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期間

行政法上的期間

發布時間: 2025-08-07 08:17:16

『壹』 民法行政法中規定的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條規定,民法所稱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
第二百零一條規定,按照年、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日不計入,自下一日開始計算。按照小時計算期間的,自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時間開始計算。
第二百零二條規定,按照年、月計算期間的,到期月的對應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沒有對應日的,月末日為期間的最後一日。
訴訟期間的計算方法如下:
1、未定有清償期的債權,自債權人請求時起算;定有清償期的債權,自期限屆滿時起算。
2、附停止條件的請求權,自條件成就之時起算,因為條件成就前,其權利尚屬不可行使的期待權。
3、損害賠償請求權,應視請求權發生的事實性質而定:
(1)對於因債務不履行而生的債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自債務不履行時起算。
(2)對於因人身受傷害而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3)對於其他的因侵權行為而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其時效期間應自權利人已知或應知其權利受損害及侵害人為誰時起計算。
綜上所述,民法中的期間按照公歷年、月、日、小時計算,按照年、月、日計算的,開始的當日不計算,從下一日才開始計算。以上內容就是關於民法期間計算單位的有哪些及相關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知識想了解,歡迎登陸找法網,我們會有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貳』 法律上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分別算多少天 (如果各種法規上有不一樣的請詳細說明)

一般 一個月 就是30天 3個月 就是 90天 6個月 就是180天
當然如29天啊 28天的 也算一個月 31天的也算1個月。

『叄』 2010年司法考試必備之《行政法》講義(四)

2010年司法考試必備之《行政法》講義(四)
第四章 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我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一、初創階段(1949-1957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開始生長和發展的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行政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國家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行政組織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職權、工作方式和責任。同時,國家還制定和頒布了大量的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定了國家機關對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務,以及人、財、物各個領域管理的許可權及管理方式。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國家共頒布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829項。這個時期,國家還建立了行政監察制度和公民控告政法英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制度。

二、停滯和遭受摧殘階段(1957-1978年)

這是中國行政法制發展緩慢、徘徊、停滯和倒退的時期。其中「*」十年,行政法制更是歷經磨難和備受摧殘。

三、重建和反展階段(1978-1989年)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通過,是中國行政法制重建和走向發展的新巧慧滾時期。這期間,最主要的工作有五項:

(一)恢復原有法制,解決行政領域無法可依的問題

(二)制定新憲法,確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發展方向

(三)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

(四)確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

四、發展和向新模式轉化階段(1989-)

所謂「向新模式轉化」,是指行政法由原來主要適應計劃經濟的模式向現在適應市場經濟的模式轉化,由過去主要執行管理職能的模式向現在既具管理職能,又具控權職能的模式轉化。這主要體現為六個方面:

(一)在行政管理領域確立依法行政原則

(二)制定行政訴訟法,建立行政訴訟制度

(三)制定國家賠償法,建立行政賠償制度

(四)制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建立公務員制度

(五)制定《行政監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監督

(六)健全行政程序法制,加強對行政權行使過程的監督和制約

第二節 我國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

一、「史前階段」(1949-1978)

新中國成立後30年中,行政法學在我國學科分類目錄上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行政法學學科並未建立起來。

二、創建階段(1978-1985)

1983年出版的、王岷燦主編的《行政法概要》,是我國第一本行政法學統編教材。

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行政法學的教學、科研已在我國全面展開,行政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學分支學科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

三、全面發展階段(1985-1989)

1985年以後,行政法學迅速在全國發展起來,就行政法著述來說,已達幾十種之多,既有教科書,又有專著;既有研究中國行政法的著作,又有研究外國行政法的著作;既有行政法英傑政法的論著,又有譯著,更有大量的論文、譯文。

四、深入發展和學術流派逐步形成階段(1989-)

1989年以後,我國行政法學深入發展,主要體現在質上,體現在深度碧虛上。這主要體現在:專題性研究成果大批涌現;行政訴訟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學中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法學研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若干學術流派出現。

