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欠薪糾紛

勞動法欠薪糾紛

發布時間: 2025-08-09 04:07:39

勞動法新規2024年拖欠工資會怎麼處罰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將面臨加倍賠償、被列入失信名單、營業執照被吊銷、負責人可能被判刑等處罰。通常情況下,工資應當按時發放,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違法理由拖欠。如遇拖欠,勞動者可依法申請勞動仲裁維護權益。
1. 勞動法新規對拖欠工資的處罰包括:
- 勞動行政部門處罰:逾期不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需加付應付金額50%至100%的賠償金。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處罰:對於無故拖欠嚴重、影響惡劣的企業,將其信息公布於社會信用體系,並記入「黑名單」。
- 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罰:拖欠農民工工資或逾期不支付的建築施工單位,將受到停止投標、清出市場等處罰,並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
- 刑事處罰:採取轉移資產、逃跑等手段逃避支付工資,或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且數額較大的,將構成犯罪,負責人可能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若造成嚴重後果,處罰將加重至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工資發放時間與拖欠界定:
工資應按月支付,若用人單位超過30天未結算,即可被視為拖欠工資。工資支付必須以貨幣形式按時發放給勞動者,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明確規定,工資必須在雙方約定的日期支付,節假日或休息日提前至最近的工作日。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周薪、日薪制度可按周或日支付。用人單位提供服務即應支付相應報酬,違反合同約定拖欠工資的,勞動者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以維護自身權益。

㈡ 勞動法規定了仲裁欠薪的期限

自欠薪事件發生之日即可提起仲裁。
若在勞動期內因拖欠工資產生糾紛,勞動者無需受一年仲裁期限限制;
然而,在勞動關系終止之後,須於一年內提出仲裁申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熱點內容
法院府院聯動機制 發布:2025-08-11 22:25:41 瀏覽:492
司法整風 發布:2025-08-11 22:24:07 瀏覽:337
簽字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1 22:22:59 瀏覽:183
不參加公司體檢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1 22:18:08 瀏覽:576
澳門關於葯品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1 22:09:22 瀏覽:654
海珠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1 22:06:43 瀏覽:211
北京田法官 發布:2025-08-11 22:01:18 瀏覽:194
承兌匯票變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53:14 瀏覽:698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