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溯及力

民事訴訟法關於溯及力

發布時間: 2025-08-04 03:20:04

Ⅰ 民事訴訟法有沒有溯及力

民事實體法沒有溯及力,但民事訴訟法作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可以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這一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但本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案件,2013年1月1日前依照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已經完成的程序事項,仍然有效。

第二條

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管轄規定的,人民法院對該案件繼續審理。

第三條

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符合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或者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送達規定的,人民法院已經完成的送達,仍然有效。

第四條

在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中,人民法院對2013年1月1日前發生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尚未處理的,適用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但下列情形應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

(一)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的情形;

(二)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情形在2013年1月1日以後仍在進行的。

第五條

2013年1月1日前,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訴前保全措施的,適用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等法律,但人民法院2013年1月1日尚未作出保全裁定的,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確定解除保全措施的期限。

第六條

當事人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審查確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間,但該期間在2013年6月30日尚未屆滿的,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

前款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的,仍適用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三)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七條

人民法院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受理、2013年1月1日尚未審查完畢的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案件,適用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

第八條

本規定所稱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是指根據《決定》作相應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本規定所稱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是指《決定》施行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民事訴訟法關於溯及力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溯及力問題

法的溯及力,即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頒布的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根據該條規定確立法的溯及力原則:從舊兼有利。

最高人民法院於2001年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規范並統一了刑事法律的溯及力問題。但民商事法律規定並沒有統一的溯及力的規定。

根據學者學說,實體法與程序法在溯及力原理上存在不同。

實體法:

民商事法律(包括司法解釋)關於法的溯及力的規定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一、原則為法不溯及既往: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5條 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3條:

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

二、例外:

1、跨法行為從新:

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1條:

除本解釋另行規定外,2001年10月27日以後人民法院受理的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涉及2001年10月27日前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前著作權法的規定;

涉及該日期以後發生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後著作權法的規定;涉及該日期前發生,持續到該日期後的民事行為的,適用修改後著作權法的規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2條 合同成立於合同法實施之前,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實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實施之後,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適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

2、合同有效優先: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條 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3、空白追溯: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Ⅱ 訴訟過程中,新法律法規頒布的適用問題!

民事訴訟中復,實體方面應適制用相關法律事實發生時已生效的法律法規,比如《侵權責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如果侵權行為發生在2010年7月1日以前,那麼就不適用《侵權責任法》,而應適用《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如果相關法律事實發生時還沒有相關規定,可參照案件審理時生效的法律規定。

一般出台司法解釋,在最後部分中,都會對法院的具體適用作出明確規定。

Ⅲ 民事訴訟法有無溯及力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有溯及力。民事實體法沒有溯及力,但民事訴訟法作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舉飢鬧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正罩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肢老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Ⅳ 民法溯及力是什麼原則

法律分析:我國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的溯及力的規定是新的民事法律頒布實施以後,對其生效之前發生而未依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關系同樣適用的效力有強弱之分.在新法律規范施行之前產生的民事關系和事實,自新法施行之日起方可適用新法的,為弱度溯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Ⅳ 適用法律錯誤的五種情形

法律分析:民訴中存在六種情形:

(一)適用的法律與案件性質明顯不符的;

(二)確定民事責任明顯違背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的;

(三)適用已經失效或者尚未施行的法律的;

(四)違反法律溯及力規定的;

(五)違反法律適用規則的;

(六)明顯違背立法原意的。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判決、裁定結果錯誤的,應當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規定的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一)適用的法律與案件性質明顯不符的;

(二)確定民事責任明顯違背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的;

(三)適用已經失效或者尚未施行的法律的;

(四)違反法律溯及力規定的;

(五)違反法律適用規則的;

(六)明顯違背立法原意的。

Ⅵ 關於民事訴訟法的溯及力,對於新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受理的案件,已經立案的案件,仍適用舊民事訴訟法嗎

在新法施行後,已經立案但尚未開庭審理的或判決尚未尚未生效的,適用新法

Ⅶ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

法律分析
包括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和失效時間。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如果法律無特別規定,一般自法律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民事訴訟法的失效時間,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明示失效,即法律明文規定法律失效的時間;二是默示失效,即舊法被新法取代或者舊法與新法內容沖突而自動失效。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發生作用的時間以及民事訴訟法對其頒布前的行為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在民事訴訟法實施後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因而民事訴訟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民事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對哪些人適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Ⅷ 如果說以前做的事情不違法,但放到現在的法律裡面是違法的,以前的行為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你好
不會的,法律上有個原則叫法不溯及既往

法不溯及既往
通俗版地講,就是不能用權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過。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律僅僅適用於將來,沒有溯及力。在我國,「法無溯及力」同樣適用於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Ⅸ 民事訴訟法時間效力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 時間效力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的時間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發生作用的時間,以及民事訴訟法對其頒布前的行為是否有溯及力的問題。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自1991年4月9日起生效。同時,1991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學習宣傳貫徹民事訴訟法的通知》中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實施後受理的案件,一律按照民事訴訟法進行審理,因而民事訴訟法有一定的溯及既往的效力 相關知識: 對事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對事的效力,又稱為民事 訴訟 的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條的規定,民事訴訟法對事的效力主要包括: (一)由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所有關系和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如物權、債權等;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包括了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和身份權,如姓名權、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等。 (二)由 婚姻法 、 繼承法 、 收養法 調整的婚姻關系、 繼承 關系、 收養 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如 離婚 案件、 撫養 或 贍養 案件、繼承案件等。 (三)由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這主要指經濟關系中屬於民事性質的案件。如因損害消費者權益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引起損害賠償案件等。 (四)由 合同法 調整的合同關系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如 購銷合同 糾紛案件、建築 工程承包合同 糾紛案件等。 (五)由 勞動法 調整的部分 勞動關系 糾紛所發生的案件。勞動關系就其性質而言,並非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但我國民事訴訟法把 勞動爭議 案件納入了其調整范圍,這類案件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 辭職 、自動離職發生的糾紛;因履行 勞動合同 發生的爭議案件等。但對勞動爭議案件法律規定了「先裁後審」的制度,即對勞動爭議必須先由 勞動爭議仲裁 委員會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六)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程序解決的其他案件。主要指特別程序和非訟案件。如選民資格案、宣告公民失蹤、宣告公民死亡、認定公民為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財產無主、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等。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法中對於任何條文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效力,也就是說公民如果在違法的基礎上發現了法律進行了修改,並且將其違法行為的處罰做出了改變的,而此時法院在做出審判和判決時就需要根據舊的法律做出決定並進行處罰。

熱點內容
司法清苑小區 發布:2025-08-12 03:04:37 瀏覽:836
廣州殘疾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02:53:10 瀏覽:365
立法決策類型 發布:2025-08-12 02:52:35 瀏覽:793
下列法律中屬於經濟法的 發布:2025-08-12 02:46:08 瀏覽:806
英語的說明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2 02:46:08 瀏覽:326
地方立法的制定 發布:2025-08-12 02:44:48 瀏覽:291
長春法院招聘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602
皮城執法官改動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946
民法郭明瑞房 發布:2025-08-12 02:23:52 瀏覽:230
友新司法所 發布:2025-08-12 02:09:53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