杭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浙大有雄厚的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教學質量方面可謂不遺餘力。浙大的強項是法理學、憲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龍,孫笑俠,林來梵都是國內外著名學者。在民商法方面,原來確實比較弱,但是馬上將變得「強大的不能再強大」,原因是法學院即將引進幾位超重量級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碩士點。
2.對法碩的教學非常重視,每天上午都是課滿,有的老師說相比法學碩士,更喜歡法碩。每兩個人跟一個導師,學習上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壓力挺大,因為法碩和法學碩士一樣,要在核心刊物發表文章才能發學位證書。不過這體現了浙大培養方案的嚴謹務實。
3.待遇方面,與別的研究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往界生沒有補助與醫療保險。住的是碩博樓,居住氛圍感覺不錯。
黑龍江大學
無論地理位置還是法學實力都是很一般,還不如遼大,估計是為了照顧東北三省的緣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碩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龍江工作,還是可以考慮的。
湘潭大學
實力一般,師資還可以,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廣東一帶工作的學生報考,經濟實惠,就業主要去南方的廣州深圳佛山等,法學實力比湖南大學強,有幾個在法學界響當當的人物,入他們的法學院院長邱興隆教授,知識產權的馮曉青教授,還有幾個國家級或省級的青年法學家。
四川大學
法律系傳統上有一定的實力,就業方面亦可。同時因在西部,分數線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劃線,有望降分錄取。每年都接受調劑。
安徽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蘇州大學
蘇大的法學實力較強,歷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國民黨的動武大學法學院,加上蘇州異常發達的經濟實力(比省會南京發達的多),就業很不錯。
山東大學
在山東是絕對的老大,其他學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並後實力和吉大有一拼,師資力量強大。就業顯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華大學
法學樓非常氣派,我估計大門口的那幾跟柱子一根就值幾百萬。法學院資金雄厚,發展很快,對法碩非常重視,學院從03年開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碩的培養。住宿條件不錯,女生三人一間,男生兩人一間,一般是一個法碩和一個法學研究生住一起。不過招生人數比較少,每年報考的人數比較多,所以難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學風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畢業生就業不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些大的企業事業單位都有人去了。但由於不是傳統法律名校,整體實力還遜一些,畢業生以後發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樣有人脈支撐。另外清華大學在深圳設了一個研究生分院,那邊招100的法碩。不過有人反映那邊的情況不是特別理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很大。
南開大學
法碩可以選修任何法學的課程,無論是研一還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師是南開法學院最好的老師,因此師資問題是不用考慮的。上課的地方是南開教學設施最好的地方—模擬法庭,是法碩專用的教室。法碩的統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組織編寫的,每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本領域的權威人士。法碩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為學校住宿條件有限,法碩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間,單獨衛生間,有電扇,每人一個書桌和大衣櫃還有一個貯物箱。條件還是不錯的。實力一般,但牌子好就業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選擇.
山西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蘭州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雲南大學
地方太過偏遠,雖然雲大實力很強,但現狀不好,又因為出了馬事件,未來發展前景堪憂,就業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遼寧大學
對法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大連與沈陽就業還是很有區位優勢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貴州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海南大學
實話實力一般,但海南做為一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地區的發展是他的一個賣點,今年報考人數不多,接受調劑。
河南大學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更何況還有法律實力名氣更強的鄭大。
湖南大學
實力一般,歷史悠久,適合附近考生報考,經濟實惠。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位置不錯,江蘇省經濟實力很強,法學實力也不錯,法理學、訴訟法學蠻有實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就是他們法學院的院長公丕祥教授。
江西財經大學
限於本省,實力一般,為地方培養法律人才。
煙台大學
地理位置好,自然環境一流,民商法學實力在全國很有影響,有幾個著名教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在北京,就業渠道穩定,很強的軍事院校色彩,以後會越來越受到考生關注。
上海交通大學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學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碩,在宣傳上有其可圈可點之處!他的吸引力在於二年半二萬元學費上,這在第一檔高校中,無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緣優勢也是很強的!這無疑會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目標。他的缺點在於他不是法學傳統強校,在業內人脈不足。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新增招生單位中最受期待的,當然他的吸引力一是傳統法學實力強悍,二是地處北京的優勢,三是未來的就業期望較高,四是他們有意在法碩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點貢獻!05年不招生,估計與去年的招生丑聞有關吧。
⑷ 浙江有哪些大學法學研究生不錯
浙江省抄內法學最好的5所學校情況:
(一)法學最好的是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入選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首任院長系著名國際法學家李浩培教授;
(二)寧波大學法學院,法學是國家特色專業。1986建校的時候由北京大學法律系對口援建,首任系主任是中國法律史學發展傑出貢獻者、原北京大學法學系主任、著名學者張國華教授。後合並了寧波師范學院社會學系,獲得了大量的政界影響力。寧大的法學比較注重實用,在民商法、經濟法等領域小有名氣。
