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權力責任義務
㈠ 論述行政責任與行政權力的關系
探討行政責任與行政權力的關系,需從其定義出發。行政權力,專屬性強,具高權性,由特定主體執行,其基礎是法規范授權,允許特定行為。行政責任則更為廣泛,涵蓋行政權力要求相對人執行的行為,以及行政主體在行使權力時必須遵循的義務。若義務未遵守,將產生相應後果。由此可知,行政權力必然伴隨行政責任,兩者相輔相成。希望讀者深入理解,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法律知識。
㈡ 行政領導者的責任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行政領導者是各級行政組織中承擔計劃、組織指揮和協調等領導職能的人,他們在行政領導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行政工作人員不同,行政領導者通常占據行政組織中的正式負責職位,並且擁有相應的職權和職責。
行政領導者的責任主要是由其違反法定義務所引發的法律後果,可以分為政治責任、工作責任和法律責任三個層面。政治責任,也稱為領導責任,是指因行政領導者違反特定的政治義務或未能履行其應盡職責而產生的政治否定性後果,這可能意味著喪失行使政治權利的資格,使其不再具備政府行政權力的行使者身份。
工作責任則涉及行政領導者在其具體崗位上應承擔的義務與責任。作為某一職務的負責人,行政領導者需確保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得到妥善處理,並為實現組織目標做出貢獻。
法律責任是指行政領導者在執行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或責任。這包括但不限於違反行政法規、違反合同約定等行為所引發的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行政領導者的責任涵蓋了政治、工作和法律三大層面,這些責任不僅反映了他們作為公共管理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也強調了其必須承擔的法律義務和道德責任。
㈢ 權力、責任、義務三者之間的關系
法律規定公民享有一定的權利,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是相輔相成的。世界上沒有不享有權利的義務,也沒有不履行義務的權利。權利可以放棄,而義務則必須履行。
1、領導者是具有職位和相應權力的人。一個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一定具有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職權是領導者從事管理活動的資格,領導者的職位越高,其權力越大。組織或團體必須賦予領導者一定的職權,領導者的權力是法定的,與職位相關聯,它不因人而異,誰處在那個職位上,誰就具有那個職位的相應法定權力,職位越高,責任越大,權力也越大。
2、領導者的權力是有限的。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堅決反對脫離群眾、以權謀私。最終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體現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科學權力觀。
3、權力的行使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對於領導人而言,有權必有責,這是領導權力的本質性決定的。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要落實在明確責任和主動接受監督上面。任何組織或團體的領導者,都具有一定的職位,都要運用和行使相應的權力,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權力和責任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一定的權力又總是和一定的責任相聯系的。
4、責任與權力的統一存在。責任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領導者被授予權力的同時,應該對組織或團體的命運負有相應的責任,對組織或團體的成員負有相應的義務。權力和責任應該同步消長,權力越大,責任越重。比較而言,責任比權力更本質,權力只是盡到責任的手段,責任才是領導真正的象徵。 在現代法制社會,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職責、權力與責任是緊緊相連的。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就是行政職責,既不能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讓。同時,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實施行政管理,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不允許行政機關只行使權力而不承擔責任。無責任即無授權,權力與責任必須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