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提取

民事訴訟法提取

發布時間: 2025-08-14 10:38:02

Ⅰ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內容

第二百二十四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民事訴訟法243條是指當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時,法院有權強制執行,且其他機關有義務要幫助其實施執行。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家屬撫養的生活必需費用。
一、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二、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民事訴訟法審判組織
1、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基本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適用普通程序獨任審理。
3、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Ⅱ 民訴法251條的規定

法律分析: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被執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訴期滿後,或終審判決作出後,未履行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並進入執行程序的當事人。在法院對於民事訴訟判決原告勝訴後,被告在賠償問題上的法定時間內未完成判決書上所規定的賠償金額而被法院強制執行賠償,則稱該被告為本次強制執行的被執行人。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衍生問題:
被執行人無力償還債務怎麼辦?
若只是暫時無力償還,那可以和債權人協商延期或者分期償還。而若是有能力償卻拒不償還的話,就會由法院強制執行,可能會凍結其名下存款、收入,還有應收賬款、股票等財產,以及扣留車輛等動產和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然後法院會從中劃扣資金抵償債務,並對扣押資產進行拍賣,再將拍賣所得來抵償債務。

Ⅲ 法院執行沒錢還怎麼處理

法院執行時,若被執行人沒錢還,可以採取以下處理方式

  1. 協商分期或延期還款

    被執行人可以與債權人協商,請求分期償還債務或延期償還。這種方式需要雙方達成一致,並可能需要法院確認。

  2. 法院扣留、提取收入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22條,若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但需注意的是,法院在執行時會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3. 查找其他可執行財產

    法院會繼續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包括但不限於房產、車輛、存款、股票等可執行財產。

    一旦發現可執行財產,法院將依法進行查封、扣押、拍賣等程序,以償還債務。

  4. 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若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法院有權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這將對被執行人的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產生不利影響,迫使其盡快履行債務。

綜上所述,法院在執行過程中會採取多種措施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考慮到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若被執行人確實無能力一次性償還債務,可以通過協商分期或延期還款等方式來解決。

Ⅳ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釋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內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容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本法條釋義:既賦予了人民法院的執行權力——「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權利——「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還明確了執行中的辦案程序以及相應機關應予以配合的法定義務——「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行政法學題庫 發布:2025-08-16 14:33:07 瀏覽:759
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發布:2025-08-16 14:32:29 瀏覽:636
公司開除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8-16 14:30:32 瀏覽:826
庫倫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14:30:28 瀏覽:345
經租房法院受 發布:2025-08-16 14:25:55 瀏覽:530
民事訴訟法改 發布:2025-08-16 14:14:48 瀏覽:57
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14:14:36 瀏覽:109
法人代表和店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6 14:13:51 瀏覽:895
2016新合同法租賃合同 發布:2025-08-16 14:11:28 瀏覽:202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碩士非全日制 發布:2025-08-16 13:56:3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