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實體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實體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5-08-11 16:06:23

❶ 程序法和實體法的區別

程序法和實體法的主要區別如下

  1. 定義上的區別

    •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的法律。它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
    •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
  2. 內容上的區別

    • 程序法:基本包括民事程序法、刑事程序法以及行政程序法等,主要關注於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所需的規則、方式和秩序。
    • 實體法: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事法等,主要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
  3. 功能上的區別

    • 程序法:其主要功能在於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確保實體法得到正確實施。
    • 實體法:其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職權,以及相應的義務和責任,為權利主體帶來有形或無形的利益。

綜上所述,程序法和實體法在定義、內容和功能上均存在顯著區別。程序法側重於實現權利和行使職權的程序性規定,而實體法則側重於規定和確認具體的權利義務內容。

❷ 行政法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

法律分析:實體法,一般是指規定主要權利和義務(或職權和職責)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一條 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為。

❸ 實體行政法與程序行政法的概念,區別以及意義(越詳細越好)

實體法,一般是指規定主要權利和義務(或職權和職責)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等;程序法,一般是指保證權利和義務得以實施的法律,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常是分別作為實體法與程序法而分開的,國家也分別單獨制定法典,使之成為不同的法律部門。但行政法則不同,可以說它既是實體法又是程序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統一。
一方面,行政訴訟法雖然可以獨立成為法典,但它與行政法有關實體或程序的內容密不可分,行政訴訟是因行政活動而發生的事後救濟,是與行政過程相聯系的當然組成部分,缺少了行政訴訟的監督或救濟,依法行政是難以想像的;行政訴訟法中也包含了諸多有關行政的條文。這一點與民法和民事訴訟法、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有著明顯的區別。行政訴訟法統一於行政法之中,是由行政權行使的特徵所決定的,行政法的內容必然包括對違法或不當行為的救濟部分,其中主要是行政訴訟。行政訴訟必須服從行政救濟這一基本主題,在救濟的關繫上它還存在與復議等制度的銜接關系,這是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關系所不具有的特色。而且,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各國都將行政訴訟法作為行政法的組成部分子以對待,有的甚至將行政訴訟(如美國行政法中的司法審查)視為行政法的主要部分。

❹ 實體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是以行政的什麼為標准劃分

實體法是規定和確認權利和義務以及職權和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憲法、行內政法、容民法、商法、刑法等等。

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4)實體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行政權作為一種國家權力,其有權命令相對人進行一定的行為,而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權代表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決定了它在行使時具有高於個人權利的性質,在具體的行政法制度上,都表現出了這一特點。

如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具有行政優先權和行政優益權,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因復議和訴訟而停止執行等等。

在分析案例時,往往首先需要判斷其中的行為是否是行政行為,以決定是否屬於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范圍。判斷的依據是不是一種國家權力的運行,相對人有沒有必須服從的義務或者特徵。

❺ 行政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兩者都屬於行政法律的范疇,關系密切,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行政實體法是內規定行政職權的法容律,而行政程序法則是規定如何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律。行政程序法是形式,行政實體法是內容。因此,可以說行政程序法是保證行政實體法實施的法律,只有嚴格遵守兩者,才能保證行政行為合法有效。

❻ 實體行政法與程序行政法怎麼分

實體行政法與程序行政法的劃分主要基於行政規范的性質

實體行政法定義:主要規范當事人在法律關系中的存在地位、資格、權能等實體性權利義務。 內容:涉及行政管理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例如政府機構在提供公共服務、管理市場、實施社會政策時所應遵循的原則和規定。 目的:強調行政管理的實質內容,確保公民在行政關系中的權益。

程序行政法定義:關注實施實體性行政法規范所必需的程序性權利義務。 內容: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包括行政訴訟法和行政程序法等,規定了行政程序的各個環節,如調查取證、聽證、裁決等步驟,以及行政行為的救濟途徑。 目的:關注行政行為的正當性和有效性,確保公民在行政程序中的參與和救濟權。

實體行政法與程序行政法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行政法的完整體系,有助於明確行政活動的結構和功能,促進行政法治的完善。

熱點內容
香港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19:02:29 瀏覽:322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認識舉例 發布:2025-08-11 19:01:42 瀏覽:109
法院序列流轉 發布:2025-08-11 19:00:53 瀏覽:482
ppp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8-11 18:59:17 瀏覽:788
法律責任包括賠償嗎 發布:2025-08-11 18:48:29 瀏覽:147
用法治治水 發布:2025-08-11 18:48:27 瀏覽:828
2014年黃韋博行政法系統強化講義 發布:2025-08-11 18:43:26 瀏覽:912
行政法中的駁回訴訟請求 發布:2025-08-11 18:36:12 瀏覽: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11 18:34:39 瀏覽:919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