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課程的性質
Ⅰ 行政專業所學科目
市政學(Municipal Manegment)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市政學亦稱市政管理學,是關於城市治理的知識體系,主要研究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務及其規律的科學。其主要內容有緒論、市政管理理論與方法、城市與城市事務、市民與市民參政、城市規劃建設、公共設施、以及城市政治、經濟、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環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內容。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務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基本能力。
參考書目:張永桃主編,《市政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社會學概論(Sociology)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社會學的相關知識,包括社會的形成,社會制度,社會文化,文化傳播,社會化以及社會的群體、組織、社會分層、社會流動、社會變遷和社會現代化,最後還包括社會問題和社會保障。
先修課程:社會熱點分析、社區管理研討
參考書目: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編,《社會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4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樣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普遍調查等社會調查方法,以及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調查報告的寫作等內容。
參考書目:風笑天著,《現代社會調查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4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International Politics & Rel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其意義。著重探討當代國際政治體系的結構、功能、動力、環境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同時對以國家用為主體的國際政治行為體的行為及其動因,及其相互關系的基本狀態及其調控進行深入討論。
參考書目:
1、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7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5.
2、Howard H. Lentn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Minneapolis/St. Panl: West Publishing, 1997.
3、John T. Rourke,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 world stage, 3rd ed, Guilford,CT: Dashkin/Mcgraw-Hill, 2000.
4行政職業能力訓練(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raining)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國家公務員考試採取筆試與口試結合的辦法,其中,行政職業能力配合其他考試和測評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補充,行政職業能力具有否決權。本課程在於通過考察勝任於國家機關行政工作需要的素質要求——適應公務員職位要求的一般素質與能力,其內容包括知覺速度與准確性、判斷推理能力、言語理解能力、資料分析能力、數量關系處理能力等幾大部分。通過對測試內容與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從心理和能力兩方面為畢業生做好准備,幫助學生在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勝出,以培養學生對於行政職業取向的敏感性和必備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質。
參考書目:《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中國人事出版社。
4中國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中國自商代、西周至鴉片戰爭的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自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的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具體內容包括經濟政治背景、政治思想的分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領域爭論的主要問題等。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學
參考書目:曹德本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組織行為學(Study of Actions in Orgniz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研究組織系統中人的行為心理活動規律,它主要從三個層次展開:個體心理與行為,包括個性、知覺、需要與激勵理論、態度等內容;群體心理與行為,包括群體心理的一般理論、群體決策、群體溝通與沖突、人際關系、團隊等內容;組織心理與行為,包括領導心理、組織結構與組織文化、組織變革與組織發展、工作應激等內容。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
參考教材:盧盛忠,《管理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人力資源開發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指的是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的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的管理過程。本課程將介紹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與錄用、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與發展、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員工培訓與發展、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應用等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環節。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
參考教材:余凱成等,《人力資源管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法學(Administrative Law)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與人民(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並且闡述一個合法有效的政府行為的標准。主要包括行政法學的基礎理論、行政主體、各種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法學基礎理論
參考書目: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學(Public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管理行為為研究對象,融綜合性、動態性和應用性為一體的相對獨立的學科。本課程分四大部分講述:一、行政的歷史與發展;二、行政的基本理論與制度設計;三、行政的運作過程;四、行政的行為選擇。本課程一方面介紹行政學產生一百多年來的重要思想、事件、人物、爭論等專業常識,另一方面注重結合當代行政管理的改革實踐,講解基本概念與原理。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政治學導論
參考書目:張國慶主編,《行政管理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公共政策分析(Pubilc Policy Analysis)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政府及公共組織如何遵循客觀規律,有效地制定和執行公共政策。它以解決社會問題為根本價值取向,是一門交叉性較強的學科。課程分三大部分講授:第一部分講述公共政策的定義、特性、類別及功能,政策科學產生的歷史特點及發展趨勢,公共政策與政府、環境、公共利益的關系。第二部分講述一般的政策過程。第三部分講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看重介紹一些基本的分析模型。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方法。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陳振明主編,《政策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4政府經濟學(Governmental Economics)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經濟行為和經濟政策,分析政府在社會中應該干什麼和如何乾等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政府職能的確定與選擇、政府職能的實現過程、政府與制度變遷、政府與公共物品、政府與微觀管制、政府與宏觀調控、政府與社會保障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杜莉等,《政府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4西方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以年代、人物、思想流派為線索,介紹西方政治思想的傳統及其發展演變。在時間上,著重講述了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西方近代社會的政治思想。主要分析柏垃圖、亞里士多德、阿奎那、馬基雅維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休謨、托克維爾、密爾、邊沁、漢密爾頓等人的政治學說。
