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借調勞動法
A. 關聯單位的員工借調是否違法
員借用又稱人員借調、人員外借,此種用工方式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均沒有明確規定,也不屬於和勞動關系以及勞務派遣並列的一種用工方式。該種用工方式目前合法,實踐中也一直存在,是特殊情況下的一種靈活用工安排。用人單位使用人員借用模式時,應當簽訂借用協議,明確權利義務,避免被認定為勞務派遣或事實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
《虧陪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條用人單位應與其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亂罩、以及其他非在崗但仍保持勞動關系的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學期間,勞動合同中的某些相關條款經雙方協商可以變更。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銷鉛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B. 勞動法關於單位內部員工借調
法律主觀:
勞動法關於調崗的規定如下: 1、如果單位未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對崗位進行重大調整,則勞動者有權拒絕; 2、如果單位因此而單方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則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賠償金。
C. 國企員工內部借調法規
法律分析:企業借調員工 是常見的一種靈活用工方式。. 由於企業因生產淡旺季等特殊情況或者因項目工作,有時候需要將員工從原單位調到另一個單位我國《勞動合同法》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以保障企業運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D. 勞動法規定借調10年以上職工怎樣安排
勞動法對於借調10年以上的職工,並未做出特別具體的安排規定,但通常遵循以下原則:
人事關系歸屬:
- 原單位管理:借調職工的人事關系仍然隸屬於原單位,即使借調時間長達10年以上,其勞動關系的歸屬並未因此改變。
工作安排與待遇:
- 由原單位決定:借調職工的工作安排、薪酬福利、晉升機會等,原則上仍由原單位負責決定和管理。
- 與借調單位協商:雖然借調職工在借調期間實際在借調單位工作,但具體的工作內容和要求通常由原單位和借調單位協商確定。
借調結束後的處理:
- 返回原單位:借調期滿後,職工通常需要返回原單位繼續工作,除非原單位和借調單位之間有特別約定,或者職工通過正常流程獲得了借調單位的正式聘用。
- 特殊情況處理:對於長期借調的職工,如果雙方單位有特別約定或者職工有特殊情況,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特殊處理,但這需要依據雙方單位的協商和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來確定。
咨詢與建議:
- 咨詢原單位:對於借調職工的具體安排和權益保障,建議直接咨詢原單位的人事部門或相關負責人,以獲取最准確和權威的信息。
綜上所述,勞動法對於借調10年以上的職工並未做出特別具體的規定,但明確了人事關系歸屬原單位、由原單位決定工作安排與待遇、借調結束後返回原單位等基本原則。如有特殊情況或疑問,建議直接咨詢原單位的人事部門或相關負責人。
E. 借調勞動關系該如何確定
法律分析:一般來講員工在集團內借調的,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與原公司保留勞動關系,借調到新公司工作;另一種情形是與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與新公司建立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你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F. 借調人員工資發放規定
借調人員工資發放規定如下:
1、借調人員在借調期間的工資及正常福利待遇在原則上由借出單位按在崗人員發放。情況特殊的,可由雙方協商解決,但必須徵得借調人員本人認可,並保證借調人員正常待遇的落實;
2、雙方單位負責對借調人員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確保借調人員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借調人員的年度考核以借出單位為主,由借調部門對借調人員提出借調人員考核的參考依據;
3、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對各單位借調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