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下列屬於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是

下列屬於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是

發布時間: 2025-08-03 10:46:07

Ⅰ 處分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正確還是錯誤

處分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是正確的。
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主要有: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2、法院調解原則
3、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4、辯論原則
5、處分原則

Ⅱ 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包括什麼

一、 民事訴訟法 的特有原則包括什麼? 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包括: 1、 訴訟 權利平等原則 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一律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不得因任何原因而限制任何當事人的權利或賦予其特權。 2、法院調解原則 法院調解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對能夠調解解決的案件,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基礎商,可以促使當事人以協議的方式解決糾紛的准則。 3、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同等原則,是指在我國人民法院起訴或應訴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同我國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一樣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具有同等的訴訟義務。 對等原則,是指如果一國法院對在其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訴訟權利給予限制的,我國的法院也可以對在我國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該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給予同樣限制。 4、辯論原則 辯論原則是指訴訟過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都有權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實與法律問題,陳述自己的主張,提供 證據 證明,相互反駁及辯論,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二)基本制度(合議制度、迴避制、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的制度) 1、合議制度 合議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呈單數的審判人員組成的審判組織,行使審判權,對案件審理裁判的制度(合議制)。 2、迴避制度 迴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或者與案件審理有關的法院其他人員,遇到法律規定的迴避情形時,應當退出審判活動的制度。 3、公開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的活動,除合議庭評議的程序外,原則上依法應當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的制度。 法律規定 不公開審理 的案件有: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當事人申請不公開: 離婚 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4、兩審終審的制度法律 兩審終審的制度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制度。 綜上所述,民事方面的訴訟與其他的訴訟方式並不一樣,因為存在很多的細節需要慢慢梳理,尤其是人們之間的財產關系總是會因為利益不均就會發生糾紛,所以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就是需要在訴訟中保持平等後才會開始後面的程序。

Ⅲ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一、什麼是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定的關於辦理民事案件(包括經濟糾紛案件)程序的法律。為了使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得到正確處理,不僅要有各種民事法律、經濟法律等實體法,而且要有一個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經濟糾紛案件和制裁民事違法行為的法律。這個法律,便是民事訴訟法。它是人民法院審判民事、經濟案件和訴訟參與人進行民事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我國目前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1991年4月9日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開始施行的。這部民事訴訟法分4編、29章、270條。廣義的民事訴訟法,除此之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法律中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批復、指示、通知等文件。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是司法程序法,它們有些原則是共同的。比如: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公開審判;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實行合議制;辯論原則;迴避原則;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各自的訴訟權利等。此外,民事訴訟法還有一些特有原則。比如: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平等;可以調解;當事人自由處分與國家干預相結合;人民檢察院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監督;社會支持起訴等。
二、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
(一)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民事訴訟當事人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應當為當事人平等地行使法律規定的訴訟權利提供保障和方便。
(二)訴訟權利義務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所謂訴訟權利義務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企業和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同他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同等地享有該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權利,並同等地承擔該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義務。
所謂訴訟權利義務對等原則,是指一國司法機關如果對他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司法機關可以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同樣加以限制。 訴訟中的對等原則與同等原則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在當今復雜的國際交往中,只有通過「以限制對限制」的方法,才能達到主權國家之間互相尊重、平等對待的目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Ⅳ 試述民事訴訟法的處分原則。

1.關於處分原則的規定(2分)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處分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2.概念(3分)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進行中,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有權處置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3.適用條件(3分)
當事人能夠處分自己的各種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但是,必須在法律規定乎笑的范圍內進行處分,否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權干預,這是社會主義法制在民事訴訟中的體現。
當事人處分自己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的行為,必須是自己真實意志的表現,是自己自願的。違反當事人真實意志的處分行為,是無效的。
4.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的體現(3分)
處分原則作為民事訴訟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貫穿在民事訴訟的全過程。主要表現在:訴訟程序的發生,需要當事人的起訴;訴訟程序的進行,需要當事人的推動;第二審程序的開始,和當事人行使處分權有關;執行程序是否需要,也由當事人決定。
5.意義(2分)
實行處分歲褲含原則,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處分自己的民事實體和民事訴訟權利,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
實行處分原則,有利於達成調解協議。
實行處分原則,可以加強審判人員純或的責任心,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

