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罰款標准
❶ 哪些情況會造成民事訴訟法中的罰款
一、民事訴訟法中的罰款 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在對個人及單位罰款金額的基礎上,加大了處罰力度,加重了行為人的違法成本,也是國家為了解決執行難,加大法律的威懾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比如《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從法律層面看,大幅度的提高處 罰金 額,形成強大態勢;從執行層面看,可以有效的遏制藐視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效力的行為。總體來說,該條規定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但任何一種好的制度都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他能起到法律應有的作用,用不好,它的消極意義將不斷膨脹,最終使其失去法律者指定法律時的初衷。 法律雖有該條規定,但並不是意味著在實踐中對任何妨害 訴訟 和執行的行為都一視同仁的給予處罰或者高額處罰。 二、區別對待,其主要原因 (1)我國人口眾多,雖經過多次普法教育,但公民的整體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不高; (2)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 (3)具體案情各異; (4)人民法院需要對妨害訴訟和執行的行為施加威懾力的大小程度不一。所以該條是給審判法官和執行法官一個處罰幅度,在這個幅度范圍內,由審判法官和執行法官根據案件基本情況,結合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被執行人的履行能力科學的設定一個數額,從而達到懲治違法行為和形成法律威懾力的立法目的。 三、罰款需具備的構成要件 1、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1)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2)義務人沒有在生效文書確定的期限內自覺履行義務 (3)權利人依據上述生效文書向有 管轄權 的人民法院申請 強制執行 (4)人民法院已 立案 執行 (5)被執行人有能力履行義務 (6)被執行人沒有履行義務(如無特殊說明,本文僅指金錢給付義務的履行) (7)被執行人沒有履行義務的原因不是其客觀不能履行,而是其主觀上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符合上述條件的執行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採取司法拘留措施,情節嚴重的還可以移送公安部門進行偵查並追究其刑事責任。 2、要有妨害訴訟和執行的行為存在 任何處罰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基礎違法事實之上,沒有基礎違法事實,根本談不上處罰。因為罰款是對行為人在經濟上增加支出,是僅次於人身限制之後的較為嚴重的強制措施,所以,作為審判法官和執行法官應當從嚴執法。如何沒有法律 法規 規定,隨便給予某單位設定義務,這是司法權的濫用。 3、違法行為的嚴重性 行為的輕重是我們課以處罰、裁量處罰的重要依據。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違反《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百零四條的規定情形的行為都必須給予處罰。法律課以處罰的條款,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不得不」被動的事情,只有在罰款以外的措施尚不能教育行為人,不能對行為人起到震懾作用的情況下,才對行為人實施處罰。行為人的行為的嚴重程度,是我們裁量的依據,判斷行為人的行為的程度,法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這得依靠法官根據具體情節適時作出評判。 綜上所述,以上詳細的介紹了可以構成罰款的幾種情況,以及罰款的金額具體是多少,對於一些妨礙法院審理案件,無視法律,甚至對司法工作人員進行報復的人,為了使案件能夠公平公正的得到處理,民事訴訟法中的罰款是十分必要的。希望大家在行使權力的同時,也要遵守法律,不要妨礙工作人員辦案。
❷ 人民法院對個人進行的罰款最高限額多少
人民法院對個人進行的罰款最高限額為十萬元以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2)民事訴訟法罰款標准擴展閱讀:
在刑法分則對罰金數額的規定主要有以下五種情形:
1、無限額罰金制。即指刑法分則僅規定選處、單處或者並處罰金,不規定罰金的具體數額限度,而是由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總則確定的原則——根據犯罪情節,自由裁量罰金的具體數額。
在無限額罰金的情況下,根據前引司法解釋第2條的規定,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一千元;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判處罰金的,罰金的最低數額不能少於五百元。
2、限額罰金制。即指刑法分則規定了罰金數額的下限和上限,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規定的數額幅度內裁量罰金。例如,刑法第170條規定,偽造貨幣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類似規定在刑法分則中為數不少,主要集中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一章中。
3、比例罰金制。即以犯罪金額的百分比決定罰金的數額。例如,根據刑法第158條規定,對虛報注冊資本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虛報注冊資本金額1%以上5%以下罰金。
4、倍數罰金制。即以犯罪金額的倍數決定罰金的數額。例如,刑法第202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根據這一規定,罰金數額取決於犯罪數額,犯罪數額越大,罰金數額也越高;反之,亦然。
5、倍比罰金制。即同時以犯罪金額的比例和倍數決定罰金的數額。例如,根據刑法第141條規定,對生產、銷售假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這類罰金數額的條文主要集中在刑法第三章第一節所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中。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241條 第115條都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41條、第115條的規定是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並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