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勞動仲裁案件管轄的規定
㈠ 勞動爭議由()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1、用人單位所在地和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當用人單位所在地和勞動合同履行地不一致時,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具有優先管轄權。也就是說,勞動爭議發生時,如果用人單位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提起仲裁了,而勞動者也在勞動合同履行地提起仲裁了,那麼應由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2、如果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經常發生變化,產生多個仲裁委員會擁有管轄權的,那麼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先受理的,並不能夠對抗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優先管轄權。也就是說,如果用人單位先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提起仲裁,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之後,勞動者又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提起仲裁的,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也會將案件移送至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這樣的規定,主要是為了降低勞動者作為弱勢一方的維權成本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設在哪裡?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提供以下材料:勞動仲裁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等。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總結:我國對於僱傭關系之間的爭議仲裁所屬的管轄所屬,我們且不說用人單位與受傭人之間誰是弱者誰是強者,就其中勞動法對於雙方爭議,還是主要站在弱者一方的,就一般而言受雇者也是多和僱主之間產生矛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