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於勞動法的概念
『壹』 有誰懂日本勞動法啊/請幫幫忙!
1樓說的也是一個方法,但是找律師,相談,一次就是最少5000日元。我看你可以版這樣,先在你的周圍看看有沒權有與你同樣的人,如果有就跟他們打聽,如果沒有,你就拿著你和公司的合同(復印件)區咨詢一下[勞動基準監督署],問問看吧。現在這種事情多的是。
『貳』 勞動法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主觀: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為,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客觀: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叄』 日本勞動法的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荒木尚志 譯者:牛志奎 李坤剛
荒木尚志,現任東京大學大學院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日本著名的勞動法專家。1959年日本熊本縣出生。東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博士。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美國哈佛法學院訪問學者(1990-1991)、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訪問教授(1991-1992)、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2000-2001)。著作有《勞動時間的法理概念》(有斐閣,1991)、《勞動法》(有斐閣,2009),合著《外國勞動合同法制》(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2006)、《僱用社會的法律與經濟》(有斐閣,2008)等。
李坤剛,先後獲英語專業學士學位,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安徽大學經濟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勞動法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法研究會理事。近年來在國內外報刊發表勞動法方面的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編著勞動法、勞動關系教材、專著10餘部。
牛志奎,先後任中學、電視大學英語教師,後赴日本留學,主攻教育法學,主要研究教育訴訟,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現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任教。近年來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了多篇關於教育與法律的論文,譯著有《重塑教師專業化》、《教學策略》等。
『肆』 勞動法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查制度等。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