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1981年的民事訴訟法

1981年的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5-08-09 22:54:35

㈠ 1981年中國有什麼重要的會議

1981年中國有全國兩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會議原則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草案)》,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後公布試行。

(1)1981年的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81年11月28日~12月14日在北京舉行。

五屆政協四次會議期間,委員們列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17天的會議中,委員們認真審議了一年來政協常委會的工作,討論了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各項報告以及法律草案,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政治決議》,增選劉斐、董其武為五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還增選了19名常務委員。政治決議說,五屆政協四次會議一致贊同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趙紫陽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

決議號召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各人民團體、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國外僑胞以及其他一切愛國力量,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提高信心,振奮精神,團結一致,鼓足干勁,為貫徹執行趙紫陽總理提出的各項方針任務,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衛世界和平、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的貢獻。

㈡ 中國有哪些法律是被徹底廢止的呢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廢止專勞教制度屬。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徹底廢除了勞教制度決定(實際上勞改制度自始就不是國家法律,但長期以來,對我國法律影響很大)。
新中國至今被廢止的法律很多。2015年四月,計715件司法解釋因與法律相抵觸或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而被廢止。
另:只要與新修改並頒布的法律相抵觸的法律(或條文),一律屬於被廢止的法律(或條文)。

㈢ 被行政處罰的人能否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為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當事人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訴訟問題的批復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法經他字(82)第25號請示報告收悉。關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當事人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訴訟問題,經我們研究,現答復如下:

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根據這一規定,我們認為,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能否受理,要看行政機關據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法律是否有明文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凡是法律明文規定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凡是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就不應受理,而應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八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告知原告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解決。你院來文請示的問題,應按照上述民事訴訟法(試行)的規定辦理。

此復

附一: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對工商部門罰沒處分不服向法院起訴法院能否受理的請示報告 法經他字(82)第25號最高人民法院:

我省六安地區、淮南市法院系統,去年以來先後分別受理了3起當事人(均系法人)對工商部門罰沒處分不服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工商部門意見很大,反映極為強烈,以法院侵犯了他們的職權為理由,拒不應訴,並多次向當地黨委和我院書面報告,抗議法院受理,現將這3個案件的概況、工商部門抗議受理的理由及我們的意見報告如下:

六安地區金寨縣人民法院受理的一件是,河南省潢川縣土產公司1980年10月中旬委託我省六安地區金寨縣百貨公司城關零售商店和知青門市部代銷八位數電子計算器170隻,訂價每隻80元。1981年5月26日金寨縣工商局以販賣走私商品為由,將代銷已出售103隻的價額8千餘元及還未售出的計算器全部沒收上繳國庫。潢川縣土產公司以電子計算器被指定為廢舊回收公司經營而土產公司包括廢舊回收業務;在國家指定收購單位進貨、報過海關稅、並有正式發票;而且是在國務院、中央軍委國發(80)184號文件下達前進的貨等理由,多次要求工商局及其上級處理,均未獲答復。為此,才向金寨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淮南市受理的2件,是謝家集貿易貨棧於1981年3月從內蒙購進葵花籽7萬斤,經主管部門批准以批發價每市斤0.74元,零售價每市斤0.84元出售。謝家集區工商局經淮南市工商局批准,以該棧擅自提價支持職工搞投機倒把為由,對該棧罰款3119.74元,該棧及市供銷社不服,以葵花籽是三類農副產品,可以議購議銷;且銷售價並未超過物價部門規定的每市斤不高於0.88元的限制,曾四次向市有關主管部門及市財辦報告,要求處理,均未獲結果,才向淮南市謝家集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另是大通貿易貨棧於1980年底81年初從河南省沈邱縣購進各類香煙1810件,價值28.4萬余元,大通區工商局以該棧倒賣香煙為由,罰、沒款2.2萬余元,該棧及其主管部門不服,多次向市財辦及有關單位反映,一直未獲解決,遂向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市中院曾將起訴書轉請市財辦處理,被市財辦退回,法院又將起訴書退回原起訴單位,今年2月,他們再次向法院起訴,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不好再推,才立案受理。