(三)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浙江省最早開展法學教育的學校之一。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浙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1979法律專科)和杭州商學院法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浙工商法學擅長制度研究,在行政法方面有優勢。
(四)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77年的政史系,1980年改名為政教系,多年不斷發展,2010年更名為法政學院。
(五)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創建於2000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進步和顯著業績,已初步建成特色鮮明、影響較大的法科院系。
⑸ 哪個學校的法學研究生比較好
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研究生比較好。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刑事司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共同組成中國政法大學的四個骨幹法學院。作為中國公法學和法理學教育研究的重鎮,其中法律史學和行政法律科學在國內具有頂尖的學術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學水平。
(5)研究生行政法哪個學校好擴展閱讀: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中國政法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於國家教育部,正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現有海淀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
學校是國家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引領國家法學教育的創新、法學理論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國家對外進行法學學術和法治文化交流。
同時,學校多學科和跨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高級專門人才,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的生力軍。
⑹ 准備考法學方面的研究生,想知道考哪些學校比較好,會考哪些科目,用什麼資料比較好
中國人民大學——老牌法學強校,民商法實力最強人大法學院是在作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老牌的法學強校,擁有憲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實力最強。
【招生信息】開設碩士點專業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人大最近幾年的招生簡章都不公布招生人數。
【攻關秘笈】人大法學院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專業課考試採用人大版的21世紀法學指定教材,市面上容易買到。試題題型比較穩定,重復率也不低,通常是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而且試題90%出自指定的參考教材。這些試題看似容易但難拿高分。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邏輯性,盡量多答,以展示出自已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面。
武漢大學——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全國領先武漢大學法學院是中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重點基地之一。無論是「大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還是「小法學」,其實力與研究底蘊在全國范圍內都相當不錯。優勢學科突出,國際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等專業2008年計劃招生共440人。
【攻關秘笈】武漢大學復試分數線相對較低,復試比例較大;專業課考試有指定的參考教材,考題通常不會超過這些教材的范圍。專業課題型比較靈活,常見題型有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題型/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題型,比較重視考查考生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另外,武大在啟航考研網上有輔導班,對考研成功也有一定幫助。
北京大學——法學理論名師雲集,實力雄厚
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法學理論學科是我國最早設置碩士點的學科之一。名師雲集,教學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學理論學科長期以來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7 人,法律史4 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2人, 刑法學13人,民商法學14人,訴訟法學9人,經濟法學13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2人,國際法學10人,法學(知識產權法)5人,法學(商法)5人,法學(國際經濟法)11人。
【攻關秘笈】北大法學院的招生十分挑剔,如果對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不是非常有信心的考生,建議慎重報考。北大的研究生考試沒有指定教材,平時積累很重要。考試試題基本上都是主觀題,雖然考題不多,但是出題靈活,考查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求具備深厚的法學學術功底和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
中國政法大學——有統有分的培養模式,法制史、訴訟法水平一流中國政法大學的培養模式獨具特色:被錄取考生按專業分至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學習。按照有統有分的教學計劃,通識課程與20門左右主要專業課程是統一的,各學院根據本院的學科優勢為學生開設部分選修課程,既保證寬口徑、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又實現法學專業特色人才的培養目標。 法大在法學領域各個專業實力都很強,尤其是法制史和訴訟法的研究水平國內一流。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院的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軍事法學、法律與經濟、人權法學等專業共135人,民商經濟法學院的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等專業共284人,刑事司法學院的刑法學、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等專業共171人;國際法學院的國際法學專業95人。
【攻關秘笈】法大保送生、推免生的比例不高,每年報考和錄取的外校考生較多。專業課考試都有指定教材,出題一般都限定在指定教材的范圍之內,考題相對北大、清華的純主觀題來說比較容易把握。