Ⅳ 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有哪些

一、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包括包括哪些

(一)基本原則

民事訴訟的原則通常分為兩類:

1)共有原則,即與憲法、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及行政訴訟法同時共有的原則。

2)民事訴訟法本身特有的原則

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主要有: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一律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不得因任何原因而限制任何當事人的權利或賦予其特權。

2、法院調解原則

法院調解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對能夠調解解決的案件,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基礎商,可以促使當事人以協議的方式解決糾紛的准則。

3、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同等原則,是指在我國人民法院起訴或應訴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同我國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一樣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具有同等的訴訟義務。

對等原則,是指如果一國法院對在其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訴訟權利給予限制的,我國的法院也可以對在我國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該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給予同樣限制。

4、辯論原則

辯論原則是指訴訟過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都有權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實與法律問題,陳述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證明,相互反駁及辯論,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二)基本制度(合議制度、迴避制、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的制度)

1、合議制度

合議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呈單數的審判人員組成的審判組織,行使審判權,對案件審理裁判的制度(合議制)。

2、迴避制度

迴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或者與案件審理有關的法院其他人員,遇到法律規定的迴避情形時,應當退出審判活動的制度。

3、公開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的活動,除合議庭評議的程序外,原則上依法應當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的制度。

法律規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有: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4、兩審終審的制度法律

兩審終審的制度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制度。

二、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有哪些?

1、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2、審理刑事案件實行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

3、刑事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原則;

4、保障刑事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的原則;

5、刑事審判實行陪審制度。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哪些特點?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法律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刑事訴訟和其他性質的訴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等,我們稱為一般原則。另一類是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基本原則,如: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等,即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一些具體的制度或原則,由於只適用於刑事訴訟的某一階段或僅適用於某一專門機關或訴訟參與人,解決具體的訴訟問題,因此不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如:兩審終審原則,上訴不加刑原則等。

4、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法律約束力。

三、如何理解人民法院獨立行使職權?

1、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大的監督,在此前提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2、檢察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和被領導關系,其獨立使檢察權體現於檢察系統的獨立。

3、法院上下級之間則是監督與被監督關系,其獨立使審判權在法院系統獨立前提下,主要體現於審級獨立。

杭州律師:網頁鏈接

4、我國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

Ⅵ 論述民訴法的特別原則,怎麼回答

第一類抄是根據憲法原則,參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有關規定製定的基本原則,這類基本原則的特點是它不僅適用於民事訴訟,而且也適用於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正因為如此,這些原則就成為憲法、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共有原則,簡稱共有原則。共有原則在民事訴訟法典中之所以要做規定,是因為其內容對於民事訴訟來說。在適用上有其特殊要求。
第二類是根據民事訴訟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基本原則,反映了民事訴訟的特殊規律性,因此是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簡稱特有原則。

Ⅶ 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有哪一些

民事訴訟法 的特有原則包括: 一、當事人 訴訟 權利平等原則; 二、訴訟權利義務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三、法院調解自願與合法原則; 四、辯論原則; 五、處分原則; 六、支持起訴原則; 七、 人民調解 原則。 【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熱點內容
最新刑事訴訟法追訴的放 發布:2025-08-12 04:51:28 瀏覽:147
法律文書不送達的責任 發布:2025-08-12 04:51:27 瀏覽:78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人是具有民事 發布:2025-08-12 04:48:34 瀏覽:761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體現在 發布:2025-08-12 04:48:25 瀏覽:578
民法叫 發布:2025-08-12 04:47:09 瀏覽:729
經濟法法條包括 發布:2025-08-12 04:41:25 瀏覽:55
陝西法律援助的條件 發布:2025-08-12 04:37:01 瀏覽:824
法院判了緩刑 發布:2025-08-12 04:32:41 瀏覽:436
勞動法中更換上班地點 發布:2025-08-12 04:25:52 瀏覽:550
道德認識力 發布:2025-08-12 04:00:52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