他們立案受理的主要依據,是參照了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1981年7月編印的《經濟審判工作參考資料》第七期刊載的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妥善處理經濟罰款糾紛案件》一文。在立案受理後,這兩個地方的工商部門拒不應訴,他們的主要理由是:「1981年第三期《民主與法制》雜志『法律顧問』刊登該刊編輯部法律顧問組答司法工作者翟寶成同志問,明確解答當事人因對市場管理部門給予的沒收罰款處分不服而向法院提出申訴的案件,法院不宜受理」。「人民法院不宜採用判決或裁定的方式撤銷或變更市場管理部門所作的處分決定。因此,法院直接干預工商部門查處投機倒把案件和受理申訴的行徑是毫無根據的。工商部門成為被告是不應該的。」

我們認為,這類案件應該由國家行政部門處理。根據工商部門的規定,也沒有明確如果對其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由於行政部門不管不問,當事單位多次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在推無可推的情況下,根據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經驗予以立案受理也不是絕對不可以。最近,王戰平副院長講話中提到「行政案件」,是否包括這類案件?行政案件到底是指哪些案件?還不明確。特別是考慮到這類案件有一定的數量,有的主管部門確實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法院受理他們又不願意。我們又陸續接到一批這類案件,因為立案受理後,案件難辦,工商部門堅決不願當被告,甚至到處反映法院干涉他們的工作,而且我們也找不到受理立案的法律依據,所以要各地暫不立案,告知起訴單位向工商部門的上級單位去申請復議,這樣也往往久拖不決。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這類案件的受理許可權應及早作出明確的規定,以利於經濟審判業務的開展。因此,建議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等有關單位,對這些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聯合下文,以便執行。

以上報告,妥否,請復示!

1982年11月5日

附二: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廣東省信宜縣商業信託貿易公司對工商部門罰沒不服引起的一件經濟合同糾紛案法院能否受理的請示報告 法經他字(83)第7號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

關於廣東省信宜縣商業信託貿易公司向我院訴我省阜南縣地城供銷社為兔毛質量等問題引起的購銷合同糾紛一案,因為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罰沒是否正確的問題,這類案件我省有的法院根據你庭1981年7月編印的《經濟審判工作參考資料》第七期所載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介紹的經驗,曾受理立案處理過3件,引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滿,向黨委和上級法院多次控告當地法院,由於找不到足夠的法律依據,使這類案件無法審理,為此,我院曾在1982年11月5日以法經他字(82)第25號函向你院請示:關於當事人對工商部門罰沒不服向法院起訴,法院能否受理?迄今未見復示。現在信宜縣商業信託貿易公司委託信宜縣法律顧問處再次向我院催辦,要求立案處理。我院對是否能立案處理沒有把握,特再向你庭請示,請早日給予復示,以便答復原訴單位。

㈣ 何謂一審終審制

一審級制度是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法律規定的審判機關在組織體繫上設置的等級,當事人可以上訴或檢察機關可以抗訴幾次,一個案件經過多少級法院審判後,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的一種訴訟法律制度。

在實行一審終審制時,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成為確定的判決、裁定當事人或有關人員不得上訴。

(4)1981年的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一審終審,不能上訴的案件有:

1、最高院作的一審民訴案件:

2、督促程序審結的案件;

3、公示催告程序審結的案件;

4、以特別程序審結的案件;

5、依照破產程序審結的案件;

6、一審以民事調解書結案的案件;

9、所有的決定都不能上訴。

10、不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以外的所有裁定;

參考資料:一審終審_網路

婚姻法民事訴訟第51-52-50條的內容

婚姻法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專情況,屬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軍隊離退休幹部騰退軍產房糾紛法院是否受理的復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軍隊離退休幹部騰
退軍產房糾紛法院是否受理的復函
(1991年1月31日 〔1990〕民他字第56號)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津高法(1990)年68號《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訴林學華等五人軍產騰房案是否受理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認為,因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騰遷、對換住房等而發生的糾紛,屬於軍隊離退休幹部轉由地方安置管理工作中的遺留問題,由軍隊和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為妥。故我們同意你院審判委員會的傾向性意見,即此類糾紛人民法院不宜受理。

