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社部頒發的勞動法
A. 勞動法規定什麼職業要持證上崗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
2017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共計140項職業資格。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9項,含准入類36項,水平評價類23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81項,含准入類5項,水平評價類76項。
這些職業資格基本涵蓋了經濟、教育、衛生、司法、環保、建設、交通等國家重要的行業領域,符合國家職業資格設置的條件和要求。
准入類職業資格關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均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社會通用性,技術技能要求較高,行業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確實需要。
(1)2017年人社部頒發的勞動法擴展閱讀:
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稱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
特別注意,」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與「特種作業操作證「是兩種不同的證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兩者沒有共同點,不通用,證書全國有效。
B. 對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能兼職的規定
勞動法沒有限制勞動者不能兼職,但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如果企業有規定,明確禁止員工在外兼職,員工有責任遵守這一規定。此外,如果員工到競爭性同類企業兼職,則有泄露企業商業機密的可能,企業有權處罰這種觸犯企業利益的行為。
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因此,國家公務員原則上不應從事兼職。公司董事、經理不得自營或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同類的營業或者從事損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動,從事上述營業或者活動的,所得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擔負的工作涉及國家機密,從事兼職活動可能泄露國家機密的;承擔國家科技攻關或者本單位重要任務,在此期間兼職可能影響完成國家計劃和本單位任務的;因與兼職單位存在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公正辦事的情形,都應當盡量迴避兼職。
(2)2017年人社部頒發的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十八條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
第五十九條董事、監事、經理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務,維護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
董事、監事、經理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六十二條董事、監事、經理除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經股東會同意外,不得泄露公司秘密。
第六十三條董事、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C. 確認勞動關系補繳社保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員工建立勞動關系後,要在30日內為員工繳納社保。這里說明下,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具有法律強制性!因此,如果單位沒有繳納社保,屬於違法行為,員工可以按照國家法律規定要求單位進行社保補繳。
值得提醒的是單位既然一開始沒有繳納社保,員工要求單位補繳社保,就需要支付滯納金,顯然單位是不會願意的。此時員工需要到社保徵收部門進行投訴,一般是社保中心或者稅務部門。注意去仲裁和法院是無效的的,不會受理,只有社保部門下文後,單位不執行的時候才可以去起訴。2018年以前,人社部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退休的時候進行一次性補繳。但是2018年以後,國家規定凡是個人欠費,一律不許補繳。
目前,許多人對於企業職工補繳政策比較關心,對於這一點,有兩個硬性條件:
第一個是首次參保時間在2011年7月以前,也就是在社保法實施之前。
第二個條件就是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繼續繳納5年社保。
以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後,才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以達到社保繳納年限15年。目前,城鄉居民養老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如果繳納年限不足15年,在退休當年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社保繳納年限。
注意:有些地區要求60歲前必須先繳納1年的社保以後,才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有的地區要求先繼續繳納5年後,才可以進行一次性補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D. 什麼是休息日
休息日又稱公休假日,是勞動者滿一個工作周後的休息時間。勞動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我國職工的休息時間標准成為工作5天、休息2天。該決定同時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企業和不能實行國家規定的統一工作時間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
(4)2017年人社部頒發的勞動法擴展閱讀:
法定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的區別:
我國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准為11天,具體為: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休息日又稱公休假日,我國職工的休息時間標准為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
E. 2017年,新勞動法中規定兼職工最低多少錢一個小時
勞動法沒有規定,由所在省市人民政府規定。
連雲港市贛榆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
《關於調整全區最容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贛人社發〔2017〕46號
各相關單位、各類企業: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原勞動保障部令第21號)、《江蘇省企業最低工資暫行規定》(省政府令第56號)、《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蘇人社發[2017]204號)、《關於調整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連人社發〔2017〕199 號),經區政府同意,決定從2017年7月1日起調整全區最低工資標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標准:贛榆區(三類地區)1520元/月;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贛榆區(三類地區)13.5元/小時。
企業支付給頂崗實習學生的實習報酬和勤工助學學生的勞動報酬按照小時計酬,並不得低於當地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二、下列項目不作為最低工資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一)加班加點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勞動者按下限繳存的住房公積金;
(四)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2017年7月4日
F. 國家職業技能標准
日前,人社部辦公廳頒布了2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包括中式烹調師等。這些標準是在職業分類基礎上,對從業人員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出的要求,是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技能鑒定評價的基本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國家確定職業分類,並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人社部據此組織開發國家職業技能標准,截至2015年底,共頒布了94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這些標准對引導職業教育培訓、規范技能鑒定評價、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人社部公布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為規范實施《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人社部修訂頒布了《國家職業技能標准編制技術規程(2018年版)》,並啟動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涉及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制定修訂工作。
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准編制技術規程(2018年版)》的要求,每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需經歷立項、開發、審定、頒布四個階段共13個環節的工作流程。其中,審定階段包括預審、初審、徵求意見、修改、終審等五個環節,以確保標准編制質量。目前,除已頒布的2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外,另有25個標准已完成立項、開發、審定工作,擬由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頒布。上述標准頒布之日起,原相應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同時廢止。
人社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是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標准具體內容將在人社部官網公布,為社會公眾提供網路查詢服務。該負責人還表示,人社部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職業標准開發,除陸續頒布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外,還將指導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牽頭開發行業企業評價規范,推動成熟的行業企業評價規范上升為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同時鼓勵龍頭企業在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基礎上開發應用體現國際最新技術的企業評價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