第三節 各國行政法學的主要流派

一、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形成及其歷史背景

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調整對象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此種關系,如何配置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從而構成怎樣的法的秩序,行政法學者有不同的主張、觀點、理論,逐漸形成了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衡論學派。

控權論學說主要在英美國家流行。孝余

管理論學說主要在原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流行。

平衡論創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羅豪才教授等提出。之後,平衡論學說在中國一直在不斷發展、完善,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在行政法學界佔主導地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平衡論持有異議,有些學者仍然主張新控權論或新管理論。

二、行政法學主要流派的基本觀點

(一)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於保障私人的權利和自由。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權力。

3、控權論特別強調嚴格的依法行政原則,主張嚴格限制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4、行政法的主要手段有兩個:司法審查和行政程序。

(二)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調整國家管理關系、規定國家管理的原則和制度。

3、管理論通常將管理原則視為法的原則,並且以堅持******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等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則。

4、行政法律關系主要是命令——服從關系,從而行政法的手段主要是強制和命令性的。

(三)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1、行政法既要保障行政管政法英傑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

2、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3、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但對依法行政的內涵應予以新的解釋。

4、平衡論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即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採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本章思考題:

1、簡述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2、簡述管理論的基本觀點。

3、簡述平衡論的基本觀點。

4、試論我國行政法發展的社會背景。

『肆』 行政法中,復議、聽證、許可等的相對人申請和行政(復議)機關答復期限。

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不予受理,並書面告知申請人;對符合規定,但是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除前述規定外,行政復議申請自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依照規定接受行政復議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對依照規定屬於其他行政復議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並告知申請人。接受轉送的行政復議機關應當依照上述規定辦理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後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並提出對有關規定的審查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對該規定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依法處理,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六十日內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行政復議機關在對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時,認為其依據不合法,本機關有權處理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依法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在七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國家機關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伍』 鍦ㄨ屾斂娉曢噷闈㈢殑鏈熼棿鍐呭寘鍚浼戞伅鏃ョ殑璇濓紝鏄鍚﹁佸歡榪燂紵

鍒嗙被: 紺句細姘戠敓 >> 娉曞緥
闂棰樻弿榪:

娉曞緥瑙勫畾絝嬫堟湡闂翠負鍙楃悊鍚庣殑涓冨ぉ浠ュ唴錛屽傛灉榪欎竷澶╀腑鏈変袱澶╂槸鍛ㄥ叚鍜屽懆鏃ワ紙榪欎袱澶╀笉鏄涓冨ぉ涓鐨勬渶鍚庝袱澶╋級錛岄偅榪欎釜絝嬫堟湡闂存槸鍚﹀彲浠ユ帹榪熷埌絎涔濆拰絎鍗佸ぉ錛

瑙f瀽:

涓嶅彲浠ュ歡榪熴傚洜涓哄彧鏈夋渶鍚庝竴澶╂槸鑺傚亣鏃ョ殑鎵嶅彲浠ラ『寤朵竴澶╋紝涓闂存湁鑺傚亣鏃ョ殑涓嶈兘鎵i櫎錛屽惁鍒欏彉鎴愪簡鈥滃伐浣滄棩鈥濄

鉶界劧榪欎釜闂棰橈紝琛屾斂璇夎兼硶娌℃湁鍏蜂綋瑙勫畾錛屼絾鏄鎸夋湁鍏寵勫畾錛岃屾斂璇夎兼硶娌℃湁瑙勫畾鐨勫彲浠ュ弬鐓ф皯浜嬭瘔璁肩殑瑙勫畾銆

銆婃渶楂樹漢姘戞硶闄㈠叧浜庢墽琛屻堜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琛屾斂璇夎兼硶銆夎嫢騫查棶棰樼殑瑙i噴銆嬶細

絎涔濆嶮涓冩潯 浜烘皯娉曢櫌瀹$悊琛屾斂妗堜歡錛岄櫎渚濈収琛屾斂璇夎兼硶鍜屾湰瑙i噴澶栵紝鍙浠ュ弬鐓ф皯浜嬭瘔璁肩殑鏈夊叧瑙勫畾銆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姘戜簨璇夎兼硶銆嬶細

