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的概念舉例說明

勞動法的概念舉例說明

發布時間: 2025-08-06 10:25:00

Ⅰ 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的相同點是什麼

一、概念上的區別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獨立部門。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上的勞動合同法就是指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可以說是《勞動合同法》的母法。
二、總體區別
(一)名稱上的區別
《勞動合同法》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而《勞動法》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在立法層次上,兩者同為法律。在企業和勞動者中容易把勞動法稱為勞動法,把勞動合同法稱為新勞動法。
(二)立法歷程上的區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並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沒有作出任何修改。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於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並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並於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三)立法內容上的區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立法內容包括13章107條,涵蓋了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爭議、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內容包括8章98條,對勞動合同制度做了進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變更、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如集體合同、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以及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內容。
總體上來說,《勞動法》是勞動保障立法體系中的基準法,是《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根據。在實際應用中,兩者還是存在一些差別的。

Ⅱ 勞動法概念

勞動法,作為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於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其他社會關系。這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從民法中獨立出來的一個法律部門,具有其獨特性和獨立性。


根據《勞動法》的定義,這一法律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推動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從狹義角度看,我國的《勞動法》特指1994年制定並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實施。廣義上,《勞動法》涵蓋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和與勞動關系緊密相關的其他法律規范。


《勞動法》被視為維護人權、體現人本關懷的基本法律,在西方國家甚至被喻為「第二憲法」。它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就業政策與職工錄用、勞動合同的訂立與解除、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與安全技術規程等。


各國在實施《勞動法》時,形式可能不同,有的國家以單行法規形式頒布,而有的國家則以勞動法典的形式呈現。勞動法作為法律體系中獨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門,對於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經濟發展和保障勞動者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2)勞動法的概念舉例說明擴展閱讀

勞動法(labour law),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為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Ⅲ 簡述勞動法的概念和特徵

勞動法的概念

勞動法的概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三、實質意義上的勞動法

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也是廣義的勞動法。比如《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安全生產法》等等。

Ⅳ 勞動法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查制度等。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Ⅳ 勞動法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主觀: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為,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客觀: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Ⅵ 簡述勞動法的概念和特徵

法律分析: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保障職業穩定,從而保證社會穩定;強調勞工代表的作用; 解僱程序復;法律制定是一個問題,法律的執行又是另一個問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Ⅶ 簡述勞動法的概念和特徵

1. 勞動法定義: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及相關社會關系的法律體系。它涉及工會、僱主與雇員之間的關系,並確保各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得到保障。
2. 我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自1995年1月1日起生效,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該法基於憲法制定。
3. 適用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以及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均適用《勞動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也依照該法執行。
4. 勞動者權利: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和休假的權利、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以及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等。同時,勞動者有義務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遵守勞動安全衛生規程,保持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中撤回的意思 發布:2025-08-12 01:30:26 瀏覽:159
昆明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8-12 01:16:12 瀏覽:506
警察面試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2 01:16:11 瀏覽:233
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1:15:27 瀏覽:205
沒按手印的擔保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2 01:06:02 瀏覽:729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