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

民法規范在行政法中的適用

發布時間: 2025-08-02 13:47:05

⑴ 民事刑事和行政三種法律責任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主觀:

有了屬於自己的商標以後就能為自己的品牌打廣告,有些人為了利益不惜侵佔他人的商標,這樣的行為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一、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1、產生的原因不同:民事責任是平等主體間因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或當事人所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責任。刑事責任則是因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規范而產生的法律責任。2、適用的法律規范不同:在處理民事責任時,適用的是民事法律規范,如《民法典》。在處理刑事責任時,則適用《刑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刑事法律的規定等。3、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為接受刑事處罰。4、追究責任的形式不同:民事責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則,由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再由法院判決。刑事責任則主要由國家司法機關予以立案偵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在符合《刑法》規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二、民事責任有哪些1、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它責任;2、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3、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4、單方責任與雙方責前辯任;5、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6、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在共同責任中還可以區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1)按份責任;(2)連帶責任;(3)不真正連帶責任;7、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根據責任的構成是否以當事人的過錯為要件,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1)過錯責任;(2)無過錯責任;(3)公平責任。三、民事責任的免除有哪些情形1、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洪水、旱澇、戰爭等。《民法典》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受害人的過錯。由於受害人的故意或過失引起合同不能履行或侵權損害的,由受害人自己承擔損害後果,致害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如一條家養的狗咬了人,數迅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由狗的飼養人承擔責任,但如果是受害人自己的過錯引起被狗咬,則飼養人可以不承擔責任。3、符合約定或法定免責條件的。《民法典》格式條款具有本法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符合該條款無效合同無效。

法律客觀: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不同之處:一是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二是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決定,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定決定;三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中國理論界對於刑事責任的界定,觀點不一。影響較大的是否定評價說,即認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而應當承擔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評價和譴責。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刑事責任為法律責任所包含。刑事責任是指具有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危害社會的行為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且所負的責任是法律明確有規定的,這也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律責任還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這是你的慧畢缺行為觸犯了民法或者行政法的規定所應該擔負的責任。一般來說,刑事責任的處罰度明顯高與民事和行政責任。

⑵ 民法對人的適應范圍

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就是民事法律規范對於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
(1)我國民法對惟在中國境內的中國自然人或設立在中國境內的中國法人及其他組織,具有法律效力。
(2)我國民法對居留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和經我國政府准許設立在中國境內的外國法人及其他組織,原則上具有法律效力。但有兩種例外;第一,根據我國締結或的國際條約、雙邊協定的規定或經我國認可的國際慣例,我國民法對享有司法豁免權的外國公民(如來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他們的隨從人員,外國使節和他們的家屬等)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 我國民法中某些專門由中國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享餓 的權利能力,對外國人、無國夭人或外國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具有法律效力。
(3)居留在外國的我國公民,原則上應適用往往在我國的,而不適用我國民民法。但是,依照我國民法和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雙邊協定以二五眼我國認可的際慣例,應當適用我國民法的,仍然適用我國民法。

⑶ 為什麼民法只要求消極的遵守法律就行了,行政法還要進一步要求積極的法律保留

民法的基本理念就是,尊重民事主體的自由
法無禁止即自由。行政法進一步要求法律保留是為了充分保障公民的權利。行政法要對公權力進行規范
民法對行政法的基礎性作用。民法的制度、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行政法的制度、原理。我在近年研究中深切感受到,行政行為效力理論、行政法基本原則等在很大。行政法對於民法保障性作用。對此我主要想強調五點。第一,民事主體在法律上得到認可,通常取決於一個行政行為。

⑷ 法無禁止即可為和法無授權不可為分別適用於哪類法律

法無禁止即可為適用於民商法,法無授權不可為適用於行政法

  • 法無禁止即可為: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民商法中。它意味著在個人或企業的行為沒有受到法律的明確禁止時,他們有權自由行事。這是對個人自由和權利的保障,體現了法律對私人領域的尊重和寬容。在民商法領域,只要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個人或企業就可以追求自身的利益和發展。

  • 法無授權不可為:這一原則則主要應用於行政法領域。它強調了行政權力的界限,即行政機構必須在明確的法律授權范圍內行使權力。這是對公權力的制約,防止行政機構濫用職權,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不受侵犯。在行政法層面,任何沒有法律授權的行政行為都是非法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⑸ 民法、刑法,行政法適應主體有什麼區別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內系的法律規容範的總稱。民法適用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以民事主體的身份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適用的主體是犯罪分子。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主要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監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行政法適用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方。

熱點內容
鬱南法院 發布:2025-08-12 06:20:32 瀏覽:501
北京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發布:2025-08-12 06:19:39 瀏覽:306
學習經濟法的重要性1000字論文 發布:2025-08-12 06:00:44 瀏覽:409
執行法官可怕投訴 發布:2025-08-12 05:59:17 瀏覽:89
慈溪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2 05:57:46 瀏覽:560
經濟法中許可設立制度 發布:2025-08-12 05:41:23 瀏覽:626
2016湖南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8-12 05:25:02 瀏覽:88
行政法好繁瑣 發布:2025-08-12 05:23:30 瀏覽:751
法院扣劃後 發布:2025-08-12 05:22:47 瀏覽:611
戶籍刑法 發布:2025-08-12 05:17:49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