絎涓冨嶮浜旀潯 鏈熼棿鍖呮嫭娉曞畾鏈熼棿鍜屼漢姘戞硶闄㈡寚瀹氱殑鏈熼棿銆

鏈熼棿浠ユ椂銆佹棩銆佹湀銆佸勾璁$畻銆傛湡闂村紑濮嬬殑鏃跺拰鏃ワ紝涓嶈$畻鍦ㄦ湡闂村唴銆

鏈熼棿灞婃弧鐨勬渶鍚庝竴鏃ユ槸鑺傚亣鏃ョ殑錛屼互鑺傚亣鏃ュ悗鐨勭涓鏃ヤ負鏈熼棿灞婃弧鐨勬棩鏈熴

『陸』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行政法中的期限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許可法》中的期限全部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八十二條:本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二,《行政強製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行政復議法》中的「5」日和「7」日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四十條第二款: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 *** 資訊公開條例》中只有兩個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該條例第十八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 *** 資訊,應當自該 *** 資訊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 *** 資訊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規范中皆沒有明確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但一般來講,3日、5日、7日這些較短期限都應當理解為工作日,因為本身時間較短,如果算自然日,趕上節假日國家機關不上班,就會使得公眾喪失期限利益,顯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日期當然是自然日。

行政法中15日怎麼區分工作日還是自然人

如果明確是工作日,則為工作日,否則都是自然日

一審不服遞交上訴後的七日期限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

一般是為自然日
在一審法院作出裁判後,裁判並沒有立即生效。只有在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且上訴期限屆滿後才生效。因此,您要想上訴,則須在上訴期限以內提起。上訴期限的規定在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尾部都有明確告知。民事和行政判決是在判決書送達後十五日內;民
事和行政裁定是在裁定書送達後十日內。刑事判決是在判決書送達後十日內;刑事裁定是在裁定書送達後五日內。期限都從文書送達後的第二日計算。雙方當事人收
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日期可能不一致,其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次日起算。如果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恰好是法定節假日,則以法定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日。

行政處罰說的天數一般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分述如下:
第一,《行政許可法》中的期限全部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八十二條:本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二,《行政強製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行政復議法》中的「5」日和「7」日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四十條第二款: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 *** 資訊公開條例》中只有兩個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該條例第十八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 *** 資訊,應當自該 *** 資訊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 *** 資訊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規范中皆沒有明確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但一般來講,3日、5日、7日這些較短期限都應當理解為工作日,因為本身時間較短,如果算自然日,趕上節假日國家機關不上班,就會使得公眾喪失期限利益,顯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日期當然是自然日。
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一審判決後上訴期限15日是自然日還是工作日

不是指工作日,自收到一審判決的第二天開始計算十五天,如果最後一天是節假日或者正常休息日的,順延至第一天工作日 。

法律法規規章中的日指的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無明確說,應該是自然日。但有的會在附章中明確是工作日,那就是工作日

行政復議中被申請人答辯的時間十天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這個十日是自然日。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可以順延到節假日後第一個工作日。
《行政復議法》
第四十條行政復議期間的計算和行政復議文書的送達,依照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送達的規定執行。
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中的四十王日結案是指工作日還是自然日

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的四十五日結案是指自然日;
2、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條【仲裁審理時限及先行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熱點內容
湖北省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45
動遷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2 00:45:57 瀏覽:994
天津趙洋律師 發布:2025-08-12 00:43:28 瀏覽:608
遂寧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8-12 00:19:25 瀏覽:385
外匯法規2017 發布:2025-08-12 00:15:01 瀏覽:592
合同法有約定從其約定 發布:2025-08-12 00:13:28 瀏覽:523
砸手機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2 00:07:32 瀏覽:635
律師保險費 發布:2025-08-12 00:05:52 瀏覽: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2 00:03:35 瀏覽:88
關於拆遷安置房法規 發布:2025-08-11 23:53:47 瀏覽: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