附: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訴
林學華等五人軍產騰房案是否受理的請示報告
(1990年11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
今年10月13日,我院收到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訴林學華等五人軍產騰房一案是否受理的請示報告」。該案主要涉及軍隊離退休幹部,被移交地方後因住房安置發生糾紛,能否通過訴訟程序加以解決。
一、案情
原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訴被告林學華、李雲亭、孫啟道、劉志忠、王育榮等五人騰房一案。林學華等五人原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團職幹部,按部隊團職標准,每人居住該部隊所有坐落天津市河西區東風里干休所住房三間。1981年5月,林學華等五人先後退休,1982年按中央軍委的有關規定,轉為離休。1986年4月,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81)39號,民政部、總政治部(85)民安字24號,政老字172號文件規定(文件內容另附),五被告的人事、工資關系等正式移交到天津市河西區民政局管理,與部隊完全脫鉤。天津市河西區民政局亦根據(81)39號,中共中央(80)72號和國家計委、建委、財政部、民政部、總政治部、物資總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安排退休幹部住房建設的報告」的文件規定,為五被告在天津市河西區小海地珠江道九江里安置了住房,與原職級標准相同。五被告以該處住房條件不好為由,拒絕搬遷。原告經與河西區民政局、房管局研究,又對小海地住房結構進行了改造和修繕,五被告仍不同意搬遷。原告遂於1986年8月,以五被告之名與房管部門辦理了珠江道九江里住房的租賃關系,並於1989年10月25日向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五被告騰出軍產,遷到地方安置的住房中去。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於1989年10月27日立案。
二、具體處理意見
針對該案應否由人民法院受理,上、下級法院之間有分歧意見。經我院審判委員會研究,仍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本案應由人民法院受理。其主要理由是: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1981)39號文件第六條「離、退休幹部的住房問題,由地方民政部門負責分配。其建築材料和經費,由國家計委負責解決」;中央軍委批轉軍紀委(83)13號文件「幹部工作調動(包括離、退休幹部另行分配了住房),應人走家搬,將原房交回」;津市政府津發(1983)161號文件:「原住部隊營房的,應按規定遷入地方分配的住房」等規定,五被告轉入地方安置後,已失去了對原軍產住房的居住使用權,應騰出軍產。否則,是對軍產房屋產權人合法權益的侵犯。同時,由於五被告的一切關系均已轉入地方民政部門,與部隊完全脫鉤,部隊與他們不再有行政隸屬關系,無法行使有關行政權力。產權人與使用人之間發生的騰房糾紛,屬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益問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二條規定的民法調整的范圍,應由人民法院受理。
此外,本案原、被告及原告訴訟請求明確,事實根據充分,亦符合《民事訴訟法(試行)》第81條之立案根據。
第二種意見:本案不應由人民法院受理。其主要理由是:五被告現住之軍產房,是他們在服役期間,按職級標准取得的,對原告沒有任何侵權行為,現在發生的糾紛,是軍隊和地方在離退休幹部移交地方管理的過程中的遺留問題,由此產生的一切糾紛,應由軍隊與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加以解決。
同時,此類案件一經受理,將涉及到今後執行問題。如法院判決騰房後,五被告不自動履行,須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樣很可能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根據天津市(1986)津軍離、退安辦1號文件第三條規定:「變通住房分配辦法,對現住軍產房,不願搬遷的駐津部隊離退休幹部,可由所在部隊提出名單,直接與區、縣安置部門協商。在辦理移交安置手續的同時,將地方為部隊新建住房交給部隊,由部隊分配使用,但產權不變,並照章繳納房租費。」部隊可按此變通辦法解決,不一定必須收回軍產房。
我院審判委員會研究後的傾向性意見是,本案屬軍隊將離、退休幹部移交地方中的遺留問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類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且涉及軍隊與地方的關系問題,如何解決,請指示。

熱點內容
法院府院聯動機制 發布:2025-08-11 22:25:41 瀏覽:492
司法整風 發布:2025-08-11 22:24:07 瀏覽:337
簽字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1 22:22:59 瀏覽:183
不參加公司體檢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1 22:18:08 瀏覽:576
澳門關於葯品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1 22:09:22 瀏覽:654
海珠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1 22:06:43 瀏覽:211
北京田法官 發布:2025-08-11 22:01:18 瀏覽:194
承兌匯票變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53:14 瀏覽:698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