西南政法大學——學科體系齊全,經濟法學傲視群雄西南政法大學是全國公認的規模最大、學科體系最齊全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國二級學科評比中,西南政法大學的經濟法國家級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行政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56~61人,法律史42~46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55~60人,法律邏輯學16~20人,刑法學95-105人,訴訟法學114~124人;民商法學院民商法學145~152人,知識產權法22~26人;經濟貿易法學院經濟法學 58~65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2~15人,國際法學70~76人。
【攻關秘笈】西政研究生專業課考試也有指定參考書目,基本上是本科生教學用書,有條件的還可以參閱西政本科教學參考書,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科的一些研究熱點問題。西政的公費生招生比例一般在1/3以上、1/2以下,自費生學費約為1萬元/年。
吉林大學——律師實務頗具影響,法學理論全國聞名吉大法學院擁有一批治學嚴謹的教授學者,科研成果豐富,律師實務也頗有影響。培養的畢業生中有許多已成為法律界和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校友資源非常豐富。法學理論和刑法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學理論研究,飲譽全國。
【招生信息】2007年招生人數為:法學理論40人,法律史12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12人,刑法學40人,民商法學70人,訴訟法學12人,經濟法學12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2人,國際法學30人,軍事法學5人。
【攻關秘笈】吉大法學研究生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認真復習指定教材,全面掌握知識點,基本上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另外,筆者強烈推薦一本專業參考書給擬考吉大的同學,也就是吉大本科生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民法原論》(馬俊駒著,藍色封面1998年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知識產權法研究獨樹一幟法學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得比較成熟的一個大院,擁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其中民商法學和憲法與行政法學為司法部和湖北省雙重重點學科。設有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涌現了吳漢東、曹新明等國內外知名的知識產權專家,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25人,法律史30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40人,刑法學65人,民商法學60人,訴訟法學45人,經濟法學65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5人,國際法學60人。
【攻關秘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專業課考試分別指定了初試參考書和復試參考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參考書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出版的,考生要注意它們「新」的地方。考試題型根據所報考的具體專業方向有所不同,客觀題和主觀題都有,基本以參考書為考試范圍。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實力強勁,法律史、經濟法、刑法全面開花華東政法大學的教師多為上海知名律師,教學與國際接軌,注重實際分析能力的培養。法律史學、經濟法為司法部、上海市重點學科,刑法學也被上海市教委確定為重點學科,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銀行貸款資助項目。國際法專業被國家司法部確定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招生信息】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16人,法律史22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35人,刑法學65人,民商法學90人,訴訟法學60人,經濟法學90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15人,國際法學90人,知識產權10人。
【攻關秘笈】華政的考研難度要小於復旦大學,但華政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研究生的比較多,而且不乏有實力者,因此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考生應多接觸案例,注重培養運用法律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學——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西北政法大學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區高等法學教育與法學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區聲望很高,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號召力相對較弱,但實力不容小覷,刑法和經濟法實力不俗。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6-61人,法律史42-46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55-60人,法律邏輯學16-20人,刑法學95-105人,司法制度10-13人,訴訟法學114-124人,民商法學145-152人,知識產權法學22-26人,經濟法學58-65人,環境資源保護法學12-15人,國際法學70-76人。
【攻關秘笈】西北政法專業課考試沒有公布指定教材,不過題目難度不是很大,比較好把握。
名校戰隊,底蘊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國內還與許多知名高校都設有法學專業,憑借名校效應、深厚的學術底蘊、良好的學術氛圍以及一流的科研條件,這些學校的法學專業也得到眾多考生的追捧。
清華大學——後來居上,民商法最具實力
民商法是清華大學法學院最具實力的專業,匯集了包括中國商法研究會會長王保樹、中國合同法學第一人崔建遠在內的一批著名中青年法學專家,與社科院法學所、人民大學民商法成三足鼎立之勢。
【招生信息】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32人。
【攻關秘笈】清華大學法學的專業課考試試題與北大一樣,基本是主觀題,沒有指定的復習參考教材,考生在復習備考的時候不妨了解一下該專業的教學用書以及所報專業命題教師的有關論著和學術觀點,多關注該專業的相關論文。
中山大學——地域優勢明顯,診所式法律教育特色鮮明中山大學作為地處我國經濟發展前沿的南疆名校,對南方各省的考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設有中山大學法律診所,課程設置包括「課程講授」和「實踐演練」兩大部分,通過 「在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的法律素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熟練的法律實踐操作技巧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110人。
【攻關秘笈】中山大學的試題比較靈活,除了基礎知識以外,還側重考查分析應用能力。除了復習參考用書以外,有條件的考生最好能收集到相關專業的筆記、本科生考試試題等資料,對考研會有很大幫助。
廈門大學——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民商法實力不俗廈門大學地處經濟特區,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等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學專業實力不俗。國際法學學科綜合實力已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論、國際投資法、國際經濟條約與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稅法及國際經濟爭端解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成果。
