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解釋263

刑事訴訟法解釋263

發布時間: 2025-08-12 16:32:07

刑法263的司法解釋哪裡找啊!

關於搶劫的兩個司法解釋:
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附原文:

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7〕11號,2006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11次會議、2007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71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6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11次會議、2007年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7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

為依法懲治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的犯罪活動,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現對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明知是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買賣、介紹買賣、典當、拍賣、抵押或者用其抵債的;

(二)拆解、拼裝或者組裝的;

(三)修改發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的;

(四)更改車身顏色或者車輛外形的;

(五)提供或者出售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

(六)提供或者出售偽造、變造的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

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涉及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五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的「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條 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達到第一款規定數量標准五倍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中的「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三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三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

(二)指使他人為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辦理登記手續的;

(三)違規或者指使他人違規更改、調換車輛檔案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的行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疏於審查或者審查不嚴,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五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前兩款規定的行為,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分別達到前兩款規定數量、數額標准五倍以上的,或者明知是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屬於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實施上述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四條 實施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一款或者第三款規定的行為,事前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的犯罪分子通謀的,以盜竊罪、搶劫罪、詐騙罪、搶奪罪的共犯論處。

第五條 對跨地區實施的涉及同一機動車的盜竊、搶劫、詐騙、搶奪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為,有關公安機關可以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一並立案偵查,需要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提起公訴的,由該公安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第六條 行為人實施本解釋第一條、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行為,涉及的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屬於上述條款所稱「明知」:

(一)沒有合法有效的來歷憑證;

(二)發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有明顯更改痕跡,沒有合法證明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1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0〕35號)

為依法懲處搶劫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漁民作為家庭生活場所的漁船、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進行搶劫的行為。
對於入戶盜竊,因被發現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入戶搶劫。

第二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二)項規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既包括在從事旅客運輸的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計程車,火車,船隻,飛機等正在運營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上對旅客、司售、乘務人員實施的搶劫,也包括對運行途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攔截後,對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員實施的搶劫。

第三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是指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有價證券和客戶的資金等。
搶劫正在使用中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運鈔車的,視為「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第四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的「搶劫數額巨大」的認定標准,參照各地確定的盜竊罪數額巨大的認定標准執行。

第五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七)項規定的「持槍搶劫」,是指行為人使用槍支或者向被害人顯示持有、佩帶的槍支進行搶劫的行為。「槍支」的概念和范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的規定。

第六條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攜帶凶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進行搶奪的行為。

② 打人要拘留幾天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於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80條和第163條對於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打架斗毆刑事拘留日期大概是在3-15天。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也就說,一般情況下,刑事拘留不超過 14天。

同時,《刑事訴訟法》還規定: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即在特殊情況下,刑事拘留期限可以延長到37天。

③ 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 特別程序有哪些?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 案件 訴訟 程序 第263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進行。 第264條未成年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沒有委託 辯護人 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 律師 為其提供辯護。 第265條對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 逮捕 措施。人民法院決定逮捕和人民檢察院審查 批准逮捕 ,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 刑罰 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266條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應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 代理 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近親屬,所在學校、單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在訊問筆錄中註明。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詢問未成年被害人、 證人 ,適用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 第267條對於未成年人涉嫌 刑法 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定的犯罪,可能判處一年 有期徒刑 以下刑罰,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檢察院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以前,應當聽取公安機關、被害人的意見。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附條件不起訴有異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起訴的決定。 第268條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內,由人民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犯罪嫌疑人的 監護人 ,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加強管教,配合人民檢察院做好監督考察工作。 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為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從人民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 法規 ,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4、按照考察機關的要求接受教育矯治。 第269條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撤銷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提起 公訴 : 1、實施新的犯罪或者發現決定附條件不起訴以前還有其他罪需要追訴的; 2、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或者考察機關有關附條件不起訴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被附條件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沒有上述情形,考驗期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270條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歲的案件, 不公開審理 。 第271在法庭調查中,人民法院應當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教育改造條件進行了解。 第272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司法機關和有關部門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第273條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按照本法的其他規定進行。 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274條對於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達成和解協議: 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2、除 瀆職犯罪 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過失犯罪 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275條對於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協議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276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理。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 違法所得 的沒收程序 第277條對於 貪污 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潛逃,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 沒收違法所得 的申請。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並附有相關 證據 材料。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第278條沒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後,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六個月。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滿後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利害關系人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 開庭審理 。 第279條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的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於不能認定是違法所得的,應當裁定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第280條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人民法院應當終止審理。 對於沒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財產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返還。 第四章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第281條精神病人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重傷,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強制醫療。 第282條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於被申請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可以對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 第283條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第284條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綜合上面所說, 刑事訴訟 是刑事案件處理必走的一個程序,在訴訟中對於犯罪人員作出判決,但對於刑事訴訟也是制定了一些特別的程序,這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護犯罪人員的合法權益,所以,不同的案件實施的程序就是不一樣的。

④ 我國現行死刑的執行方式有哪些,執行死刑當天流程

因為生命的寶貴性和不可再生性,我國現行刑法保持「保留死刑、嚴格控制」的原則,只有對重大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罪犯才可能判決死刑。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下面跟我一起來了解相關知識。
一、我國現行死刑的執行方式有哪些
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63條規定,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二、執行死刑當天流程
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都必須經過最高法院核准,並且由最高法下達執行死刑的命令,交付給原審法院執行,原審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後,在7日內執行。
執行死刑前,罪犯提出會見親屬申請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執行當天才可會見,一般只給10分鍾。
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即認真核對被執行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基本犯罪事實及其他情況,確保被執行的人就是判決、裁定所確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錯殺;還要詢問罪犯有無遺言、信札,並製作筆錄,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63條規定: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禁止遊街示眾或者其他有辱被執行人人格的行為。
執行死刑(槍決/注射)完畢後,應當由法醫驗明罪犯確實死亡後,在場書記員製作筆錄。帶耐鏈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畝擾執行死刑情況(包括執行死刑前後照片)及時逐級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確認死亡後,需要法警自己把屍體從行刑床上抬下,裝到屍體袋中。通知罪犯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屍體,有火化條件的,通知領取蠢孫骨灰。過期不領取的,由相關部門通知有關單位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對「我國現行死刑的執行方式有哪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

⑤ 刑事訴訟法263條第二項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有關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六十三條對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十五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決定立案,並書面通知自訴人或者代為告訴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起訴;自訴人不撤回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
(一)不屬於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案件的;
(二)缺乏罪證的;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