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刑事訴訟法熱點
❶ 急求!!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畢業論文熱點問題或者合適的畢業論文題目!!
我幫你
。
❷ 最近訴訟法方面的熱點問題
關注三大訴訟法修改
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三大訴訟法如何修改,已經引起了法學界和社會的高度關注。
關於刑事訴訟法修改
關於刑事訴訟法的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認為,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應進一步落實保障人權和無罪推定原則,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權;改革和完善死刑復核程序;建立庭前證據展示制度,保障辯護方了解案件情況;進一步完善刑事簡易程序,建議擴大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並把被告人認罪作為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完善防止刑訊逼供的訴訟制度,建議明確規定律師在場權和反對強迫自證其罪,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等訴訟制度,努力從根本上防止刑訊逼供的發生;注重對被害人權益的保護,建立政府或民間的被害人救助制度。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提出幾點完善立法的建議:第一,建議將不應當立案而立案、適用強制措施、撤銷案件等訴訟活動納入監督的范圍;第二,建議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在抄送檢察機關時,應當同時抄送批准暫予監外執行的依據材料;建議規定刑罰執行機關認為服刑人員應當減刑、假釋的,應當提請檢察機關審查,由檢察機關決定是否提請法院裁定,檢察機關認為法院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提出抗訴;第三,建議規定檢察機關在訴訟監督中有權進行調查,調取有關訴訟材料,向有關辦案人員了解核實情況,詢問有關證人、被害人等;第四,建議規定檢察機關向有關機關提出糾正違法意見的,有關機關應當糾正,並將糾正情況通知檢察機關,對拒不執行監督決定或監督意見的,檢察機關有權提出更換辦案人、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負責的負責人員予以行政處分等建議,有關單位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檢察機關。
關於民事訴訟法修改
清華大學法學院張衛平教授建議,1、建立一整套程序契約化的制度。如通過契約實現程序選擇。不提出異議契約、不上訴契約、不申請再審契約、不申請執行契約、證明責任分配契約、舉證期限契約、證據交換契約、證據方法限制契約等等。並在制度上肯定和解契約;2、在第三人制度方面取消法院職權追加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改為建立被告型第三人制度;3、取消法院主動依職權收集證據的制度,健全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證據的制度;4、進一步擴大協議管轄的范圍;5、強化庭審的對抗性和公開性。限制法官在庭審中的職權訊問,實現以當事人詢問為主,法官詢問為輔證人詢問制度;6、真正貫徹自認制度的法律效力,使當事人的自認能夠真正約束當事人和法院;7、嚴格限制上訴審的審理范圍,確立上訴禁止不利變更原則;8、取消法院的再審程序啟動權,限制檢察機關對再審抗訴的范圍。檢察機關應只對公益訴訟以及人事訴訟的終審判決有抗訴權。將現行法的審判監督制度改造為再審之訴制度等等。
關於行政訴訟法修改
蘇州大學楊海坤教授認為,根據我國國情,行政訴訟法的全面修改是全方位的事情,其中包括為了確保司法獨立與公正,可以考慮改革法院審判體制,目前普通法院內設立行政審判庭過去被認為吸收了普通法系與大陸法系行政審判體制的優點而採用的「中間體制」,現在看來,這種審判體制具有很明顯的弊病,因此,提高行政案件的審級;允許原告選擇原、被告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法院管轄;甚至借鑒大陸法系國家的經驗,設立相對獨立的行政法院等等都是可研究的方案。
❸ 中國著名律師前10名
中國著名律師有:朱樹英、田文昌、宋中清、彭雪峰、曹樹昌。
1、朱樹英,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創始主任。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任上海市第十、十一屆政協常務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兼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
上海、北京等九城市以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建設專業仲裁員。擔任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八所大學法學客座教授。獲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全國優秀律師稱號。
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有一百多篇論文在國內外專題會議上發表,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共130餘萬字的專著《建設工程法律實務》、《房地產開發法律實務》、《建設工程實務問答》,以及與他人合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建設工程合同與索賠管理》。
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住宅商品房交易與物業管理案例評析及法律實務》均深得業內人士和廣大讀者的好評。
5、曹樹昌律師至今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已經三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和社會經驗,曾經從事企業管理、法學教學和法律研究工作。
曹樹昌律師的法律知識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知識基礎之上的,具有融法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於一身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的知識結構。
曹樹昌律師致力於經濟犯罪的研究和各類刑事案件的辯護,以自己的綜合實力和敬業精神最大限度地維護可能受到刑事追究或已經受到刑事追究的委託人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