【招生信息】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及法律碩士2008年計劃招生共240人。
【攻關秘笈】廈門大學法學專業考試有指定教材,題目比較靈活。除了指定教材以外,還要復習廈大法學院出版的考研參考書,主要是與考試相關基礎科目的習題集,包括歷年真題和本科期末試卷。對照題目和答案就能對考研試題風格和考查方向有進一步的了解。
浙江大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考研熱門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是浙江大學文科建設的特區。 實行獨特的、不同於浙江大學其他學院以及其他大學法學院的管理體制、學術機制、評價體系。擁有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等一些優勢學科,也是法學類考研的熱門目標之一。
【招生信息】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資源與保護法學、國際法學2008年計劃招生共53人。
【攻關秘笈】浙大法學院招生人數少,慕名報考的人又多,浙大本校的學生進復試以後優勢非常明顯,競爭相當激烈。政治、英語等公共科過線分數偏高,專業課考題難度不算太大,不過法理的論述題往往比較靈活。
復旦大學——學科發展均衡,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除了法學院本身快速發展以外,復旦大學與法學密切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及外語教學的實力都居於全國前列,這也是其開展法學研究和教學、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得天獨厚的條件。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人,法律史7人,憲法與行政法學6人,刑法學4人,民商法學13人,訴訟法學7人,經濟法學3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2人,國際法學16人。
【攻關秘笈】復旦的綜合課考查的面比較廣,其內容包括所有的法學核心課程,指定教材上的內容很少。考試既有老的內容,也有時事熱點,有靠記憶的內容,也有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知識分析的內容,復習時要注意把握好參考教材和其他資料的知識綜合問題。
南京大學——增強對外交流,中德合作辦學
南京大學經濟法學是江蘇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學科。學院設有中德法學研究所,是南京大學與德國哥廷根大學合辦的國際性法學合作研究與教學實體,聯合培養研究生,學制三年,其中兩年在國內,一年在德國,對考生很有吸引力。
【招生信息】 2008年計劃招生數為:法學理論5人,法律史7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7人,刑法學10人,民商法學9人,訴訟法學10人,經濟法學27人,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3人,國際法學10人。
【攻關秘笈】南大法學院研究生考試競爭也很激烈,經濟法專業尤甚,刑法學專業也比較熱門。專業課考試不同專業的出題風格差別較大,考生要多收集一些相關信息。
特種兵團,優勢明顯
在中國開設法學專業的院校中,有這樣特殊的一類,他們憑借自身的學科專業特點或地域優勢,發展了獨具特色的法學專業。也許,他們並不像法學名校那樣聲名顯赫,但其特色法學亦極具發展潛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法學院中與經濟及外貿有關的學科發展比較強大,開設了國際法學、經濟法學等特色專業,國際法實力最為雄厚。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招生人數目前待定。
雲南大學
結合雲南少數民族眾多以及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的區位優勢,雲南大學法學院發展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法學、東南亞國家法律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民族法學,共招生111人,其中民族法學招生6人。
上海大學
法學院的特色專業是知識產權法,研究實力較強。由於地處全國經濟中心上海,法學院在上海及周邊地區較有影響,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共招生60人。
大連海事大學
與中國著名的高等航海學府這一招牌相適應,法學院開設了特色鮮明的國際經濟法和海商法,全國聞名。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刑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法理學、訴訟法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以航運技術、經濟與管理為特色,相應的,交通運輸學院法律系開設的經濟法學和國際法學也頗具特色。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經濟法學的航運法和國際法學的海商法、海上保險法、海事國際私法、海洋法。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
中國海洋大學
本著為海洋開發服務的目標,法政學院發展了具有鮮明學科特色的專業,尤以國際法學的海洋法、環境資源與保護法最為著名。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資源與保護法學、國際法學,共招生60人,其中環境資源與保護法學15人。
中央民族大學
由於是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優秀人才的高等院校,法學院開設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法學,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學教育、科研和立法、司法實踐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其他院系一樣,法學院對少數民族考生有一些政策傾斜,但是漢族學生考上的也不少,有興趣的考生不妨一試。2008年招生專業包括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民族法學。
除了以上介紹的大學以外,湖南大學、黑龍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安徽大學、鄭州大學、遼寧大學、貴州大學、河南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深圳大學等院校的法學專業也各具特色,實力不容小覷。希望樓主能考上理想大學。。。我需要積分。。。希望採納
⑺ 憲法行政法專業哪個學校厲害研究生好考不
學校厲害來與否關鍵看是否有自名師執教,考研容易與否要看自身實力與報考該校人數的多少
1、北京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研基地,是我國公法研究的重鎮,擁有一大批傑出的公法知名學者。如張千帆(憲法),姜明安(行政法)
2、中國人民大學 韓大元與胡錦光兩名教授在憲法學界也算「九五之尊」了。
3、武漢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學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基本上在全國也位列三甲了。
4、浙江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專業是該校法學院最好的專業,擁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如胡建淼(國內知名行政法學者)、林來梵(國內著名憲法學者、規范憲法的倡導者)、章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