先修課程:政治學原理、西方政治制度
參考書目:徐大同主編,《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薩拜因著,《政治學說史》,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4政府公共關系(Governmental Public Rel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政府公共關系的宗旨是通過各種有效的公共關系手段,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國家在國內、國外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作為一門課,它主要介紹公共關系內涵,政府公共關系的特徵、功能、主體、客體,政府公共關系工作程序和傳播溝通媒介,如果時間許可,可以多做些安全分析、公共關系策劃等,還可以講一下政府公共關系實務及政府公共關系禮儀等。這對培養未來行政管理人員的形象意識較重要。
先修課程:公共關系
參考書目:熊源偉,《公共關系學》,安徽人民出版社;肖榮,《公共關系學》,雲南教育出版社。
4國家公務員制度(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首先從制度孕育、創立、成長、完善的歷史縱深視角,探究了公務員制度的社會起源、創立與發展;其次力圖在紛呈雜瑣的現象背後,找出某些普遍性的原理,即分析公務員制度的一般理論;公務員制度的共同條件,主要運行機制與公務員制度的科學價值;再次立足於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實踐,分析中國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客觀條件、戰略思路及體制構造。本課程主要有五個專題:一、公務員制度的社會起源,全面創立與發展;二、發展中國家實行公務員制度的經濟教訓;三、公務員制度的一般理論;四、中國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客觀條件及戰略思路;五、中國公務員制度的體制構造。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黃衛平、譚功榮主編,《比較公務員制度》,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4比較行政學(Comparetive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比較行政學(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 Study)是現代行政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即運用生態學(ecology)、類型學(又稱形態學typology)等科學方法比較研究各國行政環境與行政系統相互作用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系統化的專業思維方式,並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分析國內外行政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為我國的行政改革和發展提供借鑒。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自編。
4電子政府研討 (Study On E-Govern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電子政府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管理領域廣泛應用的結果。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政府管理的前沿意識,提高學生的現代行政管理專業技能。該課程主要講授電子化政府和網上公共服務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教學方式有多媒體演示、課堂研討和實地觀摩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自編。
4行政公文寫作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公文寫作以政府及公共組織文件生成、運轉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公文處理速度、質量與機關辦事效率、工作質量的關系;是一門融行政管理學、寫作學等為一體的實踐性和實用都很強的學科。主要內容有:公文含義、分類、特點、作用、文件格式、行文制度以及機關單位各體公文的寫法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鄒育根編著,《行政公文學教程》,雲南教育出版社; 曾昭樂編著,《現代公文寫作》,中山大學出版社。
4領導學(On Leadership)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領導學是一門以領導活動規律和特點為主要研究對象、融政治學、管理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主要內容有:領導本質、領導體制、領導素質、領導職能、領導環境、領導過程、領導方法和藝術。
先修課程:政治學導論、管理學原理
參考書目:王樂夫主編,《現代領導學》,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秘書學 (On Secretarial work)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秘書學是研究秘書活動和秘書工作規律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主要內容有;秘書活動主體、組織、內容、關系、方法等五大部分。
先修課程:管理學、領導學、行政公文寫作
參考書目;鄒育根編,《秘書工作規范手冊》,暨南大學出版社;諸孝正、羅烈傑、王世國編,《秘書學概論》,廣東教育出版社。
4政治學與行政學原著選讀(Selected Classic 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對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經典原著進行解讀,了解政治學、行政學思想的演變,追蹤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前沿,探討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軌跡。
先修課程: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學說史
4政府倫理(Ethics in Govern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包括:行政人員的倫理價值、行政責任和義務、行政組織如何負責等。
先修課程:倫理學、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特里?庫珀,《行政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文化研究(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文化是客觀政治過程在社會成員心理反映上的積累,並對客觀政治過程具有重大的影響與作用。本課程主要介紹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徵、功能和意義,並對中西古今行政文化進行系統分析和比較,具體內容包括:家庭本位與個人本位的比較、民本文化與民主文化的比較、禮治文化與法治文化的比較,等等。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學
參考書目:王樂理,《政治文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國際事務管理(International Affairs Manage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
課程內容:本課程從國際事務和管理相結合的角度來探討國際問題。主要包括對國際事務管理的基本概念、行為主體、功能分類(包括政治、經濟、安全、文化、體育、衛生等)及其模式等的分析,同時對國際事務中的領導權等核心問題進行探討。
先修課程: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管理學原理
參考書目:自編。
Ⅱ 公法什麼課可以考
可以參加考試的公法課程主要包括國家法律制度、行政法和憲法等相關課程。
國家法律制度:這門課程主要探討國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構成以及運行機制。通過學習,你可以深入了解國家法律體系的結構和功能,為法律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行政法:行政法是規范國家行政機關行為的重要法律體系。在這門課程中,你將學習行政權力的來源、行使方式以及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這對於理解政府行為、維護公民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核心內容。學習憲法課程,你將深入了解國家政治體制、權力分配以及公民權利保障等方面的知識。
這些公法課程在法學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法學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通過學習和考試,你可以評估自己對公法知識的掌握程度,並為未來的法律實踐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