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14條和82條雙倍工資

勞動法14條和82條雙倍工資

發布時間: 2025-08-04 07:05:36

勞動法82條雙倍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82條雙倍工資是從第二個月起開始計算雙倍工資,是基本工資的兩倍。基本工資是根據勞動合同約定或國家及企業規章制度規定的工資標准計算的工資。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法解釋》(一)第三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者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② 勞動法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怎麼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雙倍工資是從第二個月起開始計算雙倍工資,是基本工資的兩倍。但最多不能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該規定的適用情形是,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不頃灶簽勞動合同的後果主要是有:
1、用工1個月後,用人單位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而勞動者不願意簽訂的,用人單位已經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2、用工1個月後,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需要支付用工1個月後次日起至一年前一日的兩倍工資。
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包括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液爛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要負責人的姓名;
2、勞動者的姓名還有住址,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的期限。合同期限主要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以及完成一定工作任憑為期限,如果是臨時性工作的人,勞動合同中必須得明確。如果鬧乎漏沒有明確期限應該視為無固定期限。不論簽一年、兩年或三年,都必須有起止日期;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內容應該體現在勞動合同中,比如從事的崗位,具體負責內容。工作地點也很重要,勞動合同中必須規定勞動地點,否則很容易產生糾紛。比如,合同中約定了工作地點在北京,有一天單位要把員工調到深圳,員工可以不接受,因為合同中已經約定好工作地點,企業單方面變更了員工的工作地點屬於用人單位違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③ 未簽合同給雙倍工資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用人單位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是可以要求支付員工雙倍工資的 協商不成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權的

④ 勞動法哪一條規定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支付二倍工資

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法律規定是《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內容。其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另外,單位不簽合同,會承擔員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且不承擔任何違約或者賠償責任的風險。
一、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二、單位不簽勞動合同還有哪些風險?
1、要對未簽勞動合同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
在一個月的「寬限期」內,如果由於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超過一個月的,由於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2、會承擔員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且不承擔任何違約或者賠償責任的風險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提前解除,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或者賠償責任。
3、會承擔成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風險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就是說《勞動合同法》實施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超過一年的,就視為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4、會承擔商業秘密得不到保護的風險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的條款;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如果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約定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明確保密范圍和法律責任,用人單位就很難證明哪些屬於商業秘密。若員工在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違反競業限制的規定到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工作,無需承擔違約責任,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綜上所述,不簽勞動合同對單位是很不利的,在《勞動合同法》中有很多條款涉及到,其中就明確規定單位超過一個月沒簽合同的,應該向員工支付雙倍工資補償。這里的工資應該是勞動者的實發工資。這種情況下,員工可以隨時解除合同,然後收集證據資料申請勞動仲裁,主張賠償。
熱點內容
法治政府必須符合 發布:2025-08-12 03:18:48 瀏覽:591
司法清苑小區 發布:2025-08-12 03:04:37 瀏覽:836
廣州殘疾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2 02:53:10 瀏覽:365
立法決策類型 發布:2025-08-12 02:52:35 瀏覽:793
下列法律中屬於經濟法的 發布:2025-08-12 02:46:08 瀏覽:806
英語的說明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2 02:46:08 瀏覽:326
地方立法的制定 發布:2025-08-12 02:44:48 瀏覽:291
長春法院招聘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602
皮城執法官改動 發布:2025-08-12 02:27:25 瀏覽:946
民法郭明瑞房 發布:2025-08-12 02:23:52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